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调设备的广泛应用给电网带来了大量的空调负荷,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为了正确估计空调负荷规模,提出一种考虑温度与负荷相关性的冬季空调负荷计算方法.首先,通过计算温度与负荷在筛选过程中的相关系数,从基准日中剔除异常温度日;其次,考虑到基本负荷的日增长情况,采用回归分析法拟合冬季各日的基本负荷曲线.针对春节期间电力系统负荷急剧下降的特点,提出用春节系数来修正冬季基本负荷,冬季空调负荷则为冬季电力系统负荷与冬季基本负荷之差.最后,利用该方法对重庆市2018年冬季空调负荷进行计算,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干式空心电抗器(DAR)因匝间短路故障导致的烧毁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频率响应分析(IFRA)磁耦合的DAR匝间短路故障检测方法。分析匝间短路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并选择合适的脉冲参数;基于Maxwell仿真耦合注入器的分布参数并分析其对频率响应曲线的影响;搭建实验平台并进行实验验证和研究。结果表明,脉冲直接注入频率响应曲线与脉冲耦合注入频率响应曲线之间仅存在增益的变化,频率响应曲线的形状并未改变;同时在发生匝间短路时,频率响应曲线在初期会有增益的变化,中期会向高频移动。综上所述,该方法可有效检测DAR匝间短路故障。  相似文献   
3.
针对MMMA存在的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算法。此算法将MCMA和改进型MMMA结合起来,并且应用于分数间隔均衡器中。该算法初期采用MCMA收敛均衡,根据判决区域切换到改进型MMMA中进一步收敛,由于分数间隔均衡器解决了波特间隔均衡器因抽样率不高带来的频谱混叠问题,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均衡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收敛速度快,剩余误差小而且能克服相位偏移。  相似文献   
4.
4PT接线方式广泛应用于10kV、35kV等不接地系统,实现电压实时监测.PT 在长期工作中,可能会因 为某种原因引发匝间、层间等绕组短路故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4PT中性点二次电压的PT 短路故障在线监测方 法.首先对典型4PT接线方式下,二次三相电压、零序电压值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对PT短路故障现象及发生短路故 障后PT电气特征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分析了PT短路故障对4PT接线方式下电压、电流的影响,并提出 了PT短路故障的在线监测方法;最后通过试验、仿真对提出的PT短路故障在线检测方法进行验证,证实了理论分 析的正确性、方法的可行性.所提出的在线监测方法能够在PT不退出运行、不拆卸的情况下对PT的健康状态进行 实时准确监视,有效避免因无法及时发现PT短路故障而导致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5.
高土壤电阻率下的新型石墨接地材料冲击特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新型石墨接地材料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冲击特性,研究运用CDEGS软件对新型石墨接地材料在高土壤电阻率环境下的电感效应进行分析。从不同尺寸、不同土壤电阻率两个方面与传统接地钢材料进行对比,得到如下结论:在较低土壤电阻率土壤中,冲击接地阻抗受接地体长度的影响很大;在相同尺寸情况下,新型石墨接地材料在高频电流下的电感效应比钢材料小,冲击接地阻抗也小于钢材料,尤其在高土壤电阻率土壤中,新型石墨接地材料在电感效应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接地钢材料。  相似文献   
6.
随着燃料电池、光伏发电、超级电容混合系统等新能源发电系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高增益、高效率、低器件应力的DC/DC变换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此处在Buck-Boost和Boost级联变换器基础上引入开关电容技术设计了新型高增益低应力DC/DC升压变换器。首先分析了新型高增益低应力DC/DC升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开关管与电容应力,并与开关电容Boost变换器、传统二次型Boost变换器、Buck-Boost和Boost级联变换器的增益、电容应力,开关管应力等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该变换器拥有更高的电压增益以及更低的器件应力。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仿真实验并搭建了一台基于碳化硅(SiC)功率器件的实验样机,对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文瑛  罗建平 《电工技术》2014,(4):73-74,76
介绍了变电站10kV系统接地现象分析及故障处理,阐述了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危险点预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电能输送的重要环节,站内设备的可靠运行对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变电站内重要交流电源负载采用UPS电源供电,当设备单一配置且仅具备单电源模块时,需将两路UPS电源经电源切换装置切换后给设备供电。针对一起电源切换装置引起的UPS电源模块故障,分析了电源切换装置共零线时导致UPS电源模块故障机理,得出UPS电源输入、输出无电气隔离且电源切换装置共零线时可能导致UPS电源模块故障这一结论,并利用仿真软件模拟UPS电源模块故障过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针对UPS电源模块电源切换存在的运行风险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了变电站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插拔式电缆终端拆卸作业耗时费力,影响配电设备供电可靠性.在分析10 k V电缆插拔终端拆卸作业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以半圆对压套环将电缆终端对压抱紧,以检修间隔两侧的外壳为支点,利用轴承和顶杆为传动,设计了一种10 kV电缆插拔终端快速拆卸工具.实践证明,该工具可实现10 kV电缆插拔终端平稳、快速、高效拆卸,能够避免人力资源浪费,大幅度提高现场工作效率,及时保障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推导出一种基于系统导纳的大型光伏电站稳定性判据,当光伏电站内各逆变器稳定且电网自身稳定时,大型光伏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其稳定性环路增益是否满足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分析表明:电网阻抗的增加降低了系统稳定性,甚至引发谐波谐振,使光伏电站进入不稳定运行状态。通过对并网逆变器等效输出导纳特性的分析,提出对其进行改善的准则,即输出导纳幅值在基频处尽量小,在谐波频率处尽量大,相位在全频范围内不与90°线相交,且具有一定裕度。根据该准则提出一种导纳重构策略,将并网点电压经适当环节反馈至电流控制器输出端,提高系统对电网阻抗变化的适应能力,实现对谐波谐振的抑制。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