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6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7篇
矿业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文章阐述了某电厂1号锅炉水冷壁管发生3处泄漏的事故分析,通过对管子取样试验分析,解释了该电厂1号炉水冷壁管3处泄漏点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首漏点发生泄漏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在分析水冷壁管泄漏试验过程中,发现管子内壁存在点腐蚀,这是水冷壁管发生泄漏的主要原因。同时,管子外壁鳍片焊接质量不良,造成局部存在较大应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管子泄漏。  相似文献   
42.
针对金工课程长期存在的问题,从1989年开始,我们对金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逐步建立了“金工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系统”;乐山会议后,又充实了课程保障系统中的现代化教学传输手段和多媒体教材;并在1994年陕西省高校金工课程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组。下面对“金工课程教学质t保障系统”作一扼要介绍。一、为什么安范课程还学质量保留系统我们知道,《金工》课是关于选用什么材料,采用什么加工方法制造机械不件和装配成产品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知识覆盖面广,工程实践性强,是高等工科学校机械工程方面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泄漏后的不锈钢取样管进行材料试验数据分析,得知不锈钢蛇形取样管主要合金元素含量偏低,其管材奥氏体金相组织中也出现新相板条马氏体组织,浅述了合金元素及管子塑性变形对1Cr18Ni9Ti不锈钢取样管在实际制造加工过程中产生相变的原因,进而影响了管子的使用性能,最终导致某电厂1Cr18Ni9Ti不锈钢取样管发生泄漏。  相似文献   
44.
无压浸渗法制备SiC/Cu-Al复合材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Cu包裹SiC颗粒形成的SiC/Cu复合粉体为增强体,采用无压浸渗工艺制备含SiC为70%体积分数的SiC/Cu-Al复合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制坯压力、浸渗温度和浸渗时间对浸渗深度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相结构。结果表明,在制坯压力10 MPa、浸渍温度850℃、浸渍时间3 h条件下,SiC/Cu-Al复合材料的组织均匀、致密度好、无明显气孔缺陷,其膨胀系数为6.932 3×10-6/℃。  相似文献   
45.
采用真空扩散焊工艺,在加热温度500℃、保温时间40 min、压力2.5 MPa、真空度1.0×10-2 Pa下制备了变形镁合金AZ31B/Cu双金属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界面区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探讨了界面反应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铜在镁合金一侧富集出现晶界渗透现象。镁合金/Cu界面的组织依次为:α-Mg和沿其晶界析出相Mg17(Cu,Al)12/α-Mg/(α-Mg+Mg2Cu)共晶/Cu2Mg金属间化合物/(α-Mg+Mg2Cu)共晶/Cu(Mg)固溶体。硬度在基体两侧到界面中心区域内呈台阶式增加,最高显微硬度达到3510 MPa。Cu2Mg两侧的共晶液相出现具有先后次序,晶界渗透区与Cu2Mg之间先形成Mg-Cu共晶液相,然后共晶液相中的Mg原子穿越Cu2Mg层扩散至Cu侧,在Cu2Mg与Cu(Mg)固溶体之间形成Mg-Cu共晶液相。复合材料的界面抗剪强度达到61 MPa,剪切断裂发生在界面扩散层内,断口由撕裂棱和撕裂棱两边的大小不一的解理台阶构成。  相似文献   
46.
在1500℃,10-4Pa真空中,采用应力比0.1和0.5,频率60Hz和20Hz的正弦波对三维编织炭纤维增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3D-Cf/SiC)进行了拉-拉疲劳实验,利用SEM和HRTEM分别观察了疲劳试样的断口形貌和热解炭界面相的微结构。结果表明:若取循环基数为106次,当应力比为0.1时,20Hz和60Hz的疲劳极限分别是230MPa和240MPa,约为抗拉强度的88%和92%;当应力比为0.5时,60Hz的疲劳极限是230MPa,约为抗拉强度的88%。应力比低、加载频率高、循环周次多的断口粗糙度大,纤维(束)拔出较长。纳米尺度的热解炭界面相变形明显,由平直状变为卷曲状。  相似文献   
47.
选择市售的3种铁基粉末为原料(X1~X3),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3种熔覆层,研究了熔覆层微观结构和摩擦磨损性能,并选择电镀硬铬作为对比。结果表明,3种熔覆层组织致密,由α'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δ铁素体组成,其中X1粉末熔覆层树枝晶更发达,晶粒更细小; X1粉末熔覆层硬度明显高于X2、X3粉末熔覆层,但低于电镀硬铬; 此外,3种熔覆层干摩擦系数虽与电镀硬铬接近,但耐磨性均明显优于电镀硬铬,且与其硬度呈正相关关系,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