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60篇
综合类   37篇
化学工业   70篇
金属工艺   40篇
机械仪表   27篇
建筑科学   115篇
矿业工程   25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44篇
水利工程   20篇
石油天然气   28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48篇
一般工业技术   66篇
冶金工业   32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我国现行的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不尽合理。通过将白噪声滤波获得31.5~500 Hz各倍频程带宽样本,调整其声压级至标准限值后合成原始声样本,并适当调整各倍频程频带声压级,合成新的声样本,采用成对比较法,对比研究各声样本的主观烦恼。结果表明,在A声级或响度级相同情况下,降低31.5 Hz与63 Hz倍频程频带声压级,并提高125 Hz、250 Hz及500 Hz倍频程频带声压级,声样本主观烦恼均小于原始声样本;在各倍频程中,31.5 Hz倍频程频带声压级与声样本主观烦恼度最为相关,且呈显著正相关(p < 0.01),Pearson相关系数为0.925~0.951。  相似文献   
112.
为实现用一个测试插槽检测多个不同的印刷电路板(PCB),提出了利用可编程器件(PLD)的在线重配置功能,运用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技术研发通用测试插槽的设计思想,完成了通用插槽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的独立接口模块设计、通用接口控制模块设计、系统层软件设计和应用层软件设计.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基于SOPC技术的通用插槽的研制有利于故障检测方法的实施,方便了电路板的自动测试,减小了测试设备的体积,增强了测试系统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3.
针对新维煤业公司新场井主要开拓巷道均出现的围岩收缩严重、支护体破坏严重的软岩大变形现象,综合运用围岩成分及力学性质测试、工程地质调查、现场观测等手段,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特征,揭示了巷道围岩失稳机制,指出了原有支护体系的承载不协调,支护体阻力低,难以发挥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支护不封闭,是导致该巷道破坏和支护体系失效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全封闭高刚度U型钢可缩性支架+高预紧力锚索+深浅孔滞后注浆"的综合控制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解决新场井的软岩支护难题。  相似文献   
114.
以2 种中国东北地区玉米郑单958(Zd958)和先玉335(Xy335)为研究对象,采用低场强核磁共振技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分析新玉米采后60?d内籽粒水分迁移和分布变化,及其对淀粉热特性影响。结果表明,东北新采收玉米采后水分T2弛豫时间和水分分布呈显著变化(P<0.05),2?种玉米淀粉凝胶焓值在40?d达到最高分别为18.54?J/g和15.06?J/g,结合水弛豫时间T21与籽粒水分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结合水相对面积A21与籽粒水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A21与凝胶吸热焓值(?H)呈显著相关(P<0.05),表明水分迁移和分布是影响淀粉分子晶体结构变化原因之一,利用LF-NMR技术可以有效分析采后籽粒内部水分动态变化,及其对淀粉功能特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5.
为提高HSn62-1铜合金表面抗点蚀能力,解决高铝青铜涂层制备过程中相变和氧化造成涂层耐腐蚀性能降低的问题,采用低温超音速喷涂技术,在HSn62-1铜合金表面制备不含γ2相的高铝青铜涂层。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电子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粉末和涂层的组织结构、表/截面形貌等特征;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盐雾腐蚀试验箱等测定分析Na Cl溶液环境中涂层及基体的耐腐蚀性能及失效机制。结果表明:制备的高铝青铜涂层结构致密,结合良好,无γ2相和氧化夹杂生成,涂层腐蚀敏感性均一;涂层自腐蚀电流密度为6.938μA/cm2,较HSn62-1铜合金基体降低了1个数量级,涂层自身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可有效阻挡腐蚀介质向涂层更深处渗入;盐雾环境中,高铝青铜涂层表面腐蚀产物薄膜反复地剥落和生成使其腐蚀失效机制宏观上表现为均匀腐蚀。  相似文献   
116.
陈金山  王君  韩武强  曹勇 《轧钢》2016,33(6):11-15
中间辊横移对高速冷连轧过程的板形控制至关重要。针对某1 750 mm冷连轧机组的设备与带钢轧制的工艺特点,建立了UCM轧机的横刚度系数分布曲线,计算并分析了中间辊横移位置设定对成品带钢板形和横向厚度分布的影响规律。深入研究了带钢宽度、单位轧制力、工作辊辊径及工作辊热凸度等因素对最优中间辊横移位置的影响规律。通过大量统计分析和理论计算,利用Origin软件进行多元回归拟合,最终建立了冷连轧过程中间辊横移位置的设定计算模型。采用新模型设定中间辊横移位置,成品带钢的边部减薄量减小了22 μm,板形统计值提高了4.41%,板形标准差平均减小了1.51 IU,新模型对成品带钢边部减薄量和板形的控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实践证明,该中间辊横移模型具有较高的板形控制精度和较好的板形控制稳定性,适合于工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17.
陈金山  王君  曹勇 《中国冶金》2016,26(6):51-56
针对冷连轧过程控制系统的模型设定计算的特点与需求,建立了轧制力、前滑、扭矩和辊缝自适应系数的计算模型,同时给出了冷连轧过程摩擦因数和变形抗力参数的反馈计算模型,进而完善和优化冷连轧轧制参数模型。为实现实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设计了基于事件、计时器和消息的3种实测数据采集方法。最终完成冷连轧过程控制的自适应功能开发,并将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结果表明,该自适应功能模块有效保证了在线模型设定计算的快节奏,大大提高了原始模型的计算精度,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和运算效率,适合于工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18.
王迎祥  曹勇 《煤矿机械》2013,34(3):133-135
介绍了一套可分别对刮板机用大圆环链(简称链条)与圆环链链轮(简称链轮)进行中频感应淬火和回火的装置,用同一套供电控制系统和供水水箱实现了大直径链条和各型链轮的感应热处理。通过中频感应热处理的理论分析和具体试验,对工装结构和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19.
赵玮  王大为  曹勇  贾英伟  张天华  李松 《食品科学》2012,33(20):132-137
以糠酸和乙醇为原料、HCl为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合成食用香料糠酸乙酯。在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HCl溶液用量等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应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的强弱,对酯化反应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合成糠酸乙酯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60W、辐射时间12min、HCl溶液用量1mL,酯化反应产率为83.8%,与理论预测值83.7679%的绝对误差为0.0321%。  相似文献   
120.
李九苏  曹勇  唐勇斌 《混凝土》2012,(8):137-139
研制了一种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多种病害均具有修复能力的多功能快速修补材料。以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为指标确定其最佳配合比为:粉煤灰为胶凝材料总质量的20%、缓凝剂硼砂与氧化镁的最佳摩尔比为0.05、水胶比为0.2。探讨了多功能快速修补材料的水化及凝结硬化机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研究了硼砂、粉煤灰以及普通硅酸盐水泥对凝结时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硼砂、粉煤灰对凝结时间的调节作用有限,而当普通硅酸盐水泥掺量超过70%时,凝结时间可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