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4篇
金属工艺   109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Si对空冷贝氏体钢CCT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Si对新型空冷贝氏体钢CCT图的影响.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Si含量对新型空冷贝氏体钢CCT图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Si提高奥氏体形成温度,促进高温转变,抑制贝氏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  相似文献   
22.
贝氏体钢的强韧化途径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发现在粒状贝氏体组织中,控制其小岛尺寸、数量和分布,可获良好强性,研制出粒状贝氏体钢。首次用粥的仿晶界型铁素作韧性与粒贝结合,可获优良强韧性,并研制出此类复相钢。通过合金设计,在空冷条件下获得具有超精细结构的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贝氏体各层次单元由奥氏体膜包围,使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具有优良的强韧性,并研制出此类高强高韧钢。  相似文献   
23.
硅对贝氏体铸钢高应力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硅含量(0.7%-2.4%,质量分数,下同)贝氏体铸钢的抗高应力磨损性能和失效机制。结果表明:高效硅贝氏体铸钢的耐磨性能较低硅钢显提高,其磨损失重约是低硅贝氏体铸钢的1.2,这是因为硅使氏体铸钢在高应力冲击磨损下表现出不同的失效机制。低硅(0.7%)贝氏体铸钢由于韧性低、组织结构粗大及树枝晶的微区成分偏析,故材料抵抗冲击的能力很低,常在表面还未形成强烈变形层(白层)甚至变形层时,就在变形层和材料基体内产生裂纹并扩展,故低硅贝氏体铸钢的失铲方式为变形层和基体剥落机制。而硅含量为1.65-2.4%的高硅贝氏体铸钢,因脆性的渗碳体被韧性的残余奥氏体所代替,钢的韧性显提高,失效方式表现为白层的剥落机制。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稀土、钛和稀土 /钛复合变质对贝氏体铸钢成分偏析和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稀土 /钛复合变质剂能基本上消除碳和其它元素 (Si、Cr)的枝晶偏析。复合变质后铸钢的硬度和冲击韧度同时提高。冲击韧度提高来源于晶粒细化、残余块状奥氏体较少、夹杂物改性等。硬度提高主要是由于成份偏析较小 ,使枝干碳和合金元素含量提高 ,从而使马氏体中的碳含量提高所致。  相似文献   
25.
在大汽环境中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察钢铁表面的精细组织结构。对照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观察结果,民得的钢铁的组织形貌进行分析讨论。初步建立STM下图像形貌和组织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STM优良的表面垂直分辨能力。观察到贝氏体铁素体上人有比马氏体铁素体更高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26.
碳和硅对Mn系空冷贝氏体钢回火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碳的质量分数低于0.3%、不同硅含量的Mn系贝氏体钢的冲击韧性随回火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Si含量的提高,低温回火阶段出现韧性峰值的温度由220℃提高至340℃,韧性出现低谷的温度由340℃提高至520℃,这与Si抑制碳化物析出、稳定残余奥氏体有关。低Si钢一般适合高温回火后使用,高Si钢一般适合低温回火后使用;但碳的质量分数低于0.08%时,无论Si含量如何,低温或高温回火均适用,若碳含量过高,回火改善韧性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7.
C—Si—Mn—B贝氏体钢的疲劳裂纹扩展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C-Si-Mn-B贝氏体钢的疲劳裂纹扩展特性。结果表明,在强度相近的情况下,含1.8%Si钢的门槛值△Kth较0.6%Si钢的低,而且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对提高△Kth值并非有利。1.8%Si钢的△Kth值随钢的屈服强度降低而提高,然而450℃回火后,虽然△Kt提高,但裂纹扩展速率也显著提高,这表明450℃回火贝氏体脆性促进了疲劳裂纹的扩展。在应力强度因子较高的范围内,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受钢的断裂韧性影响,断裂韧性高,裂纹扩展速率低。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碳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0.25%,含Si量分别为0.34%和1.45%的两种高强度贝氏体钢的冲击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在冲击磨损试验条件下,含1.45%Si贝氏体钢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加工硬化特性,经冲击磨损试验后表面更为粗糙,其抗冲击磨损性能低于含0.34%Si贝氏体钢。经约2700次冲击磨损试验后,前者的磨损失重比后者的约高50%。  相似文献   
29.
30.
研究了微变形贝氏体模具钢(C12)的合金化设计及性能。C12在空冷后可得到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它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及较高的淬透性。由于热应力及组织应力较小,因而满足复杂型腔模具的高硬度及微变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