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72篇
机械仪表   6篇
矿业工程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1.
工业纯钛中的金属织构会引起各向异性,获得织构信息及分析其演变规律对钛材加工与应用非常重要.本文利用单晶钛的晶体结构数据、乌氏网、极图与织构的定义,建立了纯钛的织构与特定晶面极图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论计算并绘制了纯钛部分织构的标准极图.基于塑性变形时基本滑移面与滑移方向的演变规律,构建了纯钛金属加工方式与织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为六方系纯钛金属或合金的织构演变与表征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2.
研究90W-7Ni-3Fe合金的温压成形工艺,探讨润滑剂含量不同时温压行为对硬粉的作用,并比较温压工艺与常温压制工艺的不同。结果表明:在相同单位压制压力下,温压压坯密度明显高于常温压制的;润滑剂含量为0.6%(质量分数)时压坯密度达到最大值,温压压制与常压压制相比,压坯密度增加0.26 g/cm3;润滑剂含量超过0.6%后,压坯密度又逐渐下降;添加润滑剂后合金的脱模力明显降低,其温压脱模力较常压脱模力小;试样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在润滑剂含量为0.6%时达最大值,这与烧结体的密度随润滑剂含量的变化一致;同时温压烧结坯的密度与常压试样的区别不明显,但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高于同批的常压试样。  相似文献   
113.
80W-10Ta-7Ni-3Fe高密度合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密度测定,研究了90W-7Ni-3Fe和80W-10Ta-7Ni-3Fe2种成分合金。结果表明,含Ta合金在1400℃烧结时密度可达96.3%,合金密度随烧结温度提高而增加,在1460℃时密度达到最大;Ta原子固溶到硬质相W和粘结相中,使得合金硬度明显提高;含Ta合金断口形貌中,粘结相呈沿晶断裂、W晶粒穿晶断裂及其脱出具有相当比例;Ta粉末粒度对合金力学性能、微观组织及断裂方式均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4.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增强铝(Al)基复合材料(MWCNTs/Al),研究MWCNTs的特征对MWCNTs/Al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采用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拉伸实验对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过球磨混合的复合粉末中没有碳化铝(Al_4C_3)相,通过烧结和热挤压后出现Al_4C_3相。与长碳纳米管(L-MWCNTs)和短碳纳米管(S-MWCNTs)相比,镀镍碳纳米管(Ni-MWCNTs)在复合材料中分散更均匀,与Al基体的结合性更好,所得到的复合材料硬度和抗拉强度较高,抗拉强度可达到247 MPa,是纯Al的4倍。  相似文献   
115.
二氧化钛(TiO2)因其出色的光催化活性,在光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二氧化钛的高光生载流子重组率和宽带隙限制了其应用。在这项工作中,通过在TiO2中引入钨元素(W),合成了具有氧空位缺陷的TiO2/WO3异质结纳米复合光催化剂。氧空位的引入降低了带隙并扩大了光吸收范围,而异质结增加了光生载流子并促进了它们的分离。实验表明,TiO2/WO3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具有更强的光催化活性,100 mg样品在2 h内最高可产生氢气63.7μmol。另外,TiO2/WO3纳米复合材料在模拟太阳光下也表现出了极佳的稳定性,这一探索为TiO2基复合光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6.
近年来,碳量子点(CQDs)作为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碳量子点除了具有独特而优异的光学性质外,还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低毒性、成本低等优点.发现碳量子点以来,学者们开发了多种合成方法,例如模板法、微波法、水热法、磁控热法等,且因其优异的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环境、能源等相关材料领域.阐明...  相似文献   
117.
为了提高铜金粉的耐腐蚀性能,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原位聚合对铜金粉进行了有机聚合物的包覆,以吸光度、光泽度与接枝率为主要评价指标,探讨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偶联剂用量对原位聚合过程的影响,并采用IR、SEM和XRD等手段对包覆前后的铜金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m(MMA)/m(Cu)=0.2时,表面包覆PMMA后的铜金粉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与光泽度;当m(AIBN)/m(MMA)=0.05时,耐腐蚀性能最佳,而此时的接枝率也达到最高点,即耐腐蚀性能与接枝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偶联剂MPS的加入有利于提高铜金粉的耐腐蚀性能,这是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具有甲氧基(OCH3)与碳碳双键(C=C),形成具有特殊功能的"分子桥"所致,从而将铜金粉与PMMA通过化学键牢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8.
微波多模腔快速烧结WC-8%Co硬质合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多模腔微波烧结工艺制备了WC-8%Co硬质合金,烧结周期为1~1.5h,研究了微波烧结工艺对合金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烧结WC-8%Co硬质合金所需时间短,在1400℃的烧结温度下保温0min时密度就能达到14.71g/cm3,HRA可达90.3,烧结样品的显微组织结构均匀,样品中心和边缘区域WC晶粒尺寸分布一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随着烧结保温时间的增加和烧结温度的提高WC晶粒尺寸长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9.
Sm2Co17基高温稀土永磁材料的显微结构与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u含量较高的Sm2Co17基永磁材料在高温下具有较大的内禀矫顽力,而Fe含量较高时其高温下的磁性较差.TEM显示磁体由胞状结构构成,胞内为2:17R相,胞壁为1:5相,在MFM(磁力显微镜)下可观测到片状相(1:7相),畴结构为波纹畴和条状畴,但是在片状相出现的区域并未观察到畴壁钉扎点,而在胞壁相的三角结合区域畴壁的钉扎强度最高,高温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随着性能的降低观测到材料的相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室温下的2:17R主相、1:5相和1:7相变为非晶结构,且最终转变成700℃时的SmCo3主相和2:17R相,相结构的转变直接导致磁体性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0.
以钛酸四丁酯和硝酸铁为原料,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网络剂,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掺Fe的TiO2粉体,研究了Fe掺杂量和煅烧温度对TiO2粉体性能的影响。采用TG-DTA、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is)对粉体的热效应、晶体结构、吸收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升高,TiO2晶粒尺寸增加;Fe的掺杂抑制晶粒的长大,促进了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Fe的掺杂量和煅烧温度对其光吸收带边影响较大,在实验条件下,Fe的掺杂量为1.5%,煅烧温度为650℃,光吸收带边红移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