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195篇
综合类   45篇
化学工业   68篇
金属工艺   82篇
机械仪表   43篇
建筑科学   38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13篇
轻工业   45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28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2篇
冶金工业   33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8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新型可变轴交角低副等速联轴器的结构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两种新型结构的可变轴交角低副等速联轴器机构,它们分别可应用于相交轴和交错轴的联接与等速传动。机构模型的的制作和运动分析的结果,验证了机构的运动特点  相似文献   
112.
咬合桩在深基坑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受到地质条件、施工组织、操作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支护桩侵限事故经常发生。本文通过纤维模型有限元计算程序,计算了侵限处理前、后支护桩的受弯承载力,同时结合桩身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反分析结果,论证了采用粘钢加固方法处理侵限支护桩的可行性。利用基坑的空间效应,采用分序跳桩施工对侵限支护桩进行切割和加固,基坑处于安全稳定状态;对加固处理后的监测成果及桩身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截面承受的弯矩值小于截面受弯承载力。本项目加固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解决了基坑支护桩侵限的处理难题,可为同类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3.
针对相近色干扰、不同光照条件下玻璃绝缘子颜色特征不明显而无法准确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联合分量灰度化算法和深度学习的玻璃绝缘子目标识别算法.首先,提出一种联合分量灰度化算法,通过补偿玻璃绝缘子目标区域的颜色特征实现目标增强;然后,在均匀分块的基础上,采用动态分块阈值进行玻璃绝缘子图像粗分割,并结合玻璃绝缘子的颜色和空...  相似文献   
114.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以满足直驱系统低速、大转矩的运行工况,提出一种新型双边永磁励磁游标(DPMEV)电机。该电机定子和转子上均放置有永磁体,利用定、转子齿对气隙磁导的双向调制作用,将两组永磁体产生的永磁磁场调制成少极数、高转速的有效谐波磁场,并根据有效谐波磁场设计电枢绕组,从而使定、转子上两组永磁体同时与电枢绕组耦合。介绍了DPMEV电机的拓扑结构。基于等效磁路法,对该电机的气隙磁通密度进行了分析,表明该电机可利用气隙磁导的双向调制作用,实现电机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的有效提高。在深入分析电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法对DPMEV电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验证了该电机具有适用于直驱系统的高功率密度和高转矩密度特性。  相似文献   
115.
选取两种先进轻质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CF/S-157)与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CF/TDE-85),开展模拟海洋环境实验室盐雾老化、湿热老化和盐水浸泡环境长达9600 h加速试验.基于各种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及层间剪切强度)开展材料老化行为规律研究,利用傅立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  相似文献   
116.
A novel method of Maillard reaction performed under stepwis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was propo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aillard reaction intermediate (MRI) derived from fructose (Fru) and phenylalanine (Phe). The optimal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MRI in aqueous medium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 pH 7.4 and heating for 100 min at 100 °C. The purified MRI was characterized to be 1-amino-1-deoxyfructose derivative (C15H21NO7, 327 Da) by mass spectrometry and NMR. The methodological effectiveness of this new developed method was further verified. Although almost similar types of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three heated solutions of Fru-Phe mixture,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MRPs) and 1-amino-1-deoxyfructose derivatives, 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volatile compounds was 118.30 μg/L relative to the internal standard for Fru-Phe mixture and increased by 64.49 and 1024.64 μg/L for MRPs and 1-amino-1-deoxyfructose derivative,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re fresh flavors were controlled formed from 1-amino-1-deoxyfructose derivative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MRPs or Fru-Phe mixture during the subsequent heating treatment; thus, the 1-amino-1-deoxyfructose derivatives could be a great potential substitute of unstable MRPs or Fru-Phe mixture in preparation of flavoring.  相似文献   
117.
邓凸  黄新波  石杰 《电力建设》2014,35(11):38-44
为保证变电站内电容型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设计研发了一套智能变电站电容型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系统遵循IEC61850协议给出具体软硬件设计,采用IRIG-B码同步时钟实现设备的异地同步采样,运用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实现设备之间数据的无缝连接,通过故障诊断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判断设备的绝缘情况。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精确地测得电容型设备的泄漏电流、介质损耗、等值电容等反应电容型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并可通过IEC61850协议将数据传输至在线监测数据中心。  相似文献   
118.
双输入Buck变换器的交错双沿调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种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中,采用多输入直流变换器代替多个单输入直流变换器,能够简化电路结构,降低系统成本.首先分析了双输入Buck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它只决定于两只开关管的占空比,而与驱动信号的相位无关.然后分析了两只开关管的驱动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与电感电流纹波的关系,采用交错双沿调制方法,使得电感电流纹波最小,由此可以提高变换器的动态响应速度和功率密度.搭建了一个400W的原理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交错双沿调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9.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逆变器的集中式均压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逆变器可将小功率模块组合后,用于高电压输入、大电流输出的交流供电场合.本文提出了一种集中式均压控制策略,解决系统的输入均压和输出均流问题.其中输出电压环和输入均压环集中设计在一起,共同给系统中各模块提供控制信号.各模块具有独立的电流环和主电路.输入均压环通过调整各模块的电流环给定信号,使输入电压高的模块输出电流增加,输入电压低的模块输出电流减少,从而实现了两模块的输入均压.在输入均压时各模块电流环的给定信号相同,同时实现了输出的均流.文中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解耦的思想,给出了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并给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0.
分析了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逆变器的输入均压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颖的分布式均压控制策略,解决了输入均压问题.与集中式均压控制策略不同,该控制策略将输入均压控制电路分散到各模块中,使其成为可独立工作的标准模块.各标准模块的控制电路通过互连线连接,组成ISOP逆变器.分布式均压控制策略促进了系统的模块化,提高了可靠性.对分布式均压控制策略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设计原理样机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