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81篇
  免费   20798篇
  国内免费   14567篇
电工技术   16210篇
综合类   17919篇
化学工业   21198篇
金属工艺   11908篇
机械仪表   12472篇
建筑科学   13280篇
矿业工程   6477篇
能源动力   4565篇
轻工业   19463篇
水利工程   6030篇
石油天然气   5707篇
武器工业   2276篇
无线电   191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233篇
冶金工业   6256篇
原子能技术   3314篇
自动化技术   27364篇
  2024年   679篇
  2023年   2736篇
  2022年   6756篇
  2021年   8666篇
  2020年   6332篇
  2019年   4350篇
  2018年   4617篇
  2017年   5116篇
  2016年   4607篇
  2015年   7577篇
  2014年   9702篇
  2013年   11256篇
  2012年   14229篇
  2011年   14627篇
  2010年   14521篇
  2009年   13730篇
  2008年   14208篇
  2007年   13979篇
  2006年   11795篇
  2005年   9869篇
  2004年   7160篇
  2003年   4709篇
  2002年   4463篇
  2001年   4223篇
  2000年   3417篇
  1999年   1468篇
  1998年   537篇
  1997年   489篇
  1996年   360篇
  1995年   284篇
  1994年   213篇
  1993年   212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54篇
  1979年   29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7篇
  1959年   33篇
  1951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1.
选用两种不同矿区的天然隐晶质石墨材料,经过超细粉体制备研磨后用于天然橡胶,探究了不同矿区隐晶质石墨在天然橡胶中的溶解度和对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粒径和混合工艺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不同矿区隐晶质石墨因集合体构成不同,在橡胶中的溶解度差异较大;粒径大小是影响橡胶性能的关键参数;混合工艺对橡胶性能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2.
核聚变堆用钨表面超精密抛光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钨作为未来核聚变堆中最有前景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在反应堆工况下将承受高能粒子的辐照冲击。表面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材料的氢/氦滞留行为和辐照损伤程度,进而影响聚变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现阶段,针对钨的抗辐照改性研究主要着眼于材料的成分、结构和组织设计,关于机械加工对材料表面抗辐照改性的研究甚少。文章聚焦前沿科学问题,从机械加工角度分析核材料领域科学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核聚变堆用钨(PFM-W)的机械加工现状,阐述了PFM-W表面超精密抛光的必要性。通过对比不同抛光方法,提出了磁流变抛光和力流变抛光是较为适合PFM-W表面超精密加工的观点,并对未来PFM-W表面超精密抛光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重点在抛光方法的探索以及抛光后材料表面质量对抗辐照性能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93.
针对电站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运行时上下表面不可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视频监控与故障分析系统,可直接监测转子表面情况。该系统通过视频监控获取图像,结合改进的Retinex算法对其进行处理,实现了以下2个功能:1)能分析积灰程度以判断转子堵塞 情况;2)与温度场融合实时显示转子表面热点分布以预防二次燃烧。该系统已应用于某600 MW机组,实现了在热态环境下对空气预热器转子积灰程度、热点分布、堵塞程度的估算与可视化,大大提高了空气预热器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4.
采用力学、紫外-可见光分析和热失质等测试手段研究了PET改性料的紫外老化性能及老化机理。结果表明:复合助剂的加入能显著提升体系的力学性能保持率,进而提升其紫外老化寿命,提升的幅度随复合助剂中耐紫外剂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DSC分析表明,随着复合助剂的引入和老化的进行,改性料结晶度增加。文中进一步讨论了PET改性料的紫外老化机理。紫外-可见光分析表明,紫外老化能产生醌类和双醌类物质,进而提升PET改性料的紫外吸收度。  相似文献   
95.
