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4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1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介绍了成形性能较差、需加工成三维曲面形状的钛合金板材的无模多点成形技术,解决了试验中出现回弹、起皱等问题,证明钛合金可利用无模多点成形方法成形出线型较复杂的三维曲面,成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3.
井约束变砂模式识别法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徐家围子-丰乐地区葡萄花油层的实际地质分析资料,通过建立探井控制区内代表沉积环境的声波与密度背景值测井曲线,在该区地质沉积环境条件约束下的构建了代表储层内不同砂层厚度和不同砂层组俣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地质模型进行正演并将其转换成地震响应模型,最后采用滑动时窗对比法,交过些地震响应模型与目的层段内的实际地震道进行多参数对比,以相似系数最大为准则将实际地震道反演成地质模型,从而达到预测储层内砂体分布的目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4.
六氟丁二烯是一种优异的蚀刻气体,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六氟丁二烯的性质和应用,根据不同的制备关键中间体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分类评析,指出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综合各方法的特点,指出了今后制备六氟丁二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5.
为提高Ti-6Al-4V钛合金的摩擦学性能,以金属陶瓷NiCr-Cr3C2和自润滑颗粒WS2复合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出了以硬质TiC和TiWC2为耐磨增强相、Ti2CS和CrS金属硫化物为自润滑相的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分析了涂层的物相及显微组织结构;分别在室温、300℃和600℃时利用Si3N4陶瓷球对磨来测试涂层和基体的干滑动磨损性能,并分析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的平均硬度为1005HV0.2,约为基体(360HV0.2)的3倍,从室温到600℃,由于增强相TiC、TiWC2和自润滑相CrS、Ti2CS的综合效应,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相比基体均显著降低,具有良好的高温自润滑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06.
基于水文特性分析流域治理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绕阳河上游流域治理为例,从水文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流域治理前后水文特性的变化,进而阐明流域治理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7.
东滩煤矿1303综放工作面停采后对支架顶部、支架松散煤体采用了地面静压输送高分子凝胶的注胶防火技术。介绍了高分子凝胶防灭火原理,凝胶配制方法、输送方式、防火钻孔布置等注胶工艺。结果表明:该技术施工效率为原工艺的4~5倍,并可24 h连续施工,缩短防灭火治理时间2/3以上。  相似文献   
108.
马建国  孟祥军 《四川建材》2009,35(5):65-65,67
青铜峡河东灌区,是宁夏全区四大灌区之一,也是宁夏重要的产粮基地。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水利历来就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水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引起了各级主管、政府部门、灌区人民的极大关注,大家逐渐认识到:在引黄水量逐年大幅度减少、供需缺口迅速拉大的情况下,灌区较为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因此,加快发展井渠结合灌溉,将为开源节流、保证农业灌溉开辟一条新的途径。解决宁夏农业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应是开源与节流并重,而井渠结合既可以利用地下水含水层对地面水灌溉补给的地下水进行调蓄,重复利用地表水灌区渠道渗漏和田间灌溉水深层渗漏补给的地下水进行灌溉,实行地面水、地下水联合运用,解决地面水供水与作物需水在季节上的矛盾,达到了开源的作用,一又可以显著减少地表水的灌溉用水量和自河流和渠道的取水量,起到节流的作用。因此,井渠结合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是引黄灌区灌溉节水的重要措施。根据秦汉渠管理处近年试运行的情况,对井渠结合灌溉的有关问题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9.
煤矿智能化(初级阶段)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我国能源的基石,是可以实现清洁高效利用的最经济、可靠的能源,煤矿智能化是实现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系统阐述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历程,分析煤矿综合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与现状,列举了部分典型成功案例。详细阐述煤矿智能化的发展理念、特征、技术路径与阶段目标,分析煤矿智能化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从数据采集与应用标准、装备群智能协同控制、健康状态诊断与维护等方面,分析了实现煤矿智能化开采需要解决的3个关键基础理论难题。从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等方面,分析了智能化煤矿的主体系统架构,研究了煤矿智能化建设的主要技术路径。针对不同煤层赋存条件工作面智能化开采的技术要求,提出了薄及中厚煤层智能化无人开采模式、大采高工作面智能耦合人工协同高效开采模式、综放工作面智能化操控与人工干预辅助放煤模式、复杂条件机械化+智能化开采模式等4种开采模式,研究了不同开采模式的核心关键技术与实施效果。介绍了我国煤矿掘进技术与装备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巷道实现快速掘进的关键难题,提出了智能快速掘进的研发方向及技术路径。提出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分析不同地域条件煤矿智能化发展模式及评价标准,提出新建矿井智能化建设路径,以及现有生产矿井进行智能化改造的主要任务,从法规体系、财税政策、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保障煤矿智能化建设顺利实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0.
本文研究了不同固溶和时效温度对Ti-10V-2Fe-3Al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700—820℃),组织中的α相含量减少,β相含量增加。时效处理可以提高β基体强度,使材料的强度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塑性下降;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420—620℃),合金的组织成分更加均匀,塑性明显提高,但强度下降。760℃/2h固溶+520℃/8h时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