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1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15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了黑曲霉菌种的筛选方法,分析了传统培养基中各因素对葡萄糖酸钠产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黑曲霉发酵生产葡萄糖酸钠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0g/L,玉米浆4g/L,NH4H2OP4 1g/L,KH2PO4 0.3g/L,MgSO4·7HH2O0.5 g/L.葡萄糖酸钠产量为265.6g/L,提高了12.2 g/L.  相似文献   
32.
对局限曲霉生产β-葡聚糖酶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β-葡聚糖酶发酵生产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33.
准确的模型和参数是仿真分析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的基础,变流器控制参数的"黑箱化"使得对其进行参数辨识成为必然.文章主要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变流器控制系统的参数辨识问题.首先建立了变流器控制系统双输入单输出传递函数模型,并离散化得到其辨识等效数学模型.基于该辨识模型,提出了从二次侧量测信号叠加三相M序列的激励方法和基于正余弦优...  相似文献   
34.
分析预测海藻糖合酶的空间结构,并进行分子对接和序列比对,选择Lys490位点进行定点饱和突变。利用全质粒PCR方法构建饱和突变体库,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筛选优势突变。经过筛选获得优势突变体K490L、K490I,对比分析表明,突变体K490L、K490I的转化率较原始酶分别提高了18%和15%。突变体酶学性质分析表明,K490L、K490I的最适反应温度及最适pH与原始酶保持一致,皆为25℃和pH 8.0,但两种突变酶的耐热性及耐酸性较原始酶有明显增强。在pH 7.0环境下,突变体K490L、K490I放置60 min后,剩余酶活力均达80%以上,而原始酶低于68%。  相似文献   
35.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23604编码赖氨酸胞内转运蛋白基因lysP为敲除对象,利用重叠PCR技术将 lysP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融合,并构建了由木糖启动子Pxyl和毒素蛋白基因mazF组成的筛选盒,同时无缝克隆连接至带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pTOPO载体中,经电转化及两次同源单交换筛选,实现lysP基因的无痕敲除。 结果表明,经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木糖二次筛选及基因组PCR鉴定后,成功获得lysP基因缺失菌株C.glutamicum23604ΔlysP;发酵后C.glutamicum23604ΔlysP赖氨酸产量较对照菌株产量提高了10.8%。该实验以大肠杆菌毒素蛋白基因mazF作为反向筛选标记的敲除载体,实现谷氨酸棒杆菌lysP的高效敲除; lysP基因的敲除使得赖氨酸不能进入胞内而在胞外积累,从而达到增产赖氨酸的目的。  相似文献   
36.
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1798中的ctfat1p基因为研究对象,利用重叠PCR将ctfat1p基因内约500 bp片段与G418抗性基因(kanr)相连接,经末端单酶切后电转化至C. tropicalis 1798感受态细胞中,通过一次同源单交换,将抗性基因kanr插入至ctfat1p基因内部,实现目的基因的敲除,并通过发酵实验分析Ctfat1p在热带假丝酵母脂肪酸跨膜转运过程中的功能。结果表明,经过G418抗性筛选和基因组PCR鉴定,成功获得ctfat1p基因缺失菌株C. tropicalis 1798 Δctfat1p;分析发现ctfat1p基因敲除对C. tropicalis 1798以油脂为底物培养12 h后重组菌OD600 nm值仅为野生型菌株的47.9%,表明ctfat1p基因敲除后影响C. tropicalis 1798对油脂吸收利用。通过基因敲除手段构建ctfat1p基因缺失菌株,可以减弱细胞对长链脂肪酸的摄取,验证了ctfat1p基因为热带假丝酵母油脂吸收和利用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37.
该研究利用λRed重组技术对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中的乙醛脱氢酶(aldH)基因进行敲除,成功构建缺失菌株K.pneumonia2-1ΔaldH,与原始菌株相比,缺失菌株K.pneumonia2-1ΔaldH发酵液中乙醇产量由原来的7.24 g/L降为0.47 g/L,降低了93.51%;1,3-丙二醇产量由原来的78.83 g/L增长至82.55 g/L,提高了4.72.%;甘油转化率由60.64%增长至63.50%,提高了2.86%。缺失菌株K.pneumonia2-1ΔaldH 50 L发酵罐小试试验中,1,3-丙二醇的产量为78.13 g/L,乙醇产量为0.50 g/L。  相似文献   
38.
大规模风电的并网运行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为了保障风电持续健康发展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开展风电并网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不确定度是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及检测能力的重要指标,亟需开展风电并网检测的不确定度分析及与其相适应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标准的研究,对风电并网检测的测试项目及测试方法作了介绍,分析了功率、谐波及闪变等主要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最后给出了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β-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株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土壤中分离出1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优良菌株Bacillus sp.QYW-1,具有发酵周期短且产酶活力高等特性,初始酶活力21.85 U/mL。在单因素实验对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对影响产酶的重要因素进行筛选。实验发现,影响该菌株产酶的重要因素是魔芋粉、蛋白胨及硫酸镁。最陡爬坡实验和Box-Behnken实验得到响应面(RSM)优化的最佳培养基为:魔芋粉26 g/L,蛋白胨10 g/L,MgSO43.8 g/L,NaCl 10 g/L,KCl 6 g/L,NaNO36 g/L,K2HPO43 g/L,初始pH6.5。在此条件下菌株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酶活力为233.86 U/mL,与模型预测值相符,与单因素优化后的酶活力115.62 U/mL相比,提高了102%。  相似文献   
40.
细菌纤维素及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简要介绍了细菌纤维素的独特性质.重点介绍了细菌纤维素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