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TSic系列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温度传感器因其低成本、易使用、无需校准等特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以DS18B20为代表。目前常用的数字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铂温度传感器相比,测量精度还不够高。本文介绍的TSic系列的精度可达到±0.07℃,并且具有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42.
改进的统计几何特征的鞣制皮革图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革鞣制是皮革制作工艺中一道重要的工序,鞣剂能改变皮革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结构,使皮革的纹理和纤维组织排列等发生变化;为客观准确地对皮革纹理、外力作用下纤维排列等进行判断和识别,论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统计几何特征(ISGF)的纹理分析方法,并使用Fisher线性分类器和LVQ神经网络对铬鞣和植鞣皮革进行分类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原方法(SGF)计算代价低,能对铬鞣和植鞣皮革进行高效识别,在Fisher线性分类器比LVQ神经网络分类正确率高20%以上,并且即使加入褶皱铬鞣皮革的干扰,其识别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43.
微波加热干燥钛精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钛精矿在传统干燥箱和微波炉内的干燥速率曲线,结果表明:微波干燥所用时间仅为传统干燥箱所用时间的1/105,微波干燥的最大脱水率比传统干燥箱大0.621%.微波加热后.矿石表面出现更多裂纹.在本实验范围内,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为微波功率,其次为煅烧时间和物料重量.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煅烧时间90s,物料重量10g,最佳实验条件下,钛精矿干燥脱水率为6.693%.方差分析表明:微波功率和干燥时间对物料的脱水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4.
微波干燥闪锌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利用微波加热干燥闪锌矿的新工艺,对影响闪锌矿相对脱水率的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和物料质量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微波干燥闪锌矿优化试验条件为物料质量100g、干燥时间80s、微波功率700W,在此条件下微波干燥闪锌矿的相对脱水率为26.06%,并进一步对微波干燥闪锌矿的失水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获得了微波干燥闪锌矿的数学模型,采用Boltzmann模型最佳。  相似文献   
45.
简述了1,8-萘酰亚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着重介绍其近年在荧光增白剂、荧光染料和其他功能材料上的应用研究进展,特别是在生物医用材料和荧光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抗肿瘤药物、DNA荧光探针和荧光分子开关;而荧光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则主要包括阴离子传感器和阳离子传感器。最后,展望了此类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6.
微波辐射氢氧化钾法制备黄麻杆活性炭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黄麻杆为原料,微波辐射黄麻杆氢氧化钾法制备活性炭的工艺,讨论了碱炭比,活化时间,微波功率对活性炭吸附性能和得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碱炭比为1,活化时间为14min,微波功率为700W时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1264.02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10mL/g,活化得率11.29%。  相似文献   
47.
微波辐射亚麻屑制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亚麻屑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氯化锌法制备活性炭。研究了浸渍时间、氯化锌浓度、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能和得率的影响。确定了用亚麻屑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亚麻屑15g、浸渍时间24h、氯化锌浓度20%、微波功率600W、辐射时问12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其碘吸附值为1071.3mg/g、亚甲基蓝吸附值165mL/g、得率可达37.1%,均超过了国家标准一级产品的指标,且该工艺所需炭化活化时间为传统方法的1/30。  相似文献   
48.
陈恒帅  朱艳丽  李伟  白杰 《兵工学报》2022,43(5):1194-1200
热电池激活依靠内部热源熔化绝缘固态电解质到高离子电导率熔融态。基于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COMSOL)建立某热电池二维模型,进行激活阶段热传递仿真研究。以自定义热源函数模拟烟火系统放热过程,设置温度探针在电堆中部第7组单体电池及临近组件中,计算得到热电池温度分布、单体电池温度曲线和电解质熔化相变。以固态电解质熔化连接正负极作为热电池激活标志,预测最短激活时间,并对2个热电池进行激活测试以验证预测结果。建立引燃条内置式热电池模型以研究引燃条位置对激活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堆端部温度较高,利于补偿放电期间的热耗散,集流片具有抵御热冲击的作用,探针温度短时维持在560 ℃;热电池激活时间预测值约为45 ms,实测值为42 ms和47 ms,表明模型和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精度;引燃条内置式热电池激活时间缩短为30 ms。  相似文献   
49.
Solubilities and conductivities of anhydrous AlCl3 in six kinds of ionic liquids (ILs) were measured. Among the six kinds of ILs [bmim]Cl, [bmim]Br, [bmim]BF4, [bmim]PF6, [emim][EtSO4] and [bmim][HSO4], anhydrous AlCl3 could be dissolved in the first five kinds but was hardly dissolved in [bmim][HSO4].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ominal solubilities of AlCl3 in ILs increased in the order of [bmim][HSO4] < [bmim]PF6 < [emim][EtSO4] < [bmim]BF4 < [bmim]Cl < [bmim]Br. Conductivities of the AlCl3/ILs systems depended apparently on the nominal molar ratio of AlCl3 to ILs. The conductivities of AlCl3/[bmim]Cl, AlCl3/[bmim]Br and AlCl3/[bmim]PF6 systems had a similar tendency as a function of the nominal molar ratio, that is, as the molar ratio was increased, conductivities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maximum conductivity obtained at approximately 0.9:1, 1.0:1 and 0.5:1, respectively. Conductivities of the AlCl3/[bmim]BF4 exhibited a dentate change and decreased with the molar ratio of AlCl3 to [bmim]BF4 increasing in general.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anhydrous AlCl3 amount in [emim][EtSO4], conductivity of AlCl3/[emim][EtSO4] monotonically decreased. AlCl3/[bmim]Cl system was chosen as the electrolyte for the electrodeposition of Al. Preliminar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dense, adherent and homogeneous Al coatings could be electrodeposited on stainless steel by means of constant potential technique and the surface coverage was quite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50.
通过增大叶轮直径和叶片出口安装角的方法对风机性能的影响进行计算和分析,完成了对瓦斯气体送风机的改造,增大了运行点流量和全压,经过现场性能测试,证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