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22篇
  免费   4731篇
  国内免费   2566篇
电工技术   3440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3811篇
化学工业   6920篇
金属工艺   2615篇
机械仪表   2929篇
建筑科学   3650篇
矿业工程   1317篇
能源动力   1219篇
轻工业   4072篇
水利工程   941篇
石油天然气   2313篇
武器工业   511篇
无线电   539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11篇
冶金工业   1789篇
原子能技术   779篇
自动化技术   6301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833篇
  2022年   1663篇
  2021年   2271篇
  2020年   1757篇
  2019年   1390篇
  2018年   1523篇
  2017年   1614篇
  2016年   1466篇
  2015年   1973篇
  2014年   2437篇
  2013年   2695篇
  2012年   3179篇
  2011年   3309篇
  2010年   3009篇
  2009年   2861篇
  2008年   2862篇
  2007年   2688篇
  2006年   2562篇
  2005年   2190篇
  2004年   1480篇
  2003年   1345篇
  2002年   1424篇
  2001年   1264篇
  2000年   1006篇
  1999年   808篇
  1998年   474篇
  1997年   471篇
  1996年   430篇
  1995年   295篇
  1994年   272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了建立适用于书画打印宣纸印刷质量的预测模型,本研究测量了14种书画打印宣纸的粗糙度、白度、不透明度、定量、光泽度和针对宣纸特别设定的帘纹深浅以及帘纹疏密度等表面物理参量,并在相同条件下,使用喷墨打印设备输出并测量印品色度值,利用总变差模型构建去除帘纹色差的测定方法,得到与人眼视觉特征相符的色差。运用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结合书画打印宣纸表面物理参量与宣纸去帘纹后的色差值,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仅测量书画打印宣纸表面物理参量的情况下,便能较为准确地预测书画打印宣纸印刷质量,为书画打印宣纸印刷前的选纸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2.
热电厂的短期热负荷预测在城市集中供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热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热能利用率。电厂的短期热负荷一般采用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而BP神经网络应用最为广泛。Elman神经网络算法在BP神经网络基础上加入了承接层,作为一步延时算子,实现记忆能力,使系统具备适应时变能力,增强系统全局稳定性。但Elman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的构造依然需要大量样本的支撑,而且输入层的变量多,导致预测时间依然很长,收敛速度慢。该文在Elman神经网络预测前,进行了相关系数预处理和对样本中异常值的平均化预处理,通过数据归一化运算,使Elman神经网络输入层变量大幅减少。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的Elman神经网络算法使预测模型快速寻优,减少预测时间的同时明显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小型堆非能动安全系统初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董家埝银矿是豫西小秦岭矿集区南成矿带目前发现的唯一大型矿床。为了矿床深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了解有用元素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选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典型矿床剖面的原生晕特征研究,实现对深部矿体变化趋势的判断。经计算,确定As、Sb、Ag、Au、Cu、Pb、Zn、Co和Mo等9种元素可作为指示元素,其中As和Sb为前缘晕指示元素,Ag、Au、Cu、Pb和Zn为近矿晕指示元素,Co和Mo为尾晕指示元素。分带指数和浓集指数2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元素在分带序列上的位置总体趋势一致。用分带指数法确定的主矿体自上而下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Co-Mo-Cu-Au-Sb-Zn-Pb-Ag-As,出现"反分带"现象。结合原生晕地球化学参数变化特征、矿体剥蚀程度研究和理想模型,预测M1-I主矿体向深部仍有较大的延伸。研究成果可以为区域同类型矿化地质体深部的趋势判断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孙淑光  周琪 《计算机应用》2020,40(5):1522-1528
针对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结构复杂、关联部件众多,发生故障时诊断时间长,从而影响飞机运行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飞机通信寻址报告系统(ACARS)的远程实时故障诊断方案。首先,分析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故障特点,设计搭建检测滤波器;然后,利用ACARS数据链实时发送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关键信息进行相关部件的残差计算,并根据残差决策算法进行故障诊断及定位;最后,针对不同故障部件残差间的差异大、决策门限无法统一的缺点,提出基于二次差值的残差决策改进算法,减缓了检测对象的整体变化趋势,降低了随机噪声和干扰的影响,避免了将瞬态故障诊断为系统故障的情况。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二次差值的改进残差决策算法避免了多决策门限的复杂性,在采样时间为0.1 s的情况下,故障检测所需时间大约为2 s,故障检测时间大幅降低,有效故障检测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16.
Engineering novel Sn-based bimetallic materials could provide intriguing catalytic properties to boost the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Herein, the first synthesis of homogeneous Sn1−xBix alloy nanoparticles (x up to 0.20) with native Bi-doped amorphous SnOx shells for efficient CO2 reduction is reported. The Bi-SnOx nanoshells boost the production of formate with high Faradaic efficiencies (>90%) over a wide potential window (−0.67 to −0.92 V vs RHE) with low overpotentials, outperforming current tin oxide catalysts. The state-of-the-art Bi-SnOx nanoshells derived from Sn0.80Bi0.20 alloy nanoparticles exhibit a great partial current density of 74.6 mA cm−2 and high Faradaic efficiency of 95.8%. The detailed electrocatalytic analyses and correspond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simultaneously reveal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Bi atoms into Sn species facilitates formate production by suppressing the formation of H2 and CO.  相似文献   
17.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大量感知数据汇集到sink节点的采集方法会导致sink节点附近的节点能量耗尽,造成能量空洞。针对该问题,利用移动的sink节点进行数据收集是一种解决方法,其中移动sink的路径规划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提出了一个移动sink路径规划算法,将无线传感器中随机分布的节点划分为不同的子区域,寻找sink节点移动的最佳转向点,最终得到最优的移动路径,以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生命周期最大化。仿真实验表明,与现有方案相比,该算法能显著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8.
19.
为研究冻融循环对CFRP与烧结粘土砖界面的影响,通过一种简单易行的单面剪切试验方法测定了冻融作用下粘贴了碳纤维布的粘土砖试件的应变值,得到荷载-滑移曲线,分析了冻融循环作用下CFRP与烧结粘土砖粘结性能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冻融循环作用下CFRP-粘土砖界面荷载滑移退化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不同重力环境下仿壁虎机器人的运动稳定性、运动高效协调性等问题,基于四足机器人的步态规划现状和仿壁虎机器人自身特定的机械结构,设计了仿壁虎机器人在g、0、-g 3种环境下的足端轨迹和运动步态。在ADAMS仿真软件中研究了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得到了仿壁虎机器人稳定爬行与脚掌黏附力、足端轨迹和运动步态的关系。探讨了仿真结果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为仿壁虎机器人在实际环境中的稳定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