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5篇
化学工业   36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从传热学机理出发,针对性地选用原材料,制备了一种集减少3种基本传热为一体,配套使用的底漆、面漆复合型保温节能功能涂料,探讨了功能填料用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检测了产品的基本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型涂料具有良好的隔热节能效果和施工使用性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2.
由于神府煤内在水分含量高且氧含量高,很难制得高浓度的水煤浆.通过粒度配比和分散剂复配等实验,研究其成浆工艺条件,得出神府煤三级级配粒度比为500目∶325目∶200目=5∶1∶4,复配添加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木质素磺酸钠比为0.8∶0.8时,可以制备出黏度为1 020 mPa·s,稳定性为15 d,浓度为62%的较高浓度水煤浆.  相似文献   
23.
24.
朱金萌  蔡会武  李赛  党楠楠  费腾  郭辉 《煤炭转化》2013,36(4):77-79,83
以煤矸石、滑石粉和氧化铝为原料,按堇青石理论比配料,在1 150℃~1 220℃下烧结2h~4h,合成了堇青石;正交实验分析表明,对于样品体积收缩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烧结温度;SEM表征显示,产品颗粒形貌不规则;XRD分析发现,杂质存在能显著降低烧结温度,但同时会导致出现较多杂质晶相,因此要特别注意控制原料中杂质的含量.合成堇青石的最佳条件为烧结温度1 220℃,保温时间4h,磨料粒度45μm.  相似文献   
25.
杨正虎  蔡会武  张勋 《非金属矿》2012,35(2):31-32,35
以晋城煤矸石为原料,经过粉碎、煅烧、酸溶、过滤、浓缩蒸发等工艺制备了性能优良的聚合氯化铝.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1+2)h,即600℃下1h,750℃下2h,酸浸温度109℃,酸浸时间3h,液固比3.0 mL/g.所得聚合氯化铝固体产品Al2O3含量为29%,液体产品Al2O3含量为10%,盐基度为84%,符合GB15892-2009要求.  相似文献   
26.
基于脉冲平面热源法测定保温涂料导热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脉冲平面热源法测量导热系数原理的基础上,应用脉冲法测定保温涂料室温下的导热系数,通过O rigin7.0对ierfc(λ)公式查表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再将经过迭代后的拟合曲线表达式输入Excel中进行了数据处理和计算,避免了查表误差和手动计算,提高了计算效率和精准度,可准确、快捷地获得材料的导热系数、导温系数和比热容。  相似文献   
27.
28.
蔡会武  杜美利  王水利 《煤炭转化》2007,30(1):57-59,77
煤样取自陕北横山县,该区域的煤具有高氧、低碳、低氢的特征,硫含量较高.选用该区域含硫量最高的CGC煤样人工破碎,样品筛分用标准筛,将煤样分成10个粒级,样品浮沉的重液选用ZnCl2配制,共采用了8个密度级,对10个粒级的煤样进行了实验室小型筛分浮沉实验,分析了不同粒级与不同密度级煤样的硫及灰分分布.通过研究,搞清楚了该区域煤中硫及灰分在不同粒级、不同密度级中的分布规律和脱除难易程度,为脱除方法的选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9.
CaCu_3Ti_4O_(12)(也简称为CCTO)是一种非铅基、具有高介电常数以及高热稳定性的新型介电陶瓷。这种性质使得它无论在科研领域还是在实际应运中都将成为研究的热点。首先介绍了CCTO目前的几种制备工艺,并对这几种工艺作出简单对比分析。其次介绍了CCTO巨介电常数机理来源的几种机制,然后详尽介绍掺杂改性对CCTO特性的影响,最后对CCTO的研究现状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介绍了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材料(TPE)的共混机理,归纳了影响共混物性能的主要因素,总结了共混型TPE在电线电缆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