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9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69篇
化学工业   127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69篇
矿业工程   49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48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篇
冶金工业   17篇
自动化技术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采用油脂氢化反应中的氢原子碰撞理论模型的基本观点,本文从理论上给出了油脂氢化反应活化能的测定原理。在指定氢化温度下,测定不同氢化时间后的碘价,可求出该温度下单烯酸(酯)的氢化反应速率常数。根据Arrhenius公式,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的对数对1/T作图,即可计算出单烯酸(酯)反应的活化能E_1。以氢化油脂肪酸组成的分析结果,按本文公式作图或计算也可得到三烯酸(酯)、二烯酸(酯)的氢化反应的活化能E_3和E_2。选用自制催化剂,高纯氢气,精制豆油进行油脂氢化实验,对测定原理作了进一步的验证。测定结果表明,豆油的活化能E_2=341.22KJ/mole,E_1=79.51KJ/mloe。  相似文献   
93.
The models of stress corrosion, pressure solution and free-face dissolution/precipitation were introduced. Taking a hypothetical nuclear waste repository in an unsaturated dual-porosity rock mass as the calculation objective, four cases were designed: 1) the fracture aperture is a function of stress corrosion, pressure solution and free-face dissolution/precipitation; 2) the fracture aperture changes with stress corrosion and pressure solution; 3) the fracture aperture changes with pressure solution and free-face dissolution/precipitation; 4) the fracture aperture is only a function of pressure solution, and the matrix porosity is also a function of stress in these four cases. Then, the corresponding two-dimensional FEM analyses for the coupled thermo-hydro-mechanical processes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s of stress corrosion are more prominent than those of pressure solution and free-face dissolution/precipitation, and the fracture aperture and relevant permeability caused by the stress corrosion are only about 1/5 and 1/1000 of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created by the pressure solution and free-face dissolution/precipitation, respectively. Under the action of temperature field from released heat, the negative pore and fracture pressures in the computation domain rise continuously, and are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sealing of fracture aperture. The vector fields of flow velocity of fracture water in the cases with and without considering stress corrosion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agnitudes and distributions of stresses within the rock mass are very small in all cases.  相似文献   
94.
汽车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车用PP复合材料的气味及VOC方面的要求日益严格,因此,各大汽车公司对车用高分子材料的气味及VOC的管控越来越严,且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文章从材料配方体系设计、生产工艺的调控及材料的后处理方法等方面,研究了PP材料的气味及VOC的散发机理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选用氢调法PP比过氧化物降解法PP制得的复合材料气味低1.5级,而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比双螺杆挤出机生产的PP复合材料气味低0.5级,有效的二级真空能够降低0.5级的气味等级,同时,气味吸附剂也能有效地降低气味等级,且后处理工艺对材料的气味影响较大。最终制备的PP复合材料的气味和TVOC分别可达2.0-2.5级和12μgC/g,满足汽车公司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
油脂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制备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脂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配方对催化剂的活性(△n_D~(60)/△t)和选择性(SR)具有明显的影响。木文采用(L_93~4)正交实验法对氢化催化剂的三个制备条件(沉淀温度、干燥温度及老化时间)和一个配比(载体与活性物)与其活性和选择性关系进行详细研究,初步建立了催化剂制备因素及配比与玉米油加氢速率和亚油酸选择指数(S_1)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沉淀温度、干燥温度及载体与活性物配比对催化剂活性具有较大影响;沉降温度和载体与活性物比对选择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6.
采用油脂氢化中氢原子碰撞反应理论的基本观点,本文从理论上给出了油脂氢化反应活化能的测定原理。在指定氢化温度下测定不同氢化时间后氢化油的碘价,可求出该温度下单烯酸(酯)的氢化反应速率常数。根据Arrhenius公式,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的对数对1/T作图,即可计算出单烯酸(酯)反应的活化能E_1。以氢化油脂肪酸组分的分析结果,按本文公式作图或计算也可得到三烯酸(酯)、二烯酸(酯)的氢化反应活化能E_3和E_2。选用自制催化剂、高纯氢气、精制豆油进行油脂氢化实验,对测定原理做了进一步验证和应用。测定结果,豆油的活化能E_2=341.22kJ/mole、E_1=79.51kJ/mol。  相似文献   
97.
碳化硅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碳化硅晶须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补强材料。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碳化硅晶须的性质、增韧机理以及在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新的生产工艺和研究方向,并对碳化硅晶须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
通过测定过氧化值随时间的变化,分别求出猪油空白和添加了辣椒籽甲醇提取物的猪油自动氧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结果显示,猪油空白氧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速率常数为0.011 3 h-1;而添加辣椒籽中甲醇提取物后,猪油氧化反应转变为零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002 1(POV)-1.h-1,二者速率常数相差约5倍,添加物存在降低了反应速率,起到了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99.
纳米催化剂及其在CO催化氧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纳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与制备方法,详细介绍了用于CO催化氧化的纳米催化剂的研究概况,指出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大大优于常规催化剂,纳米复合稀土催化剂在汽车尾气控制方面前景诱人。  相似文献   
100.
油脂选择性氢化催化剂及氢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金属镍催化剂的配方研究,筛选出一个活性和选择性均较优的氢化催化剂。用制得的催化剂对氢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建立了该催化剂使用条件下氢化选择性指数(St)与氢化温度(T)、氢气压力(P)及催化剂浓度(C)之间的函数关系方程。结果表明, 通过配方提高镍基催化剂的选择性必将降低其活性; 而调节氢化工艺条件则可同时改善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