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4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73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33篇
建筑科学   40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4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2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8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将纳米磁性氧化铁负载于改性凹凸棒石,之后利用壳聚糖对其进行包覆,并以戊二醛为交联剂使其充分交联,制备得到壳聚糖/磁性铁改性凹凸棒石复合材料,并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光电子能谱(XPS)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系统表征。将该复合材料应用于对四环素废水的吸附处理,结果发现该材料对水中的四环素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在298 K下可达184.96 mg/g,远高于凹凸棒石和壳聚糖的吸附量,且吸附材料易于与废水分离。对其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其在酸性条件下对四环素的吸附量明显高于碱性条件下,当pH=5时达到最高;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Sips模型,说明四环素主要通过化学作用被复合材料吸附,且材料表面均匀;材料对四环素的吸附机理包括螯合、静电吸附、硅酸盐键合、氢键连接及π-π堆积等。  相似文献   
32.
以MgCl2·6H2O和CO(NH2)2为原料,由均匀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沉淀,采用溶剂置换直接煅烧法、溶剂置换箱式干燥法、溶剂置换微波干燥法和超临界CO2萃取干燥法除去沉淀中的湿分,再将干燥的氢氧化镁粉体经马弗炉煅烧得到纳米氧化镁粉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的表征与分析,研究不同溶剂置换干燥方式对纳米氧化镁粉体形貌、尺寸和团聚行为的影响;讨论了溶剂置换干燥的基本原理和溶剂置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二氧化碳水溶液是常见的酸性流体,碳酸盐矿物中的方解石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常产生次生粒间孔隙,是次生孔隙产生的重要来源。为此,利用设计的成岩模拟实验装置,采取快速升温和慢速升温2种升温方法,将温度由50℃升至120℃,通过4次水—岩实验和1次水热增压实验,研究不同升温速率下方解石在二氧化碳水溶液中的溶解作用,进而研究碳酸盐次生孔隙的产生机理。通过分析实验前后方解石质量变化数据和镜下观察图像可知:方解石的溶解速率很大,其溶解量受温度、二氧化碳分压的共同控制,具体表现为温度降低及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有助于方解石的溶解;升温速率越大,方解石的溶解量也越大;封闭体系下方解石溶解一段时间后,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过高时,将抑制方解石的溶解;随着方解石的不断溶解,其表面发生溶蚀变化,依次呈现溶蚀微孔、溶蚀带、溶蚀锯齿和溶蚀晶锥4种溶蚀形貌特征。  相似文献   
34.
碎煤加压气化废水生化出水分别用混凝剂PAC和PFC进行强化混凝处理,考察出水有机物(TOC)的去除率。结果表明,采用强化混凝工艺可有效降低水中的有机物,随着混凝剂加药量的增大,有机物的去除率升高,并且使用PFC的效果要优于使用PAC的效果。PAC和PFC分别对应不同的最优混凝水力条件,采用PFC的最优混凝水力条件为混合转速100 r/min,混合时间3 min,反应转速60 r/min,反应时间30 min;采用PAC的最优混凝水力条件为混合转速100 r/min,混合时间0.5 min,反应转速60 r/min,反应时间30 min。  相似文献   
35.
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以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为检测手段,对不同固化工艺的木质碳纤维原丝表面元素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固化后的木质碳纤维原丝表面C元素和O元素含量相对较高,N元素、S元素和Cl元素含量较少。(2)固化温度和时间均对原丝表面C元素和O元素含量影响明显;(3)N元素含量受时间和盐酸浓度的影响,Cl元素含量受时间和升温速度的影响,S元素含量则受固化条件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6.
测井曲线常见影响因素很多,不管测井仪器如何发展,这些常规的影响因素依然存在,认识和解决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测井原始曲线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作者多年的现场经验,分析了自然电位、4 m电极、微电极、声波、伽马和感应曲线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解决这些异常曲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对外转子式力矩电机的串联布局驱动方式和并联布局驱动方式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对力矩电机串/并联驱动技术做了深入的研究,针对双摆角数控万能铣头的C轴和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B轴等数控机床的回转进给机构,提出了一种利用两台标准的外转子式力矩电机串联驱动的大扭矩回转机构,并对其夹紧系统和冷却系统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解决了传统直驱式回转轴设计方法中存在的单一标准力矩电机驱动扭矩小和非标式力矩电机采购成本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38.
改进的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码的相位估计算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相位恢复是克服信号收发端和传输过程中产生的相位噪声的必要步骤。为获得低的运算复杂度和良好的相位估计效果,本文对传统的四次方相位估计算法进行了改进,使之具有自适应的数据块长度控制功能。通过理论分析以及Matlab数值仿真方法验证改进的效果。对于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码(16QAM),改进后的算法在几乎不增...  相似文献   
39.
针对目前预测算法的预测时间短和预警不及时等问题,采用极限学习机(ELM)算法,构建了时序预测模型,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构建预测值斜率趋势,采用高斯混合聚类得到了动态安全趋势阈值,再结合预测斜率趋势和动态安全趋势阈值实现了斜率趋势预警。结果表明,相比于门控循环单元结构(GRU)神经网络等建模方法,ELM算法具有更好的预警能力,并且斜率趋势预警能够较早发现运行时异常变化,实现准确且及时的预警。  相似文献   
40.
质量不平衡力矩对导引头伺服机构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摩擦力矩、导线干扰力矩和质量不平衡力矩等各种非线性因素会对导引头的性能产生严重影响,国内外学者对导引头摩擦力矩和导线干扰力矩做了大量分析,而对质量不平衡力矩研究甚少。为了研究导引头伺服机构质量不平衡力矩的传递机理及其对平台速度稳定性能的影响,以两框架导引头伺服机构为对象,利用欧拉角坐标变换方法和刚体绕动点转动的动量矩定理建立了完整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某导引头样机,首先分析了框架转动中心与导弹质心距离以及框架质心偏心距离对质量不平衡力矩的影响;然后分析了质量不平衡力矩对平台稳定回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框架转动中心与导弹质心距离和框架质心偏心距离较大时,质量不平衡力矩会严重影响平台的稳定性能,设计时必须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