摘要:为了研究退火温度对镀锌DP980+Z烘烤硬化值的影响,退火温度控制在760~820℃之间,系统分析退火温度对烘烤硬化值的影响。通过准静态拉伸试验机测量烘烤硬化值及抗拉强度,采用lepara试剂对组织中的马氏体进行着色,利用金相显微镜及图像处理软件测量马氏体的体积分数;采用扫描电镜观察DP980+Z的双相组织特点,并且将组织图片通过CAD转化成有限元图进行网格划分,建立代表性体积单元(RVE),通过有限元分析铁素体、马氏体强度对烘烤硬化值的影响。在同样的变形量情况下,DP980+Z的原始屈服强度越高,烘烤硬化值越高。  相似文献   
96.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海洋水产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加深,鱼类图像检索在渔业资源调查、鱼类行为学分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鱼类图像的背景信息会对鱼类图像检索造成极大干扰,而且鱼类图像中颜色、纹理、形状等特征由于空间位置信息的缺乏而使检索的准确率不高。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颜色四通道及空间金字塔的鱼类图像检索算法。首先,提取视觉显著性图将鱼类图像的前景和背景分开,从而减少图像背景对检索的干扰;其次,为了使图像特征包含一定的空间位置信息,利用空间金字塔的理论对图像进行分割,在此基础上,将图像转为HSVG四通道图并提取SURF特征;;最后,得到检索结果。为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在QUT_fish_data数据集和DLOU_fish_data数据集上对算法的查全率、查准率与经典的HSVG算法和显著性分块算法进行对比:在两个数据集上查准率分别比传统的HSVG算法最多分别提高12%和5%,查全率最多分别提高7%和22%;比传统的显著性分块算法查准率最多分别提高15%和5%,查全率最多分别提高36%和22%;从而证明所提算法是有效的,能有效提升鱼类图像的检索效果。  相似文献   
97.
为了探究带有方形肋及双倾斜肋片细通道的流动换热及熵产特性,设计了2种带有方形肋及双倾斜肋片的组合细通道(MCDS-L, MCDS-R),然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其流动特性、传热特性和熵产特性,并将其分析结果同2种方形肋细通道(MCS-L, MCS-R)和一种双倾斜肋片细通道(MCD)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雷诺数范围内,组合通道的摩擦阻力系数基本一致且均高于其他3组通道(MCS-L, MCS-R, MCD) 。此外,组合通道的努塞尔数均高于其他3组通道,而熵产增大数均低于其他3组通道。其中,MCDS-L通道的努塞尔数最大,熵产增大数最低。表明MCDS-L通道的换热效果最佳,能量的综合利用程度最高。研究成果为微细通道热沉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我国煤矿生产事故频发,顶板垮落、瓦斯爆炸、机电事故、突水、矿井火灾、放炮等隐患时刻影响着煤矿安全生产,当前矿井开采以井下开采为主,井下开采存在技术要求高、开采难度大的问题,导致煤矿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相对其他行业居于首位。因此,为了深入研究煤矿事故发生原因和规律,统计了近10 a我国煤矿事故数据,找出当前矿山开采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对预防及应对煤矿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岳冬青  吉晶晶  宁提 《激光与红外》2019,49(9):1130-1134
介绍了基于SMIC 0.18 μm 3.3 V工艺设计研究的第一款小像元红外探测器读出电路,间距10 μm,规模1024×1024。文章详细介绍了像素输入级以及列级、输出级运放的设计,为提高线性摆伏,设计选用了低阈值NMOS管nmvt 33,仿真分析证明低阈值管nmvt 33的噪声性能优于普通管n 33;版图设计对关键信号线和敏感点采取隔离处理措施,对像元间串扰进行了仿真分析,有效控制了信号串扰。电路经测试使用各项功能正常,最大电荷处理能力达到4.3 Me-,动态范围≥65 dB,读出速率达到10 MHz,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0.
The high cost of noble metal catalysts has been a great bottleneck for the catalyst industry. Using the noble metal at a single-atom level for catalytic applications could dramatically decrease the cost. The impacts of single Pt atoms on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Ag3VO4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nd reported. In this report, single Pt atoms were anchored on the surface of Ag3VO4 (AVO) as a cocatalyst, and the resultant composite photocatalyst has been studied for photocatalytic H2 production from water driven by visible light. The as-prepared AVO particles are hollow nanospheres in the monoclinic phase with a bandgap of 2.20 eV. The light absorption edge of AVO/Pt is slightly red-shifted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pristine AVO, indicating more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of AVO/Pt. The XPS peaks of Ag, V, and Pt exhibit a significant shift after AVO and Pt get into contact, suggesting the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rface Ag and V atoms, and single Pt atoms. After 3-h illumination, the photocatalytic H2 evolution amount from AVO/Pt is improved up to 1400 μmol, which is 2.8 times that on the bare AVO. Such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H2 evolution on AVO/Pt is still maintained after five reaction cycles. The better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AVO/Pt has been attributed to the more efficient visible light utilization and the lower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resistance, as demonstrated in the DRS and EIS spectra. The presence of the surface Pt atoms also leads to a higher amount of reactive radicals, which could efficiently promote the surface redox rea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