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9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6篇
轻工业   2篇
武器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大型展览建筑机械排烟的性能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大型展览建筑中进行性能化排烟设计的方法,并对常见的防烟分区划分困难提出了采用“逻辑防烟分区”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2.
以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介孔45S5生物玻璃陶瓷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比表面积测试等方法表征了涂层的表面形貌和介孔结构,探讨了F127在介孔结构形成中的作用机理以及介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浸泡实验研究了镁合金及其涂层在模拟体液(SBF)中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制得的涂层表面均匀、无裂纹,与基体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在模拟体液中,该涂层能够显著地降低镁合金基体的腐蚀速率和诱导羟基磷灰石的沉积,有效地改善镁合金的耐蚀性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3.
济南化纤总公司聚酯生产装置中的熔体输送设备为日本岛津制作所生产的高温型特殊齿轮泵。  相似文献   
44.
Y掺杂的BaZrO3高温质子导体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但较低的电导率影响了其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本研究以NaOH为复相添加剂,ZnO为烧结助剂,中温烧结制备了BaZrO3/NaOH复相质子导体,采用直流四电极法测试了其在湿氢气中的电导率,扫描电镜观察了材料的显微结构,详细研究了ZnO和NaOH对材料微观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3 mol%ZnO可以在1350℃成功制备出BaZrO3/NaOH复相质子导体,相对于单相的Y掺杂BaZrO3陶瓷,BaZrO3/NaOH复相质子导体显示出更高的质子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45.
CeO2对Mg-PSZ陶瓷显微结构和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氧化镁部分稳定氧化锆基质原料中加入不同含量的CeO2,研究烧结、热处理过程中(Ce,Mg)-PSZ显微结构和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CeO2的加入可促进高温下Mg2+在固溶体中的扩散,避免MgO在晶界偏析,有利于晶界净化;随CeO2含量增加,烧结体中晶粒尺寸减小,四方析出体更为稳定,不规则形态的立方氧化锆晶粒和波浪式晶界明显增多。通过热处理,相邻立方晶粒中四方析出体相互交联,最终(Ce,Mg)-PSZ基体中的晶界消失,颗粒合并,析出体交联形成连续态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46.
以Ca(NO_3)_2·4H-_2O为钙源、Na_2HPO_4·12H_2O为磷源、Na_2SiO_3为硅源,采用微波液相化学法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了硅掺杂羟基磷灰石双层涂层。涂层表层为絮状晶体,底层为长片状晶体,涂层的厚度约为9.9μm。研究了微波溶液中Na_2SiO_3添加量和微波溶液的pH值对硅掺杂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羟基磷灰石相比,硅掺杂羟基磷灰石涂层提高了对镁合金的保护作用,促进了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ZrO2增韧莫来石陶瓷(TM)低温时效现象的研究,发现材料表面及内部存在的微裂纹是导致材料在200-300℃时效处理后力学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在500-600℃时效处理,材料力学性能提高主要源于可相变t-ZrO2相对含量增加和由逆马氏体相变(counter-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引起的体积收缩使部分应力得以释放。降低烧结体中 t-ZrO2晶粒尺寸或提高稳定剂Y2O3含量可有效抑制ZTM材料在低温时效处理时的性能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48.
莫来石基纳米复合陶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陶瓷是八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材料领域,纳米陶瓷的力学性能较同化学组成陶瓷相比有数量级的提高,并具有一些新的特性,为材料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本文介绍了莫来石基纳米陶瓷结构特点,主要制备方法,工艺要点及相关性能,并总结了纳米粒子在莫来石基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羟基磷灰石前躯体为成核剂,制备CaO-P_2O_5-SrO-MgO-Na_2O体系玻璃陶瓷,并控制其析晶相的种类、含量以及晶粒大小.结果表明:在溶胶凝胶法制备CaO-P_2O_5-SrO-MgO-Na_2O玻璃陶瓷的过程中,引入羟基磷灰石前躯体作为成核剂,可有效降低成核与析晶温度.700 ℃热处理后的试样由基质玻璃、主晶相Ca_4P_6O_(19) ,微量的β-Ca_2P_2O_7和(Ca,Mg)_3(PO_4)_2组成.析晶相镶嵌在残余玻璃基质中,且分布较均匀.烧结体内部有较多微孔,该结构有利于体内离子扩散,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通过调整前驱体含量和热处理温度,可控制析晶相/基质玻璃比率,调控材料的微观结构,获得具有Ca_4P_6O_(19)镶嵌结构的玻璃陶瓷,从而调控材料的生物降解特性.  相似文献   
50.
本文采用常压烧结工艺制备ZrO2增韧莫来石陶瓷(ZTM).通过调整ZrO2、Y2O3含量制得不同组成的ZTM材料,其强度随ZrO2加入量的增加经历了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过程.在不同组成下,材料的强韧化机理不同.当ZrO2≤30vol%时,ZTM材料是以应力诱导相变增韧为主;ZrO2>30vol%(如ZT M40(2Y)),材料则以微裂纹,裂纹偏转等强韧化机理为主;并且分散相ZrO2晶粒的大小及分布均匀性等对强韧化机理的发挥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