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81篇
电工技术   108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05篇
化学工业   174篇
金属工艺   78篇
机械仪表   94篇
建筑科学   119篇
矿业工程   124篇
能源动力   29篇
轻工业   66篇
水利工程   68篇
石油天然气   167篇
武器工业   16篇
无线电   10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4篇
冶金工业   44篇
原子能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17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胜利油区三类油藏由于温度和矿化度较高,常规聚丙烯酰胺驱油剂无法在该类油藏条件下取得较好的驱油效果。为此,利用自制的超分子主剂和辅剂,研制耐温抗盐非聚丙烯酰胺类新型超分子体系,并对其基本性能、驱油效果及微观聚集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分子体系利用小分子之间的自组装,能够形成和常规聚丙烯酰胺一样致密的网络聚集体;在胜利油区三类油藏条件下,超分子体系质量分数为0.1%~0.25%时相对于常规聚丙烯酰胺,粘度提高1倍以上;不除氧条件下,超分子体系在30 d内粘度保持稳定;超分子体系质量分数为0.15%时的单管物理模拟实验能提高采收率18%以上;因此,超分子体系是一种非常有前景且能适用于胜利油区高温高盐油藏的新型驱油体系。  相似文献   
132.
甲醛与乙炔发生炔化反应合成1,4-丁炔二醇,选用铜铋作为催化剂。模拟最具代表性的工业炔化催化剂以研究甲醛乙炔化反应的活化过程,制备高性能CuO-Bi2O3/SiO2-MgO催化剂,结合XRD、H2-TPR、TG-DTA和N2-TPD-MS等表征,研究炔化催化剂活化过程中铜物种的转变,获得最优催化剂活化方法。结果表明,CuO在甲醛溶液中无乙炔存在下可定向转化为Cu2O,但经乙炔活化后活性较低,归因于还原过程中Cu物种的流失及晶粒长大。而在甲醛与乙炔协同作用下,CuO可快速转变为Cu的炔化物种,表现出较高的炔化活性。表明炔化催化剂的活化过程必须在甲醛与乙炔同时存在的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133.
为了获得高水热稳定的负载Ni催化剂,延长催化剂在含水液相体系中的使用寿命,以不同温度焙烧的SiO2-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Ni/SiO2-Al2O3催化剂,通过吡啶-原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NH3-程序升温脱附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进行表征,以水相1,4-丁炔二醇加氢为探针反应,研究载体焙烧温度对Ni/SiO2-Al2O3催化剂催化加氢性能及含水体系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0~800) ℃,随着载体焙烧温度升高,活性组分Ni存在状态及催化剂加氢活性变化较小,但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随着载体焙烧温度升高,载体表面SiO2聚集,暴露的Al3+增加,载体水合程度增大。载体焙烧温度400 ℃时,Ni/SiO2-Al2O3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水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4.
李海涛 《电信技术》2014,(Z1):331-334
随着通信网络的演进,传统TDM和NGN已不适应高带宽IP化业务的迅猛发展。IMS网络所具备的技术优势日益凸显。较之软交换,IMS核心网元更加独立,接口数量众多,以往的网络规划及网元配置计算方式已不能够满足IMS建设的发展需求。如何快速、高效的部署IMS网络已成为当下IMS网络规划和建设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5.
随着数据通信的飞速发展,各种业务需求日益剧增,基于先进电信计算机架构(ATCA)平台,选择可重构的嵌入式系统处理机就显得非常有必要。结合ATCA架构的特点,选择MPC8548E处理器作为处理机,提出了基于1000M以太网和PCI-E数据交互的通信系统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可重构的通信系统处理机,为基于ATCA架构的电信产品提供了灵活的应用选择。测试结果表明,该处理机无论在电气特性方面,还是在数据的处理能力方面都达到了业内相对领先的地步。  相似文献   
136.
应用显式积分与隐式积分两种求解方法计算橡胶元件的垂向静刚度,其中显式积分采用斜坡、正弦、光滑三种加载函数进行位移加载。通过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发现,其中斜坡加载的动能在计算初始时出现振荡,而光滑加载与正弦加载的动能整个过程均并没有出现振荡;在大变形时,隐式积分求解方法由于出现网格畸变从而导致程序收敛失败,此时显式积分求解体现出优势,并且三种加载函数的计算结果几乎无差别,并且与试验数据吻合度比较好,最大误差为5.7%。对于橡胶元件大变形问题,应用显式积分求解静刚度的方法是可行的,并且不同的加载函数会直接影响计算结果,尤其是在初始计算阶段的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7.
TiO2 /BiFeO3薄膜中增强的磁性和铁电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铁酸铋(Bi Fe O3)薄膜的铁电性能,通过溶胶-凝胶和磁控溅射的方法在Au/Pt/Cr/Si基底上制备了Ti O2/Bi Fe O3(Ti O2/BFO)和Bi Fe O3薄膜.采用扫描探针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铁电测试仪和物理性能测量仪对薄膜进行了物性表征.实验结果表明:Ti O2阻挡层抑制了BFO薄膜表面缺陷的形成,提高了复合薄膜的绝缘性能,使Ti O2/BFO薄膜中泄漏电流明显降低,且导电机制由欧姆型向空间电荷限制传导型转变.此外,溅射Ti O2阻挡层破坏了BFO表面的螺旋结构,使Ti O2和BFO之间晶格失配而产生界面应力,提高了薄膜的磁电性能.在顶电极和铁电层之间引入阻挡层是提高BFO薄膜磁电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8.
<正>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2014年11月24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刘云山在启动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不断增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切实维护网络安全,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有力保障。物联网作为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扩展网络,是互联网从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的进一步延伸,其安全问题将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39.
采用传统固相烧结法制备了钠过量的0.9PbZr0.52Ti0.48O3-0.1NaNbO3(PZT-NN)压电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PZT-NN陶瓷晶体结构及其电学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烧结的PZT-NN陶瓷均为单一钙钛矿结构,在1125~1150℃温区烧结时,陶瓷发生了由四方相向正交相的相变。随烧结温度进一步升高,压电常数d33、介电常数εr以及剩余极化强度Pr均呈递减趋势,烧结温度为1125℃的PZT-NN陶瓷具有较好的电学性能:d33=218pC/N,εr=851,tanδ=0.02。PZT-NN陶瓷的相对密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150℃时达到95%,钠过量的NaNbO3加入使PZT陶瓷的致密化烧结温度降低了50~150℃。  相似文献   
140.
李海涛 《钟表》2011,(2):74-77
手表工艺是一门包罗万象的艺术,于点滴之间展现时间的无限魅力。打磨就是这样一门不得不提及的必备"武器"。当严谨细致的制表工艺与热情奔放的美术艺术在手表机心上碰撞,进发出耀眼火花和绚烂的色彩,然后二者相互融合深深的渗入到机心的每个角落。这就是机心打磨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