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对10种野生食药用大型真菌进行具有抗氧化活性菌株的筛选,并对高效抗氧化活性菌株进行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为将其投入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以发酵粗提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大型真菌液体发酵的培养条件,并验证。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0种真菌中,有4株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占40%,其中以木耳Auricuiaria auricular CZSWXY0012的抗氧化活性为最高。最优的发酵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5g/L,酵母膏2g/L,MgSO40.2g/L,CuSO4 6 mg/L,K2HPO4 3.2g/L,pH 6.0,温度27℃,装液量100mL/250mL,发酵培养8d。野生食药用大型真菌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32.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磷钨酸(H_3PW_(12)O_(4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尼龙6(PA6)夹层复合纳米纤维膜,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和红外光谱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H_3PW_(12)O_(40)存在于夹层膜的上层与下层,且其Keggin结构未遭到破坏。与H_3PW_(12)O_(40)粉末和H_3PW_(12)O_(40)/PMMA复合纳米纤维膜相比,夹层膜对甲基橙(MO)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夹层纳米纤维膜易于回收并能重复使用,循环使用3次后光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主要归咎于H_3PW_(12)O_(40)稳定地负载于纳米纤维膜中。因此,H_3PW_(12)O_(40)/PMMA/PA6夹层复合纳米纤维膜在水污染治理领域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藏木水电站地处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地区,为确保基坑爆破开挖施工质量,了解爆破对周围非开挖岩体及建筑物的影响范围与程度,掌握爆破质点振动衰减规律,控制爆破规模,降低爆破振动效应,以保证相邻建筑物安全。通过爆破试验确定了最优爆破参数,利用爆破测振仪测得爆破质点振速,根据萨道夫斯基回归公式原理,计算得出符合本项目岩体特性K值与α值,以此指导现场爆破施工,确保了基坑爆破开挖质量及相邻建筑物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34.
以杀菌率为指标,采取多因素试验设计法,在4种照射强度、5种照射时间和3种照射距离的条件下,探讨紫外线对空桶杀菌的效果及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照射剂量越高,杀菌效果越好;紫外灯管越接近桶底,杀菌效果愈强;照射时间越长,微生物数量明显减少,杀菌效果显著增强。当菌落数≤10~4 CFU/cm~2,在同一装置照射强度下(紫外线杀菌灯为石英型,照射强度≥90μW/cm~2),紫外线杀菌细菌反应级数约为1.00~1.04,一级杀菌速率常数为0.34~0.37cm~2/(mW·s),且90s细菌的杀灭对数值≥3.00,杀菌后空桶内微生物符合商业无菌的标准,说明紫外线照射对炼乳桶起到有效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35.
36.
以表皮半黄菠萝为原料鲜切加工后,用乙醛进行熏蒸处理,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乙醛熏蒸条件,并对鲜切菠萝进行感官评价和品质评价,以确定乙醛熏蒸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鲜切菠萝采用2.5mL/kg、30%乙醛、熏蒸5h,其品质明显优于未经乙醛熏蒸的产品。经熏蒸后,鲜切菠萝中糖酸比21.98、硬度3110g、弹性1.54mm、弹力0.19、咀嚼性14.2mJ、胶着性937g,明显改善了鲜切菠萝的品质。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纵波检测用对比试块透声特性的控制、测试方法以及试块透声性测试中原材料检测、平底孔的检测、成品试块检测的验收方法,并重点介绍了水浸检测回波幅值拟合曲线的两种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38.
智能高分子与高分子凝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智能高分子材料,并进行了详细分类。从合成及其加工设备、新产品开发、设计方案、应用前景等诸方面详细的阐述了智能高分子凝胶。  相似文献   
39.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两嵌段共聚物聚氧化乙烯-b-聚苯乙烯(PEO-b-PS)和三嵌段共聚物聚氧化乙烯-b-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丁酯(PEO-b-PS-b-PBA),再将聚丙烯酸(PAA)分别与PEO-b-PS和PEO-b-PS-b-PBA进行溶液共混和旋涂成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PAA对2种嵌段共聚物薄膜微相分离形貌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PEO-b-PS/PAA共混薄膜呈现PEO/PAA为分散相以柱状形态垂直分布在PS连续相中的微相分离形貌,柱状微区尺寸随着PAA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当PAA质量分数达到30%后,PEO/PAA分散相向层状形态转变。PEO-b-PS-b-PBA与PAA共混后,PEO/PAA相区从原先平行于薄膜表面排列的层状形态向随机取向的柱状形态转变,PS微相区在薄膜表面形成细小的锥状突起,随着PAA质量分数增加,PEO/PAA柱状微区向薄膜表面垂直排列取向得到增强,PS微相区的突起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40.
由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负载阻抗是一个多变量、复杂且非线性的控制对象,无法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将基于模糊RBF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应用到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控制中,它结合了传统PID、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传统PID控制器的不足,实现参数的自动实时调节。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