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1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23篇
电工技术   220篇
综合类   156篇
化学工业   263篇
金属工艺   161篇
机械仪表   167篇
建筑科学   303篇
矿业工程   132篇
能源动力   75篇
轻工业   249篇
水利工程   71篇
石油天然气   91篇
武器工业   21篇
无线电   3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7篇
冶金工业   105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28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张牧星  张小松  丁烨  宋翼 《化工学报》2021,72(Z1):63-69
电渗析空气除湿技术利用高压电场为气体分子荷电,通过多孔氧化石墨烯膜实现水分子和其他带电分子,如氧气分子的分离。双层膜间距将影响到气体分子的传输特性和热力学性质,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研究了带电后的水分子和氧气分子在不同膜间距下通过膜的扩散及吸附现象。结果表明:膜层间距主要影响层间氢键形成方式,继而影响多孔氧化石墨烯膜与气体分子间吸附能,存在最佳层间距离1.25 nm,水分子渗透效果最佳,气体选择性达到最高,为1.14,较无电场时扩大了3倍。  相似文献   
62.
计算机在酶工程中的应用使得酶的序列空间探索度不断被扩大。随着不同分子力场参数的建立,涌现出诸多以计算分子能量为基础的算法,并被用于酶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底物特异性等的改造与筛选。伴随计算机硬件的提升与算法的优化,从头设计全新功能的人工酶取得成功并得以发展。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上不断获得突破,同时也被应用到酶的设计中。介绍了分子力场基础和酶设计与筛选的算法,重点阐述了从头设计的方法和成功案例,以及机器学习设计酶的流程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展望了人工智能在酶工程领域的未来发展,为酶的改造与全新功能的生物催化剂的设计助力。  相似文献   
63.
石灰中和-生物净化处理含铍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以城市生活污水厂剩余污泥为主体的生物净化剂,探讨了石灰中和-生物净化处理含铍废水的新工艺,研究了石灰中和沉降及生物净化过程。结果表明:中和过程的pH值为8~10,可将水中的铍含量降低到100μg/L左右;铍的生物净化最优的pH值为7~10,温度为30℃左右,增大生物净化剂用量有利于铍的处理。采用净化柱连续实验,中和水中铍浓度可降至5μ/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净化柱中每克生物净化剂能够处理814.71μg铍。  相似文献   
64.
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界面调节脆性基体与脆性纤维之间匹配关系的功能以及自身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着复合材料的整体综合效能。本研究从实践中发现界面区的存在,并尝试提出界面区的概念。界面区是具有一定厚度,含有两处界面(界面相/基体和界面相/纤维)和体相(界面相)的区域。采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从微结构的角度研究了3DC/SiC内界面区与裂纹的相互作用行为。TEM观察表明,由于裂纹偏斜/贯穿竞争随时空的推演,基体主裂纹会在界面区的多处位置产生单多重偏斜、裂纹尖端前方应力集中诱发脱粘和开裂、纳米尺度微裂纹桥连等相互作用,其发生的具体部位和方式由界面区内各种相关界面(或断裂)韧性共同决定。此外,结合影响因素的讨论,初步建立起3DC/SiC内基体裂纹与界面区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65.
利用透射电镜和高分辩电子显微术研究了ZrO_2-Ni功能梯度材料(FGM)的界面形态与精细结构。结果表明,组元Ni和ZrO_2,以直接结合为主,无明显界面反应。ZrO_2中t/m相界完全共格,存在大量界面结构台阶。此外,在Ni孪晶界附近存在较多生长缺陷──Frank位错。  相似文献   
66.
Ti-Ni-Si纳米合金的制备和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i(70)Ni(20)Si(10)非晶合会在500-800℃范围内经1h退火后。可形成平均晶粒度为8-120nm的纳米合金.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的结果表明。不同平均晶粒度的纳米合金样品中,相的组成相同.即Ti2Ni和Ti5Si3以及少量的α-Ti晶体相.显微硬度(HV)的测量表明,纳米合金样品的显微硬度值比铸态或非晶态样品高一倍左右,但是,随着平均晶粒度的减小,硬度值的变化并不满足线性的Hall-petch关系。  相似文献   
67.
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SiC纤维增强的钛合金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增强相为直径120μm左右并含有15μm钨芯的柱状纤维,β-SiC针状枝晶沿径向生长,其面垂直于枝晶生长方向并含有大量的层错和微孪晶。纤维与基体结构得很理想,界面非晶保护层在材料复合过程中未受损失。  相似文献   
68.
Ag—Cu纳米合金的微观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分辨电镜(HREM)对气相凝聚法制备的Ag1-xCux(0.05≤x≤0.40)纳米合金样品中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合金样品中,都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界面亚稳相的形成,且晶界具有有序的原子结构样品中两组元的等轴纳米晶粒分布均匀,但随着Cu含量的增加,Cu颗粒出现明显的偏聚和粗化;与稳定相相比,富Ag和富Cu相的点阵常数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69.
邱静  程洪  过浩星 《计算机科学》2015,42(10):31-34
中国社会正在逐渐进入老龄化,肢体残疾人群数也在不断增加,这逐渐加剧了我国康复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为了缓解该矛盾,针对下肢运动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的偏瘫及截瘫患者,设计了PRMI助行外骨骼机器人。该外骨骼系统对其穿戴者提供运动补偿以帮助其自然和有效地独立行走。介绍了PRMI助行外骨骼机器人设计目的。通过对外骨骼的人类工效学设计的分析,对PRMI外骨骼的可调范围、关节的运动范围、最大力矩、运动学上的一致性以及人机交互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0.
创新整合点利用网络——鼓励学生预习课文。这一设计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搜寻,扩大知识容量,同时也能初步认知与本课相关词汇和句型。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英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学生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