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0篇
电工技术   32篇
综合类   56篇
化学工业   47篇
金属工艺   110篇
机械仪表   46篇
建筑科学   48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7篇
水利工程   19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9篇
无线电   4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篇
冶金工业   32篇
原子能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针对湖南某航空通信公司产生的乳化液废水,对比了传统破乳法和Fenton氧化破乳法的破乳效果,研究了PAC破乳+Fenton氧化复合法的最佳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对乳化液废水的破乳效果优于传统破乳法。PAC破乳+Fenton氧化复合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AC的投加量为200 m L/L,初始pH值为3.5~4.0,Fe SO4·7H_2O投加量为22.7 g/L,30%H_2O_2投加量为100 m L/L。在此条件下反应60 min后,调节废水pH值为7,CODCr的去除率高达92.63%。  相似文献   
572.
黄琨  杨武  胡珂流  邓军  张涛 《微电子学》2018,48(5):630-634
异构双核SoC结构复杂,不同部分受到单粒子翻转(SEU)的影响程度不同。采用单一的技术对整个SoC进行加固,既浪费资源,效果也不好。根据不同部分受SEU影响的不同特点,选取SoC中受SEU影响最大的几个部分进行优化加固。使用自动三模冗余添加技术对处理器的寄存器堆和取指通道进行了加固,使用汉明码对存储器进行了加固,使用软硬协同的软件签名技术对CPU运行的程序进行了检测,不会对CPU的性能产生影响。仿真和物理实现的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加固的设计,该方案抗SEU能力提高了6倍,与全加固设计的抗SEU能力相当。该方案的面积消耗仅为34%,而全加固的为88%。  相似文献   
573.
分析了包括传统磁盘调度算法和实时磁盘调度算法在内的多个基础算法,调查了国内外各专家和实验机构在连续多媒体磁盘调度方面提出的最新算法和完成的项目,并结合连续多媒体应用中独有的特性,进一步分析了基于连续多媒体应用的磁盘调度算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74.
李志东  杨武  王巍  苘大鹏 《通信学报》2011,32(5):121-128
为了大幅降低对训练样本的要求,摒弃苛刻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支持在线增量训练的警报融合模型。将初级警报向量映射为表决模式,以缩小统计空间。通过训练统计出各种表决模式在正常或攻击流量下的条件概率分布,依据统计特征的变化即时推断待检测流量的构成情况,使用阈值约束法和贝叶斯推断做出融合决策。从而拓展了适用范围,并且能较好地跟踪适应待检测流量,仅需少量训练样本便可显著提升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575.
采用CO2激光焊接2mm厚Mg-9.8Li-2.9Al-Zn合金,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系统研究焊接接头成形、气孔裂纹缺陷、显微组织演变,并采用显微硬度测量和纵向拉伸测试焊接件的室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激光快速加热焊缝组织明显细化,α-Mg相增多且由母材的粗大组织转变为细针状组织,亚稳定的MgLi2Al相分解为稳定的AlLi相。焊缝的显微硬度(约105HV)高于母材的显微硬度(约85HV),对焊接件纵向拉伸断裂于母材,断裂后屈服强度Rp0.2为172MPa,伸长率约为24%。  相似文献   
576.
采用恒流阳极氧化法,制备出低孔隙率高绝缘特性的阳极氧化铝膜(AAO膜),研究乙二醇(EG)对AAO膜显微结构及其绝缘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绝缘性能测试仪对AAO膜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及其绝缘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当EG体积分数为40%时,可获得孔隙率为1.0%的AAO膜,此时AAO膜绝缘电阻率达到最高值5.4×10~(13)Ω×cm;当EG体积分数为50%时,AAO膜的击穿场强达到最优值44.8 V/μm。草酸电解液中添加有机物EG可极大地降低AAO膜多孔层孔隙率,提高阻挡层厚度,大幅度提升AAO膜的绝缘性能。  相似文献   
577.
通过简易环保的方法合成一种以过渡金属(Cu、Mn和Ag)掺杂Zn In S为内核、Zn S为壳层的发光可调谐的核壳结构量子点(平均粒径3.85 nm)。在油相体系中,以十二硫醇(DDT)和油胺(OLA)为稳定剂,通过一锅法先在体系中形成内核量子点,随后通过热注射法包覆Zn S壳层。在量子点的合成中,引入过渡金属(Cu、Mn和Ag)进行单独掺杂或共掺杂,实现量子点的可调谐发光。通过调节掺杂元素的种类、掺杂浓度以及前驱体Zn/In的比例,所合成的量子点发光可以在绿光(530 nm)到近红光(613 nm)范围内进行调节。通过3种过渡金属(Cu、Mn和Ag)的共掺杂,成功获得具有准白光发射的量子点。结果表明,这种共掺杂量子点在未来高性能白光LED应用领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78.
采用锻造模拟软件Forge,对电机端扁头锻件锻造工艺进行模拟,通过锻造各火次的计算,分析扁头锻件的锻造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和缩孔缩松分布情况。为实际生产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数据,通过后期实际锻造及锻件的性能检测,模拟结果符合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579.
建立了移动质量简支梁耦合时变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移动质量速度及加速度对耦合时变系统模态参数的影响,得到移动质量诱导产生的附加阻尼。设计并搭建移动质量简支梁实验系统,通过参考实验得到实验系统的初始阻尼,并分别采用频域和时域模态参数辨识方法对质量块不同移动速度下的实验系统进行辨识。结果表明,所建立动力学模型能够对移动质量问题进行准确描述,实验系统可为时变结构动力学分析的理论研究提供实验支持,特别是对时变结构模态参数辨识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580.
To avoid the angular deformation of aluminum alloy T-joint weldments, a new method named welding with auxiliary heat source is proposed. The welding simulation is performed with the commercial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baqus and FORTRAN programme encoding a special conical heat source with Gaussian volumetric distribution of flux. The influence of the local model on the temperature, residual stress, and welding deformation distributions is investigated. The findings show that angular deformation achieved through numerical computation completely consists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which has 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s developed. Various measurements performed on small-scale welded test specimens provide a data base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that serves as a bench mark for qualification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 Finally, the residual stress and strain states in a T-joint are predi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