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7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11篇
石油天然气   25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容器内化学超压时的安全泄放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明树 《大连化工》1991,(4):38-38,41
  相似文献   
12.
煤种对超细煤粉再燃脱硝效率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CFD计算软件FLUENT6.1,对全尺寸四角切圆锅炉超细煤粉再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以5种煤质差异较大的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研究其NOx排放随再燃区长度、再燃燃料投射位置、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及再燃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煤种的再燃燃料,再燃燃料投射位置存在同一最佳值;煤种挥发分越大,再燃效果越显著;NOx的脱除率随着再燃区长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再燃量的提高亦增大。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对NOx脱除率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得到了描述再燃煤粉干燥基挥发分含量Vd和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最佳值αop关系的经验公式,为燃烧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便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毕明树  赵博  车威 《天然气工业》2010,30(10):100-102
有关液化石油气(LPG)储罐火灾爆炸的研究,国内外研究者对池火环境下LPG储罐的热响应规律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工作,但研究结果尚难以给出通用规律。为此,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了池火灾环境下LPG储罐热响应模型,以英国HSE管理局现场实验的卧式LPG储罐为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数值模拟结果表明:①池火环境下储罐内介质温度分布总体上呈现上部高下部低的趋势,气相及液相区的温度分层明显;②储罐内介质压力上升速率随着充装率的增大而增大;③LPG储罐失效是由介质温度升高导致的储罐内介质压力升高和气相区壁温升高导致的材料强度下降共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在竖直长管内进行弱点火条件下甲烷—煤粉复合爆炸实验,研究了甲烷煤粉配比浓度、煤粉粒径、点火延迟时间等初始状态参数对复合爆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焰传播越快,压力上升越显著,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出现在爆炸初期,当火焰传播至管末端后,压力达到最大值;低浓度甲烷添加煤粉后,爆炸压力显著增大;煤粉粒径越小,复合爆炸压力越大,压力上升速率越大;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随着煤粉浓度增大和点火延迟时间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存在峰值点。  相似文献   
15.
对内径68 mm,长1 200 mm的密闭管内甲烷爆炸的细水雾抑制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喷雾量对瓦斯爆炸最大爆炸压力及最大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喷雾量较小时,瓦斯爆炸的最大爆炸压力及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都出现增大,达到压力峰值的时间缩短。随着喷雾量的增加,最大爆炸压力及最大压力上升速率会随着下降,达压力峰值的时间延长。这表明细水雾的喷雾量较大时,对瓦斯爆炸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火灾环境下LPG储罐压力与温度响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火灾环境下液化气(LPG)储罐热响应的模型,针对立式液化石油气储罐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LPG储罐内介质的温度上升速率随着充装率的增大而减小,压力上升速率随着充装率的增大而增大;储罐介质的升温和升压速率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储罐壁温度的上升速率也随之增大;储罐局部受热时,侧壁受热对储罐压力热响应的影响比底部受热大;升压速率随着导热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壁面温度的上升速率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7.
密闭长管内甲烷-空气爆炸火焰传播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LES湍流模型与预混燃烧模型对直径 D=104 mm,长度 L=2 400 mm的圆柱形容器内甲烷-空气预混爆炸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最大爆炸压力与实验结果吻合。结果表明,混合气体被引燃后,火焰速度快速增加,接下来火焰速度突然下降;火焰传播过程中出现郁金香火焰,它的形成与中心区域逆流和容器壁的相互作用有关;在郁金香型火焰面后出现涡团,该涡团对层流燃烧转变为湍流燃烧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内容揭示了密闭长管内气体爆炸火焰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8.
爆轰火焰在管道阻火器内的传播与淬熄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少辰  毕明树  刘刚  邓进军 《化工学报》2016,67(5):2176-2184
在水平封闭的直管中,采用自主研制的阻爆实验系统(包括传感器系统、配气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点火系统等)对不同活性预混气体爆轰火焰在波纹管道阻火器内的传播与淬熄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当可燃气体接近当量浓度时(丙烷4.2%、乙烯6.6%、氢气28.5%,均为体积分数),预混气体从点燃到火焰淬熄过程历时非常短,总体可分为4个阶段,缓慢燃烧阶段、快速燃烧阶段、加速燃烧阶段和超压振荡阶段。丙烷-空气、乙烯-空气预混气体在D=80 mm的管道阻火器中,爆炸压力峰值较高。当管道直径增加至400 mm时,爆炸压力峰值逐渐降低,其中乙烯-空气预混气体的爆炸压力峰值仅为3 MPa左右;氢气-空气预混气体的爆炸压力峰值随管径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对爆轰速度的研究结果表明,丙烷-空气、乙烯-空气预混气体爆轰速度数值相差不大,丙烷-空气预混气体甚至稍高些;而氢气-空气的爆轰速度数值较高。而且随着管径的增加,管壁热损失增大及其阻力因素等原因影响使预混气体爆轰速度趋向平稳。最后,从经典传热学理论出发,推导出了阻火单元厚度与爆轰火焰速度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验数据,提出了爆轰安全阻火速度的计算方法,为工业装置阻火器的设计和选型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CO2萃取沙棘油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本文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沙棘油,建立了一套实验流程,分别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以及颗粒大小对萃取率的影响。同时根据萃取器单元的质量守恒建立了微分方程,并对一定萃取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数值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实际萃取行为。  相似文献   
20.
以乙炔-空气气云为可燃介质,进行了半径为50cm半球形气云爆炸实验.气云外布置了平板形障碍物,平板距球心的距离分别为57cm和100cm,平板的布置分为单板、双板垂直、双板平行、3板槽形和4板口形放置5种方式.结果表明,平板对气云爆炸威力有加强作用,对气云的约束越大,爆炸压力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