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73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篇
冶金工业   25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陈小红  李炎  田保红  张毅  刘平 《铸造技术》2006,27(2):167-169
用催渗和不催渗两种渗剂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对Cu-Al合金表面渗铝,用工业N2中的余氧作为内氧化介质对渗铝试样进行内氧化,从而在试样表面得到硬化层。对渗铝层和内氧化层的显微结构以及硬度分布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CeCl3对Cu-Al合金渗铝过程具有明显的催渗效果,在同等工艺条件下渗层厚度由未催渗的100μm提高为138μm;经内氧化后催渗试样形成了厚度为200μm左右的硬化层。硬化层内析出有大量弥散分布的Al2O3微粒。  相似文献   
82.
时效对Cu-2.0Ni-0.5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不同冷变形条件下Cu 2.0Ni 0.5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900 ℃固溶,在经不同冷变形后时效,第二相呈弥散分布,当变形量为80%,时效温度为500 ℃,时效时间为1 h时,其显微硬度HV达到250,电导率达到22.625 MS/m,与未经过预冷变形的合金时效相比,合金能获得较高的显微硬度与电导率.时效前的预冷变形能够有力的促进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第二相的析出,从而提高合金的显微硬度和电导率.合金经40%预冷变形,450 ℃×4 h时效后,其抗拉强度达到620 MPa.拉伸试样断口表现出明显的塑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83.
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主要来源之一是通过对现有地形图上的等高线等地貌信息进行数字化,生成计算机可识别的离散点或等高线。该方法对离散点或等高线数据质量要求较高。分别探讨了基于格网分块索引重复点检查和基于R树索引等高线相交检查两种方法。实验表明,空间索引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数据质量检查效率。  相似文献   
84.
铜热浸镀铝扩散层生长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浴法对铜进行了热浸镀铝试验,热浸镀时间为10~25s,热浸镀温度为963~1 013K。研究了热浸镀温度和时间对铜铝复合材料界面扩散层厚度的影响,采用XPL-15型偏光显微镜(PM)测量铜铝复合材料扩散层厚度,并依据热浸镀铝试验建立了铜铝复合材料界面扩散层生长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铜铝复合材料界面扩散层的生长动力学符合抛物线扩散规律,与热浸镀温度的指数成正比,与热浸镀时间成抛物线增长关系;铜热浸镀铝扩散层生长动力学模型的修正系数k与时间t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5.
在Deform-3D软件中根据连续挤压工艺中各主要模块建立连续挤压变形模型,对铜镁合金棒料的连续挤压变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连续挤压过程中轧制变形区、镦粗变形区、扩展成形区和定径挤压成形区的晶粒度变化规律。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铜镁合金棒料在挤压轮槽摩擦力的驱动下,一直处在流动变形过程中,且变形程度大、变形温度高、停留时间短,大部分材料发生动态再结晶后晶粒未长大;经过各主要变形区后的最终挤压成形的铜镁合金板材的晶粒得到极大细化,其相关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6.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满足轻量化用材的同时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复合材料.通过粉末混合、压坯和热还原,制备了含石墨烯的预制块,并将其作为中间体在搅拌铸造过程中加入,成功制备了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仪等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石墨烯...  相似文献   
87.
论述了在矿泉水管井因过滤器损坏而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采取加套花管的修复方法,使濒临报废的矿泉水管井得到再生,保证了矿泉水的供应。  相似文献   
88.
时效与冷变形对Cu-Ni-Si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新型生产线固溶处理工艺对Cu-2.8Ni-0.7Si-0.1Mg合金进行处理,研究了时效温度、时效时间和时效前不同变形量对Cu-2.8Ni-0.7Si-0.1Mg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在450℃时效时,第二相呈细小弥散状态分布在基体上,能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在450℃时效4 h时,其导电率和显微硬度分别可达38.13%IACS和212.6HV.经过对选区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析出相为Ni<,2>Si.合金经冷轧变形后内部出现大量的晶体缺陷,能在时效初期促进第二相的析出,使合金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合金经60%变形后在450℃时效1 h后其导电率和显微硬度分别可达38.78%IACS和232.1 HV.继续升高时效温度或延长时效时间会引起第二相长大而导致显微硬度的升降.通过对生产线固溶和常规实验室固溶处理的合金进行性能比较,生产线固溶态合金的显微硬度时效后低于常规固溶处理合金,这可能是由生产线固溶时的不彻底性所导致.  相似文献   
89.
基于对过去研究工作的总结,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大变形铜基原位复合材料强化机理的研究进展.重点叙述了位错强化模型和界面障碍强化模型,并展望了此类复合材料强化机理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0.
采用不同Al含量的AlCr合金靶,在高速钢(M2)上通过直流反应磁控溅射的方式沉积不同的CrAlN涂层;分别用EDS、XRD、纳米压痕仪、高速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和台阶仪测量出涂层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力学性能、磨损性能和磨损量,研究了不同Al含量对CrAlN涂层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涂层主要为NaCl结构,纳米压痕仪测得力学性能随Al含量的提升先提高后降低,在Al含量为60%时获得最高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36.8 GPa和459.5 GPa和最佳的磨损性能。磨损机制为磨料磨损和微动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