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05篇
  免费   742篇
  国内免费   597篇
电工技术   88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846篇
化学工业   1741篇
金属工艺   949篇
机械仪表   954篇
建筑科学   1193篇
矿业工程   565篇
能源动力   329篇
轻工业   1319篇
水利工程   494篇
石油天然气   619篇
武器工业   133篇
无线电   118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84篇
冶金工业   766篇
原子能技术   86篇
自动化技术   1196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58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416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668篇
  2013年   570篇
  2012年   720篇
  2011年   703篇
  2010年   679篇
  2009年   684篇
  2008年   678篇
  2007年   748篇
  2006年   761篇
  2005年   594篇
  2004年   539篇
  2003年   561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402篇
  1999年   317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251篇
  1996年   248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7篇
  1976年   6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1 毫秒
931.
利用Gleelbe热模拟实验以及有限元分析了高应变速率对690合金热变形行为以及挤压可行性的影响,并根据实验和有限元结果进行挤压。结果表明:690合金的流变应力对应变速率均较敏感;大于10 s-1 的高应变速率下,变形温升显著上升;再结晶晶粒尺寸在低应变速率下,随应变速率的升高而降低,高应变速率则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挤压时,最大挤压力随着应变速率的上升先降低再升高;根据实验以及有限元计算结果,成功挤出了合格的690管材。  相似文献   
932.
利用Gleeble热压缩实验,构建了690合金的挤压工艺的再结晶图,探讨了完全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挤压工艺,将合金的热变形组织演变模型带入deform-2D有限元软件,并针对挤压中合金的组织演变过程对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进而模拟计算了挤压比、坯料温度以及挤压速率对690合金挤压管组织的影响规律,依据挤压机设备能力以及组织要求提出了挤压工艺的控制方法,并进一步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实际挤压验证。结果表明:挤压管的晶粒尺寸随着挤压比的增大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690合金挤压管的晶粒尺寸随坯料温度和挤压速度的降低而减小;当坯料温度在1200℃,挤压比为15.3,挤压速率200 mm/s时,挤压管的晶粒尺寸可以控制在62.7 μm以下;模拟计算结果与挤压管的相对误差仅为4.5%。  相似文献   
933.
采用金属包覆材料反向凝固成形工艺制备外径为8.5 mm、芯材为d 2.12 mm×7 mm绞线的黄铜包覆纯铜绞线复合材料,研究制备参数对黄铜包覆纯铜绞线复合材料的表面质量、包覆层金属填充状态和界面结合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复合腔黄铜熔体温度和较低的牵引速度,有利于防止复合材料表面缺陷的产生,改善表面质量;而较低的复合腔黄铜熔体温度和较高的牵引速度,有利于降低复合界面铜、锌原子的扩散和界面反应速率,有效减小铜绞线表面熔蚀程度。在复合腔中黄铜熔体与绞线的接触长度3mm、复合腔黄铜熔体温度1000~1020℃、牵引速度60~90 mm/min、结晶器冷却水流量400 L/h的条件下,制备具有良好表面质量和冶金结合界面的黄铜包覆纯铜绞线复合材料,黄铜包覆层的填充率达98%以上,抗拉强度为250~278 MPa,断后伸长率为39.1%~43.1%,电导率为53.1%~57.3%IACS。  相似文献   
934.
宋建新  何建锋 《轧钢》2018,35(1):63-66
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冷轧生产实际情况,实现了冷轧钢卷表面缺陷判定标准信息化、检出和判定自动化以及数据传递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了公司范围内冷轧生产钢卷在线实时检测带钢表面缺陷并加以分类处理,同时能够对缺陷的图像、种类、数量和位置等信息进行有效统计和存储,将主退火生产线和精整生产线联网组成表面缺陷检查系统,实现了表面缺陷信息在线传递,帮助质量检查人员提高了质检精度,有效防止了质量缺陷的流出。  相似文献   
935.
郁鑫  姚志浩  高亚伟  杨佩  董建新 《贵金属》2018,39(2):63-68, 75
为研究18K黄金手镯高弹性行为,采用弹性模量测试和微观组织观察等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中存在4种相,其中3种相AuCu、AuCu_3和Au3Cu为基体无序相(Au,Cu)原子有序化后的结果,有序相的含量达到70%。有序相的大量存在可能是合金弹性模量较高的一个原因。手镯表面与截面呈现不同的弹性模量,每种相存在着一定方向的织构,可能是影响手镯弹性模量各向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36.
以天然胶乳为原料,丙烯酰胺为吸水单体,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制得吸水膨胀天然橡胶(WSNR)。分别以甲醛为单体交联剂,硫磺为天然橡胶交联剂,经过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单体交联型吸水膨胀天然橡胶(WSNR-c)和橡胶硫化交联型吸水膨胀天然橡胶(WSNR-v)。研究了不同交联方式对吸水膨胀橡胶吸水倍率、重复吸水能力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并对吸水膨胀天然橡胶中水的状态、热失重过程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吸水膨胀天然橡胶的吸水倍率、重复吸水恢复率和储能模量随着吸水单体和天然橡胶交联程度的提高而降低;交联处理使吸水膨胀天然橡胶吸束缚水的能力减弱,失水稳定性降低;吸水膨胀天然橡胶经交联处理后体系网络结构致密,孔洞减少。  相似文献   
937.
本研究利用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设计成内压膜BDF双向流工艺的超滤浓缩装置。探讨了膜面压差、温度以及膜面流速对干胶回收率和氨去除率的影响。同时,对浓缩回收后胶清橡胶生胶的质量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胶清干胶回收率随膜面压差增大而提高,随温度和膜面流速增大而降低。氨去除率随膜面压差增大而降低,随温度增大而增大,膜面流速对氨去除率的影响不显著。随膜面压差的增加,浓缩处理时间先降低后增加,随温度和膜面流速的增大,浓缩时间都随之降低。经过浓缩处理,胶清橡胶生胶质量都可以达到一级胶清橡胶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938.
通过激光熔覆技术在Q235钢表面激光熔覆316L不锈钢涂层,研究了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对单道熔覆层几何尺寸及外观形貌的影响。对多道熔覆层的微观组织以及耐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激光电流对增大熔覆层高度、宽度和深度具有积极影响,而扫描速度是熔覆层成型尺寸的消极因素。通过耐蚀性实验得出不锈钢涂层的耐腐蚀性能高于基体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939.
酞菁类化合物是典型的近红外染料,依据有机光敏染料分子结构的设计原则,在酞菁母核的外围引入适当的取代基可以合成新型的具有特殊结构、优异光电性能的有机光敏染料。综述了酞菁类光敏染料分子的设计原则,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取代金属酞菁类光敏染料的分子结构和光伏性能。  相似文献   
940.
为了更好的研究基于油溶性表面活性平台的温拌技术的抗老化性能,文章分别对辽河AH-90基质沥青和掺入OS-125油基温拌剂的温拌沥青进行基础理化性能和旋转薄膜烘箱老化实验,测定不同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下的软化点值。以软化点为参数建立老化动力学模型,求得准确的动力学参数,得到两种沥青的一级线性老化动力学方程。通过两组方程中老化动力学参数的相互比照可以看出,油基温拌沥青具有较低的反应速率和较高的活化能,说明油基温拌剂很好地改善了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