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5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2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纳米纤维,研究了浓度、电压等实验条件对纤维形貌的影响。SEM分析表明:随浓度和电压不断升高,纤维形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在浓度和电压较高的情况下,首次制备了空心管束结构的PVP纳米纤维。TGA-DTA分析表明:632.92℃纤维完全被氧化。XRD表明:制备的PVP纤维为无定型态。。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无水乙醇和纯芝麻油为原料,成功地制备出了PVP空心纳米纤维。用TGA-DTA,SEM,FTIR,XRD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PVP空心纳米纤维,空心纤维的平均外径300nm,平均内经240nm,平均管壁厚度30nm,长度可达几十微米至几百微米,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该技术可以用来制备其它高分子空心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13.
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纳米四氧化三铁在磁性材料、多功能材料、催化材料以及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对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如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与溶剂热法、热分解法、静电纺丝法等做了介绍。分析了各种纳米四氧化三铁材料的形态如纳米颗粒、纳米棒、纳米线、纳米膜、杂化、核壳结构纳米晶等的适用领域。总结了各种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优缺点并结合作者课题组在纳米四氧化三铁制备方面的研究工作,对纳米四氧化三铁的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制备特殊形貌的纳米四氧化三铁材料、减少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团聚和氧化、多种制备方法的结合以及如何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P/[Y(NO3)3+Eu(NO3)3]复合纳米纤维,在700℃焙烧后得到Y2O3∶Eu3纳米纤维,然后采用双坩埚法硫化Y2O3∶Eu3纳米纤维,得到Y2O2S∶Eu3+纳米纤维,并将其与固-固合成法得到的Y2O2S∶Eu3颗粒进行了比较,证明了双坩埚硫化法是一种重要的硫化方法,既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得到纯六方晶系的Y2O2S∶Eu3,又保持了Y2O3∶Eu3纳米纤维的形貌.详细地讨论了双坩埚硫化方法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
不同晶相Gd2O3:Eu3+荧光粉的合成与光谱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尿素均相沉淀法和燃烧法相结合,以聚乙二醇(PEG)为表面活性剂,通过调节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分别得到了立方相和单斜相的Gd2O3:Eu3 荧光粉.XRD分析表明,当PEG含量为2.5wt%时,得到了立方相的Gd2O3,当PEG含量为5wt%,350℃时就得到了单斜相的Gd2O3.SEM照片表明立方相Gd2O3:Eu3 荧光粉颗粒为球形,而单斜相Gd2O3:Eu3 荧光粉呈多孔泡末状.发射光谱中立方相和单斜相Gd2O3的最强发射峰分别位于610nm和622 nm附近,对应于Eu3 的5D0→7F2跃迁发射,其谱峰形状和位置均有所不同.激发光谱均由Eu3 的电荷迁移态(CTB),Gd2 的f-f跃迁激发以及Eu3 的f-f高能级跃迁激发峰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6.
秦菲  王进贤  董相廷  于文生  刘桂霞 《中国激光》2012,39(6):606002-149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Y(NO3)3+Al(NO3)3+Eu(NO3)3]复合纤维,将其进行热处理,得到了YAlO3:Eu3+发光纳米纤维。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光谱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PVP/[Y(NO3)3+Al(NO3)3+Eu(NO3)3]复合纤维经1200℃焙烧2h后,获得了YAlO3:Eu3+纳米纤维,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用Shapiro-Wilk方法检验了纤维直径分布情况,在95%的置信度下,纤维直径属于正态分布。PVP/[Y(NO3)3+Al(NO3)3+Eu(NO3)3]复合纤维表面光滑,纤维分散性较好,有很好的长径比,尺寸均一,平均直径为(152.9±26.0)nm;YAlO3:Eu3+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06.7±20.2)nm。在234nm的紫外光激发下,YAlO3:Eu3+纳米纤维的主要发射峰位于590nm和609nm处,分别属于Eu3+的5 D0→7F1跃迁和5 D0→7F2跃迁,Eu3+掺杂离子浓度对YAlO3:Eu3+发射峰的峰型与位置均没有影响,当Eu3+掺杂离子浓度为5%时,YAlO3:Eu3+纳米纤维发光最强。  相似文献   
17.
以PEG为表面活性剂,NaF为氟源,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出均一的YF3:Eu3+发光纳米束,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XRD分析表明:样品为结晶良好的正交相YF3。透射电镜照片表明:所得样品为直径200nm,长度约800nm的YF3:Eu3+纳米束,该纳米束由直径30nm,长度70nm的纳米晶自组装而成。SAED显示所得样品为单晶结构。荧光光谱表明:在394nm的紫外光激发下,最强发射峰出现在591nm处,对应于Eu3+的5D0→7F1的磁偶极跃迁,发橙红光。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P/[La(NO3)3+Al(NO3)3]复合纳米纤维,经过800 ℃焙烧8 h热处理后成功制备出大量的LaAlO3 纳米纤维.采用XRD、SEM、EDS、TEM、SAED、FTIR等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系统地表征.结果表明,PVP/[La(NO3)3+Al(NO3)3]复合纳米纤维为非晶态,所制备的LaAlO3 纳米纤维为菱形晶系,空间群为R3m.PVP/[La(NO3)3+Al(NO3)3]复合纳米纤维表面光滑,平均直径约为180 nm;LaAlO3 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80 nm,长度大于300 μm.LaAlO3 纳米纤维由纳米粒子构成,纳米粒子平均直径为15 nm,为多晶结构.对LaAlO3 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Yb_2O_3纳米晶的制备及其若干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 Yb2 O3纳米晶。XRD分析表明 :所合成的 Yb2 O3纳米晶属于立方晶系 ,空间群为 Ia3。TEM分析表明 :所合成的 Yb2 O3粒子基本呈球形。计算表明 :Yb2 O3的平均晶粒度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而平均晶格畸变率随焙烧温度的升高和晶粒度的增大而减小 ,表明晶粒越小 ,晶格畸变越大 ,微晶发育越不完整。溶解性试验表明 :Yb2 O3晶粒度减小 ,表面活性增加。FTIR光谱分析表明 :纳米 Yb2 O3比普通的 Yb2 O3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 ,Yb- O键的吸收强度减弱 ,有微小的蓝移。  相似文献   
20.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P/[Y(NO3)3+Ce(NO3)3+Al(NO3)3]复合纳米纤维,对其进行焙烧,得到了结构新颖的Y3Al5O12:Ce^3+(简称为YAG:Ce^3+)纳米纤维。XRD分析表明,PVP/[Y(NO3)3+Ce(NO3)3+Al(NO3)3]复合纳米纤维为非晶态,经900℃焙烧8h,获得单相石榴石型的YAG:Ce^3+纳米纤维,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Ia3d。SEM分析表明,PVP/[Y(NO3)3+Ce(NO3)3+Al(NO3)3]复合纳米纤维表面光滑,直径为210-300nm;YAG:Ce^3+纳米纤维直径为90~125nm,长度大于100μm。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在460nm蓝光激发下,YAG:Ce^3+纳米纤维发射出波长为525nm的黄光,属于Ce^3+的5D0→7F1跃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