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8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6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用弹簧模仿人的腰椎,采用LQR 成功实现了机器人实物控制.针对柔性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姿态控 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联想学习的离散Hopfield 网络实现方法,以生物学习控制方式实现柔性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在姿 态控制上的自适应、自组织能力.针对非线性、强耦合的柔性机器人系统,首先定义了合理的能量变化函数,并运用 柔性机器人动力学方程设计了满足该动态过程的Hopfield 网络控制器,然后分析了该控制器的收敛性.仿真实验表 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系统的稳定性.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表明了系统姿态控制器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2.
机器人动态神经网络导航算法的研究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Pioneer3-DX 移动机器人, 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自主导航策略, 完成了基于动态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导航算法设计. 动态神经网络可以根据机器人环境状态的复杂程度自动地调整其结构, 实时地实现机器人的状态与其导航动作之间的映射关系, 有效地解决了强化学习中状态变量表的维数爆炸问题. 通过对Pioneer3-DX移动机器人导航进行仿真和实物实验, 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且导航效果明显优于人工势场法.  相似文献   
143.
针对两轮机器人运动平衡控制问题,为其建立起一种人工感知运动系统TWR-SMS(Two-wheeled robot sensorimotor system),使机器人在与环境的接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自主掌握运动平衡技能.感知运动系统的认知系统以学习自动机为数学模型,引入好奇心和取向性概念,设计了能够主动探索环境以及主动学习环境的内发动机机制.实验结果证明内发动机机制的引入不仅提高了机器人的自学习和自组织特性,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小概率事件的发生,稳定性较高.与传统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控制方法的对比实验表明系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4.
针对移动机器人跟踪特定人体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头肩模型的人体识别方法。首先从人体检后得到的图像中提取所有的人体头肩模型;接着提取各头肩模型的降维加权的Hu不变矩作为特征向量;然后根据一定的阈值将各头肩模型分类为正背面或侧面;最后采用正背面或侧面KNN分类器判断哪个头肩模型属于移动机器人需要跟踪的人体。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且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5.
针对探测器在行星表面精确着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提取参考区域光照阴影及其轮廓几何特征进行自主识别、匹配的方法.首先,对图像预处理,包括基于区域斜分的二维最大熵双阈值分割、提取连通区域等操作;然后,提取特征区域阴影的轮廓,针对区域阴影及其轮廓信息进而提取其线状及面状几何特征;最后,利用基于加权欧氏距离的聚类方法进行模板匹配.该方法克服了在以往研究中选取参考区域单一化的缺陷,通过对取样图像大量反复的实验,匹配的正确率在93%以上,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6.
针对移动机器人未知环境路径规划问题,基于动态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提出了一种自组织网络动态生成A*的算法(dynamic growing self-organizing map with A*,DGSOM_A*),并将其应用于移动机器人地图创建和路径规划.该方法利用Mobotsim二维仿真软件构造了环境模型,机器人通过无碰自由巡航获取环境信息,然后把上一步得到的环境信息作为DGSOM_A*算法样本通过SOM神经元自主生长进行地图创建,生成以少数SOM图神经元分布描述环境特征信息的拓扑地图,最后完成起始点到目标点的导航任务.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SOM算法,基于DGSOM_A*算法机器人能有效地通过对环境地图的绘制熟悉复杂环境并能实现最优路径选取.  相似文献   
147.
针对移动机器人环境认知问题, 受老鼠海马体位置细胞在特定位置放电的启发, 构建动态增减位置细胞认知地图模型(Dynamic growing and pruning place cells-based cognitive map model, DGP-PCCMM), 使机器人在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中自组织构建认知地图, 进行环境认知. 初始时刻, 认知地图由初始点处激活的位置细胞构成; 随着与环境的交互, 逐渐得到不同位置点处激活的位置细胞, 并建立其之间的连接关系, 实现认知地图的动态增长; 如果机器人在已访问区域发现新的障碍物, 利用动态缩减机制对认知地图进行更新. 此外, 提出一种位置细胞序列规划算法, 该算法以所构建的认知地图作为输入, 进行位置细胞序列规划, 实现机器人导航. 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对Tolman的经典老鼠绕道实验进行再现. 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模型能使机器人在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中动态构建并更新认知地图, 能初步完成对Tolman老鼠绕道实验的再现. 此外, 进行了与四叉树栅格地图、动态窗口法的对比实验和与其他认知地图模型的讨论分析. 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在所构建地图的简洁性、完整性和对动态障碍适应性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8.
武悦  阮晓钢  黄静  柴洁 《自动化学报》2021,47(6):1401-1411
前额皮层是哺乳动物环境认知能力的重要神经生理基础, 许多研究基于皮层网络结构对前额皮层进行计算建模, 使机器人能够完成环境认知与导航任务. 但是, 对皮层网络模型神经元噪声(一种干扰神经元规律放电的内部电信号)鲁棒性方面的研究不多, 传统模型采用的奖励扩散方法存在着导航性能随噪声增大而下降过快的问题, 同时其路径规划方法效果不好, 无法规划出全局最短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在皮层网络的基础上引入波前传播算法, 结合全局抑制神经元来设计奖励传播回路, 同时将时间细胞和位置偏好细胞引入模型的路径规划回路以改善路径规划效果. 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本文复现了心理学上两个经典的环境认知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本模型与其他皮层网络模型相比表现出更强的神经元噪声鲁棒性. 同时, 模型保持了较好的路径规划效果, 与传统路径规划算法相比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9.
针对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参数选取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基于GMM的轨迹模仿学习表征中综合求解GMM参数估计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多中心聚类算法中的最大最小距离算法改进kmeans算法,得到最优初始聚类中心,并基于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通过遗传算法优化求解,同时获取GMM的4个重要参数.该方法通过提高划分初始数据集的效率,在优化初始聚类中心基础上确定混合模型个数,有效地避免了因为初值敏感而导致的局部极值问题.通过多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0.
为探索认知机理、模拟认知机能进而提高机器人的认知及智能水平,提出了一种具有操作条件反射机能的人工感觉运动系统.该系统以复现感觉运动系统的方式重现了生物的运动神经认知,实现了从感知到运动的映射关系,同时借鉴了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使得该系统具有操作条件反射机能,遵从"刺激-反应-强化"的逻辑形成了感知与运动之间的闭环系统.为验证系统的正确有效性,复现了行为心理学及《控制论》中的两个经典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本系统成功地模拟了生物感觉运动系统,使机器人具有类似生物的自学习能力,能自主的认知环境,实现对环境的自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