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7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1.
科学有效的风电场实时有功控制策略能够充分挖掘风电场有功调控的潜力,提高其参与电力系统调度的能力。考虑风电场实时运行状态和超短期功率预测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风电机组调控能力排序的风电场实时有功控制策略。首先选择风电机组的实时出力、预测功率的变化趋势和功率调节速率等统计量作为评估指标,然后运用熵值决策法和模糊理论将风电机组的有功调控能力定量化,再根据风机的实际运行状况和超短期功率预测结果等信息将风电机组分类,最后根据机组分类结果和有功调控能力排序表对风电场内风电机组的有功出力进行调整。以中国北方某座风电场为算例,演示了整个调控步骤。  相似文献   
112.
风电与储能联合是提升风电场消纳的有效途径,而储能效率直接影响风储联合发电系统的消纳效果,但目前的常数效率模型对储能的效率特性刻画不够精细。以等效风电消纳量最大为目标,建立了考虑储能动态效率的风储联合发电系统运行优化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储能在充放电运行功率不同时的效率变化,将动态效率以分段函数形式纳入混合整数线性优化模型。基于实际风电场运行数据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了在单一储能和混合储能场景下,常数效率和动态效率模型对风储联合发电系统消纳效果和运行功率的影响,证明了动态效率特性对最大化消纳具有显著影响,是风储联合发电系统运行优化中值得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3.
在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凸显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电源尤其是风电与自备电厂间的发电权交易是一种降低弃能、促进消纳的积极尝试。但是目前缺乏对发电权交易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效果的中长期评价与优化工具。提出了基于随机生产模拟的发电权交易促进风电消纳效果的快速定量评估方法。首先分析了发电权交易的执行方式并总结了影响其提升消纳效果的主要因素,构建了中长期弃风电量概率评估模型;然后探讨发电权交易对风电出力概率特性曲线的整形作用,并深入分析弃风改善效果与交易容量、启动交易风电理论功率、交易时间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对发电权交易关键参数的优化。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在月、年时间尺度上进行快速优化与效果评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4.
考虑到风电并网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造成大量弃风的弊端,为了提高风电场的综合效益,提出基于退役电池阈值设定和分级控制的弃风消纳模式以降低储能成本。考虑到退役电池状态的不一致性会导致整体储能的效率低下,控制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的情况,对退役电池充放电深度与循环寿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分段概率分布函数设定理想退役电池的充放电阈值范围;为了延长退役电池的使用寿命,利用分级控制策略实现其分级实时动态切换储能功能。对所提策略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分级控制策略相较于整体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经济性,促进了弃风消纳。  相似文献   
115.
西尼地平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西尼地平的合成工艺.以乙二醇单甲醚、肉桂醇、双乙烯酮为起始原料,通过酰化、加成、Aldol缩合、Hantzsch 环化等5步反应,经过中间体3-氨基巴豆酸肉桂酯合成了钙拮抗剂西尼地平,总收率为40%.该合成工艺安全可行,操作简便,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6.
风火联运源端系统有功优化运行分层协调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风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的特点客观上形成了含集群风电的多电源联运源端系统,其中最典型的是风火联运源端系统,提高其发电的控制灵活性对于促进风电消纳十分重要。针对"三北"地区风火联运源端系统特点,提出在调度中心和源端发电单元之间建立有功优化运行层,对局部分散的风电场和火电机组进行协调控制,从而提高源端电力的控制灵活性,充分利用消纳空间以提高风电利用率;其中,异特性多类型机组联运的控制复杂性问题、强刚性风火联运源端系统应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性难题是实现源端系统有功优化运行的关键难题。文中从区域风电场群协调模式、多空间尺度分层协调模式以及多时间尺度逐级精细化策略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多时空尺度分层协调有功优化运行体系,并梳理相应的运行性能评价指标;最后,着重从体系中风火协调层、集群风电协调层两个角度阐述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7.
基于集群风电场间无功电压耦合较强、通信条件较差的特点,提出以双馈风电机组为主、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为辅,不过分依赖风电机组与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系统间通信的集群双馈风电场分次调压控制策略.事先根据电网运行状况计算得到不需实时更新的双馈风电机组的PQ曲线,同步补偿无功功率以应对有功出力的变化,并仅在电网运行状况发生大幅变化时更新PQ曲线;在调节效果不够理想或PQ曲线未更新时,再利用电容器/SVC进行二次调压.通过对中国北方某地区集群风电场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述控制策略可有效减少风电机组连锁脱网的发生机会,并且其控制效果不受风电机组与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系统间通信中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8.
风电场动静态无功补偿协调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惠粉  乔颖  闵勇  张毅威 《电网技术》2013,37(1):248-254
现有从单个时间断面、单一类型的无功补偿手段出发的风电场电压控制策略难以适应风电多时间尺度上的波动。风电场有丰富的无功源,综合协调多种动、静态无功补偿设备的调节特性是保证控制策略始终具有较好效果的关键。文章引入预测,建立风电场"计划+在线+紧急"多层动静态电压协调控制模型,利用大容量静态调节设备对风电场的无功电压进行大幅调节;利用动态调节设备补偿小幅波动,并在暂态过程中提供电压支撑。通过对不同时间尺度的风电场进行经济性与安全性的优化,实现各类无功补偿的协调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9.
为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将得到加速发展,氢能有望成为离岸低碳能源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发展能对海上负荷全清洁供能的海上风电-氢能系统前景广阔.该类系统的运行模式、各模式配置与经济性值得研究.建立了海上风电-氢能系统配置优化模型,提出并对比分析了该系统的单一供电、双供电、多能孤岛、多能联网模式,讨论...  相似文献   
120.
图划分算法是分布式图计算系统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将一个图划分为若干子图以便在分布式系统中运行, 并将子图上的点和边数据及子图上的计算任务分配到各分区. 异质图是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图, 它是指具有多种节点类型或边类型的图, 在针对异质图的计算过程中, 现有的图划分算法对于异质图的处理没有考虑到以下问题: 在图计算过程中, 不同类型的节点和边携带的数据量可能不同; 不同的节点和边类型, 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处理算法, 其计算时间也会不同. 针对现有图划分方法的不足, 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异质图的在线图划分算法OGP-HG算法, 并对现有的GraphX图计算引擎进行改进, 将OGP-HG算法在改进后的图计算引擎中实现. 本文提出的OGP-HG算法通过计算节点划分到不同分区上的负载均衡得分和边划分到不同分区上的数据均衡得分, 得到使异质图负载和内存占用均衡的划分结果. 实验表明, 与传统图划分算法相比, 该算法提高异质图计算效率1.05–1.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