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212篇
  免费   23035篇
  国内免费   15014篇
电工技术   1699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1235篇
化学工业   26016篇
金属工艺   13624篇
机械仪表   14374篇
建筑科学   15129篇
矿业工程   8086篇
能源动力   5016篇
轻工业   23129篇
水利工程   6156篇
石油天然气   7435篇
武器工业   2938篇
无线电   210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313篇
冶金工业   7720篇
原子能技术   3156篇
自动化技术   28911篇
  2024年   851篇
  2023年   3141篇
  2022年   7554篇
  2021年   9773篇
  2020年   7169篇
  2019年   5032篇
  2018年   5544篇
  2017年   6333篇
  2016年   5520篇
  2015年   8982篇
  2014年   11358篇
  2013年   13285篇
  2012年   16321篇
  2011年   17362篇
  2010年   16421篇
  2009年   16000篇
  2008年   16169篇
  2007年   15282篇
  2006年   13319篇
  2005年   10651篇
  2004年   7900篇
  2003年   5602篇
  2002年   5434篇
  2001年   4805篇
  2000年   3605篇
  1999年   1537篇
  1998年   593篇
  1997年   470篇
  1996年   378篇
  1995年   304篇
  1994年   252篇
  1993年   236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44篇
  1979年   41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3篇
  1959年   28篇
  1951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复杂膨胀性围岩条件下交岔点高应力集中区围岩稳定性控制和支护技术难题,通过对交岔点围岩变形表现形式、交岔点围岩变形机理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交岔点支护难点及重点。基于围岩控制理论分析,提出了“有限让压的柔性支护+全断面封闭抗压的刚性支护技术”,前期柔性支护采用“高强、高预应力锚杆+锚索+喷浆”联合支护有限度控制围岩变形,允许围岩在可控范围内释放围岩应力|后期通过架设异形支架与支撑架组成的联合支护体并喷射混凝土对交岔点围岩进行全断面封闭抗压支护,有效控制巷道交岔点围岩的变形。确保了交岔点围岩变形的整体可控性、稳定性,达到了预期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2.
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market,a new 52 MPa medium-density and high-strength ceramic proppant was prepared by adopting third grade bauxite and clay as raw materials and using the solid phase sintering method,and the effect of the firing temperature on the microstructure,phase composi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eramic proppant was studied. The broken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this ceramic proppant was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phases of the prepared ceramic proppant are mullite and corundum; the broken rates are 3. 92% and 7. 21% under 52 MPa and69 MPa,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03.
Directionally solidified microstructures of Al2O3-Er3Al5O12 eutectic and off-eutectic in situ composite ceramics were explored under abrupt-change pulling rate conditions. Corresponding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and interface locations were studied. In eutectic composition, fluctuation of eutectic spacing occurred when the pulling rate increased abruptly. A gradually increase or abrupt increase in eutectic spacing was observed when the pulling rate decreased abruptly. In hypoeutectic and hypereutectic compositions, formation of the primary phases were suppressed when the pulling rate increased abruptly from 10?µm/s to 100?µm/s, while primary phases precipitated when the pulling rate decreased abruptly from 100?µm/s to 10?µm/s. The interface altitude decreased after the pulling rate increased abruptly, but increased after the pulling rate decreased abruptly. The liquid composition restriction (around the eutectic composition) at the eutectic interfa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ppression of the primary dendrite and coupled eutectic oxides can be obtained in off-eutectic compositions even under higher solidification rat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04.
大庆油田的开发逐渐进入高含水阶段,厚油层动用程度低,"二三结合"开发模式是有效的提高厚油层动用程度,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有效手段。在"二三结合"开发模式注聚阶段中注采比对井间压力、含水饱和度等变化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注采比对开发层位的井间压力及饱和度的影响,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相同的开发模式不同注采比的生产情况,绘制了不同注采比情况下,不同层位的井间压力及含水饱和度变化情况,为维持地层压力平衡,保持油田稳定生产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5.
探讨了采用Hazelett生产线,从原料到合格铝液各道工序的操作要求;特别是采用电解铝液,对每道工序操作时间和铝液质量控制提出严格要求。通过实际生产,对现有熔炼炉配置、设备台数、精炼设备配置作了详细阐述,对每道工序要达到的铝液净化参数提出严格要求,经过6次净化提纯,基本满足Hazelett铸机要求,并对熔炼设备配置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6.
针对星座图的射频(RF)指纹识别方案中,低信噪比环境下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欧式距离与幅度距离的二维识别算法来进行RF指纹识别。该方案通过对星座图进行优化处理,可从优化后的星座图中提取识别性能更好的RF指纹,再通过二维识别算法来提高识别准确率。仿真结果表明:与仅用欧式距离作为判断依据的方法相比,所提出的二维识别算法的识别准确率最高可提升8%,在设备容量为50组的情况下识别准确率为77.8%,并且从优化后的星座图中所提取的RF指纹具有更好的唯一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前顶盖雪压静态仿真分析方法的雪压计算值与测试值存在偏差,并且不能反映顶盖实际变形的位置和整体变形模式。为改进静态仿真分析方法,提出一种非线性显式计算的动态仿真分析方法,并以某乘用车为例,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可靠性及有效性,为顶盖的研发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9.
为了预估发射装药的内弹道性能,建立了一种基于密闭爆发器试验检测发射药的静态燃烧性能参数进而预测其装药内弹道性能的方法,采用不同批次的单樟-5/7发射药进行了装药性能预估计算,并基于30 mm火炮对内弹道性能预估精度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所建立的基于密闭爆发器试验的发射装药内弹道性能预估方法计算获得的最大膛压为376.0 MPa,与试验测试的膛压平均值388.7 MPa的计算误差为3.27%;计算的炮口初速为1143.5 m/s,与试验测试的炮口初速平均值1156.3 m/s的计算误差为1.11%。所建立的基于密闭爆发器试验的发射装药内弹道性能预估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对发射药样品不同批次间的内弹道性能进行高效精确的预估,为长期贮存发射药使用寿命的判定及发射药产品的出厂校验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弹道性能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0.
以法国梧桐絮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通过碳化制备多孔纤维碳材料,并在此基础上组装了超级电容器器件。通过SEM、EDS、XRD、Raman、FTIR、BET等对制备的多孔纤维碳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多孔纤维碳材料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扫描速率为50 mV·s~(-1)时,800℃下碳化制备的梧桐絮多孔纤维碳材料电极的比电容可以达到236 F·g~(-1);所组装电极在循环10 000次后,比电容仍维持原来的99.8%,表明梧桐絮多孔纤维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