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27篇
  免费   1199篇
  国内免费   815篇
电工技术   824篇
综合类   990篇
化学工业   2160篇
金属工艺   729篇
机械仪表   845篇
建筑科学   1250篇
矿业工程   405篇
能源动力   462篇
轻工业   943篇
水利工程   199篇
石油天然气   687篇
武器工业   85篇
无线电   15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62篇
冶金工业   617篇
原子能技术   280篇
自动化技术   2252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384篇
  2021年   537篇
  2020年   438篇
  2019年   347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448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557篇
  2014年   698篇
  2013年   775篇
  2012年   817篇
  2011年   939篇
  2010年   843篇
  2009年   811篇
  2008年   781篇
  2007年   782篇
  2006年   821篇
  2005年   692篇
  2004年   484篇
  2003年   394篇
  2002年   421篇
  2001年   374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384篇
  1998年   275篇
  1997年   239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比较了数据库及数据仓库,通过网上购物系统平台的研究,分析了两者在数据信息处理中的异同,从而达到让网上购物更加完善、更加便捷地为用户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2.
针对图像间因具有旋转及光线强度差异等现象而导致的拼接效果不佳及拼接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的配准算法;在特征点提取阶段,尺度不变的特征变换方法 (SIFT)具有对图像尺度缩放、旋转、放射变换以及亮度变化保持不变的优点,文章采用了改进的SIFT特征点提取算法;在特征点匹配阶段,采用改进的RANSAC算法对特征点匹配对提纯;最后用加权平均法实现拼接图像的融合;实验证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图像拼接的效率和准确性,拼接精度可以达到亚像素级。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针对电子商务网售护肤品消费者调查困难的问题,结合语义路由的思想,在物联网环境下提出基于语义的网售护肤品消费者调查算法,可统计消费者对商品的喜爱程度和使用习惯。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具有冗余数据少、能耗小、响应快速、实现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4.
105.
FD—140型高灵敏测氡仪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D—140型高灵敏测氡仪用于测量氡的浓度,测氡灵敏度可达15mBq/m~3 min。该仪器可用于普查与勘探铀矿床,也可用于找石油、煤、金、地下水和地震预报以及地质构造调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6.
温度对Ni—P化学镀层结合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弯曲法、划痕法研究了镀后加热温度对Ni-P化学镀层结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后退火温度越高,镀层结合力越好,但温度过高时,镀层硬度将下降。用金相观察及电子探针分析,探讨了镀后退火温度影响结合力的机理。结果指出:退火时将在镀层和基体界面上发生Ni与Fe的互扩散,形成Ni-Fe合金扩散层,从而提高了结合力。为了能在保证镀层硬度的前提下提高结合力,本文提出了二次镀覆的设想,获得较好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7.
The sulfidation behavior of Fe-Nb alloys containing up to 30 w/o Nb was studied over the range of 600–900°C in 0.01 aim. S2 vapor. All alloys were two-phase, consisting of an Fe-rich solid solution and Fe2Nb, and followed the parabolic rate law at all temperatures. Scales consisted of two layers-an outer layer of FeS and an inner, complex layer which contained some FeS, FeNb2S4 (possibly some FeNb3S6), NbS2, and intermetallic particles which were either completely or only partially sulfidized. Platinum markers were located always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two layers, which corresponded to the original metal surface. Activation energies were 18±3 kcal/mol in close agreement with the 19.8 reported for pure iron. The sulfidation rate decreased markedly with increasing Nb content of the alloys. The decrease is attributed to increasing amounts of Fe2Nb with increasing Nb, the net effect being that the diffusion path for outward iron diffusion through the inner layer is reduced as the Nb content increases. An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NbS2 reveals that it is easily intercalated with Fe between loosely bonded layers of S-Nb-S. The S-Nb-S layers are covalently bonded which results in very low diffusivities of either S or Nb in pure NbS2. Although intercalated Fe tends to change the Van der Waal's type bonding between layers to more ionic or covalent, Fe diffuses readily between the layers in NbS2. Intercalation of Fe also increases the concentration of sulfur defects in NbS2, which in turn increases the diffusivity of sulfur. Nb was observed to be immobile. Thus, it is thought that either outward iron diffusion or inward sulfur diffusion in the inner layer is the rate-controlling step, in spite of the close agreement of activation energies with that of the sulfidation of pure iron.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采用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裂纹扩展速率da/dN及门槛值△Kth试验,研究了火力发电厂16MnR钢高压除氧器焊接接头裂纹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原发裂纹为延迟裂纹,运行工况下,裂纹以应力腐蚀裂纹方式扩展。  相似文献   
109.
离子氮化对镀铬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继平 《表面技术》1994,23(6):260-264
研究了镀铬层经离子氮化后的组织和性能。分别用SEM、电子探针和X光衍射仪观察和分析了复合处理层剖面的组织、结构和成分,试验结果表明:离子氮化能使镀铬层的网状裂纹弥合,可明显提高了镀层表面硬度、结合力和耐蚀性。  相似文献   
110.
燃烧合成三元碳化合物Ti2AlC1-x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i,Al和C元素粉末为反应物原料,通过燃烧合成法首次成功地制备出了单相三元碳化合物Ti2AlC1-x。实验结果表明:若以“理想”晶体结构化学式Ti2AlC化学计量比为起始反应原料配比,燃烧产物主晶相为Ti2AlC2;以缺碳的非化学计量比(Ti2AlC1-x)为反应原料配比,即Ti:Al:C=3:1.5:1=2:1:0.7(摩尔比),得到单相的燃烧产物Ti2AlC1-x。从热力学原理的角度探讨了不同原料摩尔配比对燃烧产物相组成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