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87篇
建筑科学   6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双(三乙氧基丙基硅烷)四硫化物(TESPT)、双(三乙氧基丙基硅烷)二硫化物(TESPD)和3-丙酰基硫代-1-丙基-三甲氧基硅烷(PXT)制备了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白炭黑在橡胶中的分布形态。SEM表明,与TESPT和TESPD相比,PXT改性白炭黑在橡胶中分散最好,分布最均匀。力学测试表明,含TESPT的复合材料其定伸应力最大,而含PXT的拉伸与撕裂强度最大。利用橡胶加工分析仪对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表明,三种偶联剂改善了白炭黑的表面特性,大大减轻填料网络化,使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减小,其中PXT的改性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2.
纳米碳酸钙/ZDMA共增强NBR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NBR与ZDMA及3种纳米碳酸钙(U—CaCO3,CCR,M-CaCO3)组成的复合材料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形态。结果表明,NBR/M—CaCO3/ZDMA三元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其结构形态的改善明显优于其他体系。M—CaCO3和ZDMA对NBR的共增强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3.
通过接枝和缩合反应制备了支化多酚羟基乙丙橡胶(PHEPDM),利用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R-FT-IR)、核磁共振(NMR)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ATR-FT-IR测试结果表明,在PHEPDM的制备过程中,硅烷偶联剂A171可以接枝到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分子链上,且其分子结构中的Si-OCH3可以和双酚A中的酚羟基发生缩合反应;1H-NMR谱测试结果显示PHEPDM分子结构中存在与苯环和与Si相连的亚甲基上H的核磁振动峰,13C-NMR谱显示分子结构中含有与O相连的亚甲基上C的振动峰及苯环上C的振动峰。  相似文献   
74.
采用微波合成技术制备了196#不饱和聚酯,考察了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和催化剂质量分数等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微波功率325W、辐射时间20min、催化剂质量分数0.350%,在此条件下所得196#不饱和聚酯的重均分子量为10332,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2.639,且反应速率提高了24倍,能耗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5.
采用埃洛石纳米管(HNTs)/白炭黑并用增强改性废聚乙烯,研究了并用填料对复合材料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并用填料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显著提高,当并用填料用量为50份时,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较好,且并用填料的增强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埃洛石的体系;并用填料体系的加工性能和热稳定性优于单用白炭黑的体系;白炭黑与埃洛石的相互作用可形成特殊的双填料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埃洛石和白炭黑的分散。  相似文献   
76.
胶乳插层法制备的NR/H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天然胶乳和有机蒙脱土(HMMT)在乳液中进行反应性插层,制得了NR/HMMT插层纳米复合材料。该得合材料中蒙脱土片层间距从1.2nm扩大到4.2nm,同时其硫化胶还表现出显著的补强效果,以及比NR显著降低的tanδ值。  相似文献   
77.
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续上期) 2.5复合材料的老化性能 在热氧条件下,橡胶大分子链断裂致使分子链变短,材料密度增大,宏观上表现为橡胶硬度提高、物理性能下降,即橡胶材料发生了老化。NR的分子链中含有大量不饱和双键,易受到氧及臭氧的侵蚀而破坏,其热氧老化性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9.
研究纳米微晶纤维素(NCC)部分取代炭黑(CB)对天然橡胶(NR)硫化特性、老化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CC部分取代CB,NR/NCC/CB复合材料的CB网络结构减弱,复合材料的t10延长,t90缩短,转矩降低;NCC用量增大、硫化温度提高,复合材料的硫化速率常数增大;用10份NCC等量取代CB,复合材料的硫化反应活化能降低,耐热和耐高温老化性能较好;随着NCC用量增大,复合材料的5%质量损失温度有所下降,最大质量损失速率有所增大,最大质量损失温度变化不大,表观交联密度下降;加入粘合剂RH,复合材料的表观交联密度增大。  相似文献   
80.
利用羟基硅油(HSO)对白炭黑(SiO2)进行疏水改性,并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对丁苯橡胶(SBR)胶浆进行适度交联,通过粒子填充法制备了超疏水SBR-SiO2涂层。研究了HSO、SiO2和DCP用量及交联条件对涂层成膜性能和润湿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涂层热氧老化和紫外光老化过程中超疏水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当m(HSO)∶m(SiO2)=1∶1、HSO-SiO2用量为3.5g、DCP用量为0.25g、交联温度为155℃、交联时间为20min时,涂层成膜性能好,接触角为157.0°,且热氧老化和紫外光老化后仍保持较好的超疏水性。扫描电镜照片表明涂层具有微纳米多尺度粗糙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