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2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40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针对华北平原地下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分布式水文MIKE SHE模型,考虑人类活动(农业节水措施和南水北调工程)和气候变化等变化环境的影响,通过设定4大类情景(每类情景中均设定了3类气候变化子情景)模拟了2019-2028年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农业节水措施和南水北调工程等人类活动对华北平原地下水水位、水均衡和含水层储量有较大的影响;相对于现状保持型情景(SQM),模拟期末(2028年12月31日)农业节水型情景(AWS)、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型情景(SNWDP)和综合利用型情景(CU)下华北平原饱和含水层储量分别增加0.168、0.558和1.433 m;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影响量级与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当,且地下水水位、水均衡和含水层储量变化的方向和大小均与未来气候条件的干湿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到模拟期末,相对于现状保持型情景(SQM),湿润、正常和干旱的气候情景下华北平原饱和含水层储量分别为增加0.972~2.239 m、增加0.119~1.540 m和减少0.372~0.940 m;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引水和节水措施,多管齐下,才能保证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某稀土冶炼厂及周边环境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污染程度及危害,分析某稀土冶炼厂及其周边土壤中~(238)U、~(232)Th、~(226)Ra和~(40)K的分布特征,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健康风险评价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壤放射性核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放射性核素浓度范围分别为~(238)U 50.73~6 275.00、~(232)Th 131.00~3 581.00、~(226)Ra 45.63~5 952.00、~(40)K 59.90~1 065.00Bq/kg。由于自然淋滤和渗漏作用,随深度增加,~(238)U、~(232)Th、~(226)Ra和~(40)K浓度呈减小趋势。地质累积指数法表明,4、5号采样点~(238)U、~(232)Th和~(226)Ra为主要污染核素,其评价指数分别为(3.14、2.81、1.16)、(5.19、3.13、4.91),属重度、极重度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表明,4号和5号采样点属于极重度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析表明,经口摄取途径健康风险较大,高于人体接受范围,吸入摄取途径健康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某稀土冶炼厂周边土壤环境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某铀矿区周边环境放射性污染特征和对周边居民产生的健康风险状况,对矿区周边农田土壤及河流沉积物进行采集,测试分析238U和232Th活度浓度,采用箱线图及正态分布分析其活度浓度分布特征,借助地质累积评价模型和潜在生态评价模型,对比农田土壤及河流沉积物的风险评价,从而完善整个尾矿库周边的评估过程。结果表明,238U、232Th含量变化具有显著相关性,为江西土壤背景值的20~40倍左右。随着离尾矿库距离的增大,污染组分238U、232Th浓度逐渐降低,随后保持稳定。溪流沉积物中的238U、232Th地质累积指数略大于农田土。农田土T1、T2点位距离尾矿库相对较近,土壤污染较为严重,导致地质累积指数结果远高于其他点位,呈现极重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中Er(238U)和Er(232Th)中强生态风险均占50%以上。调查区域出现整体中度程度,局部点位表现出严重污染,建议该地区采取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铀矿山尾矿库周边地下水在铀矿的风化、淋滤、渗漏等作用下,给地下水和人类带来长期的健康隐患。可渗透反应墙(PRB)作为一种原位修复技术,具有无动力运行、环境影响小和成本低等优点,已经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得到了应用。羟基磷灰石(HAP)因具有成本低、原料广泛、生物相容性等优点,成为去除地下水中铀废水的最具潜力介质材料。综述了羟基磷灰石在处理含铀废水中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羟基磷灰石制备方法、改性方法,对含铀废水去除影响研究。并对羟基磷灰石除铀进行机理分析,包括羟基磷灰石形貌、铀溶液pH、共存阴离子等对铀的去除影响。羟基磷灰石(HAP)因具有成本低、原料广泛、生物相容性等优点,成为去除地下水铀的最具潜力介质材料。  相似文献   
15.
基于PLC的自动门控制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故障率低,可靠性高,使用简单和维修方便等优点,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设计的自动门装置,靠光电检测开关、限位开关、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自动检测有无人员通过。该控制系统具有安装维护简单、方便可靠、节能和安全等多种特性。  相似文献   
16.
高柏 《现代家电》2005,(6):53-53
作为销售员,我们的基本职责是想方设法把产品卖出去。但是仅仅卖出商品就可以了么?在团队精神日益重要的今天.怎样提高品牌销售的业绩.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集体的力量更是胜利的保证。在商场中,只有处在一个好的团队中,在销售中才会保持无往不胜。每一个员工的业绩,每个团队的胜出都是在一个企业的文化下创造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选取鄱阳湖流域信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离子组成;采用Gibbs图解法判断溶质来源,利用放射性核素铀作为端元识别主要风化类型,并利用质量平衡方法估算河流内不同端元对化学风化的贡献值和风化速率,计算了流域内CO2消耗量及其消耗速率。结果表明:信江流域水化学类型为Ca-HCO3,大气降水为河流重要补给来源,在中、下游有少量地下水补给。河水化学组分主要受岩石风化控制,碳酸岩主导了岩石风化过程。各个端元值对化学风化的贡献率为碳酸岩(50.8%)>硅酸盐(32.4%)>蒸发岩(12.8%)>大气降水(4%);人类通过矿山开采活动影响SO4^2-,从而对流域化学风化产生贡献,贡献率为13.2%。信江流域内碳酸岩风化速率为25.2 t/(km^2·a),硅酸盐风化速率为17.2 t/(km^2·a),总风化速率为42.4 t/(km^2·a)。信江流域内岩石风化过程大气CO2的消耗量为7.9×109 mol/a,占鄱阳湖流域CO2的消耗量(74.39×109 mol/a)的10.6%;CO2的消耗速率为448.9 mol/(a·km^2)。  相似文献   
18.
相山铀尾矿库周边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江西相山铀尾矿库的浅层尾矿砂为研究对象,研究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40)K在浅层尾矿砂和农田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表层稻田土壤中核素的含量随深度增加出现不同的规律,其值均高于标准值,尾矿砂中的放射性核素发生了迁移。采用江西省土壤放射性核素背景值,通过单因子评价法对4种放射性核素的含量进行评价,得到污染指数均大于1,铀尾矿周边稻田土壤已被污染。  相似文献   
19.
纳米零价铁去除溶液中U(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KBH4还原Fe3+制备纳米级零价铁,去除溶液中以铀酰离子形式(UO22+)存在的六价铀[U(Ⅵ)],考察纳米零价铁(NZVI)投加量、溶液pH值、U(Ⅵ)初始质量浓度以及时间等因素对铀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ZVI对U(Ⅵ)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当溶液pH=5.5、投加量为1.0 g/L、U(Ⅵ)初始质量浓度为45 mg/L、吸附时间为2.5 h时,对U(Ⅵ)的去除率为98.98%,吸附量为27.22 mg.g-1。  相似文献   
20.
选取某铀尾矿库周边潜水以及下降泉为研究对象,研究放射性核素铀在铀尾矿库周边水环境中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在垂直方向上,下降泉中铀的浓度远大于地下潜水中铀的浓度;在水平方向上,距离尾矿区越远,下降泉中铀的浓度呈下降趋势。铀在潜水和下降泉的分布特征可能受到铀在水溶液的存在形式、化学反应、微生物氧化以及降雨稀释作用下,核素发生了溶解、迁移和沉淀等系列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研究区域潜水中的总α和总β水平均低于我国放射性指标的指导水平,符合我国饮用水标准,居民饮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