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7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文章阐述了太阳墙节能建筑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对太阳墙节能建筑的制热效果和改善室内热环境、空气质量的效果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对太阳墙技术应用于节能建筑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2.
江苏寒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欣  季翔 《工业建筑》2012,42(5):67-70,164
通过对江苏寒冷地区43个典型村庄的400户农村住宅的基本情况调研,分析既有住宅建筑的能耗结构,并针对农村住宅的舒适度情况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地区农村住宅建筑的节能适宜技术,供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3.
国际地质学界普遍认为21世纪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随着我国地下空间工程数量的大幅增加,因权属关系不明而造成的地下空间产权纠纷接踵而至。当下地下空间分层开发是解决权属问题最为有效的方式,文章以"分层一确权"制度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地下空间法律制度与开发经验,整合空间、时间和关系三维属性,构建基于竖向分层、水平分区的一体化分层开发体系,试图在开发体系与权属制度间建立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立体化分层开发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判别土地开发权的取得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便于从使用期限、土地范围、用地条件三个方面进一步明确地下空间确权制度,从而有助于我国地下空间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24.
氘氚中子源通过氘离子束轰击氚靶片引发氘氚聚变反应,产生14.1 MeV高能中子。高能中子调控后亦可产生宽能谱中子场,是先进核能及核技术交叉应用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作为中子源的核心部件,氚靶片由靶片基底和储氚薄膜组成,其中储氚薄膜的核素组成会影响氚原子密度与入射氘离子射程,最终直接关系到中子源强的高低。本文基于MATLAB和SRIM软件建立氘氚中子源强计算模型,对比计算了不同新型储氢金属材料组成的储氚薄膜(TiT_2、MgT_2、Mg_2NiT_4、VT_2、LiBT_4和LaNi_5T_6)和不同氘离子能量对中子源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同等束流条件下,MgT_2的中子源强相比TiT_2可提高30%以上,且制备工艺较为成熟,是氘氚中子源的优秀储氚薄膜材料。  相似文献   
25.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克服我国高职院校现行基层教学组织管理体制弊端、整合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改革的有效形式.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是以专业(群)建设为基础,由专、兼职教师组成,以完成专业改革项目为主要任务而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学团队,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是衡量专业建设项目建设成效的标准之一,是成功建设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6.
徐州地区既有住宅建筑普遍存在能耗大的问题.通过对该地区气候特征、既有建筑外维护结构热工性能等进行分析,从墙体、屋顶、窗户、采暖系统以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对既有住宅建筑的节能改造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7.
通过河南鹿邑锦园小区方案设计的介绍,阐述了新中式风格住宅的具体含义和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紧紧围绕地域文化的新中式风格表达这个主题,积极寻求建筑与地域自然、人文环境之间的回应关系,在协调建筑与城市关系、人文文脉等复杂功能基础上,力图塑造一个充满地域特征、文化特征的现代家园.  相似文献   
28.
29.
尽管逐年提升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 量可以缓解城市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问 题,但因缺乏系统规划导致目前城市地下空 间之间孤立、无次序、衔接和连通不足成为 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主要矛盾之一。为进 一步明晰城市地下连通空间产生机制、发展 机理、促进机制和组织架构,构建城市地下 空间连通的基础理论,通过辨析与“连通空 间”的概念明晰城市地下空间连通的内涵;基 于城市地下空间连通空间特征演变和限制因 素剖析地下空间连通空间演变机制及其对城 市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发现“地 铁+”是促进城市地下空间连通的重要途径; 提出“地铁+商业”和“地铁+公服”两类城市 地下空间连通模式及其架构,并展望未来城 市地下空间连通的发展趋势。本研究结果为 探明城市地下空间连通方式发展规律、促进城市地下空间整体性和连续性提升、指导现阶段城市地下空间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30.
洲城油田的开发经历了自然弹性水驱和人工注水开发阶段,注水采收率提高至36%。但仍面临储量动用程度不均、注水.强度偏高和存水率降低等问题,通过化学调剖先导性试验和整体调剖研究表明。最终采收率将提高至60%。为保持油田继续的高效开发,建议下步采取化学调驱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