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774篇
金属工艺   4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51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0篇
冶金工业   2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DMSO和石油醚作为溶剂,以对氯苄腈和1,3-二溴丙烷为原料,分别研究了碱,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目标产物合成收率的影响.探索出了较为优化的合成工艺条件,降低了工业生产成本.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2.
酞菁配合物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光限幅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和优良的光限幅性能,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综述了近年来酞菁配合物光限幅材料的研究,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乙酸酐对魔芋葡甘聚糖的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善仪  宫晓梅  高晓燕  徐洪耀 《精细化工》2004,21(7):529-531,543
研究了乙酸酐对魔芋葡甘聚糖的改性,制备了魔芋葡甘聚糖醋酸酯,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得出了酸性催化剂条件下,乙酰化魔芋葡甘聚糖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n(乙酸酐)∶n(魔芋葡甘聚糖)=4 8∶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h,催化剂c(H2SO4)=0 038mol/L,取代度DS=0 662。物化性能测试表明,取代度超过0 270时,魔芋葡甘聚糖醋酸酯在水中溶解;60℃时最大溶解度为w(魔芋葡甘聚糖醋酸酯)=12%,取代度超过0 469时,魔芋葡甘聚糖醋酸酯能制成均匀的薄膜,膜厚10~30μm。  相似文献   
4.
李方山  章于川  夏茹 《精细化工》2007,24(1):27-29,104
以甲基丙烯酸、氢氧化钠、氯化锌、氨水等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在室温下合成了晶粒尺寸只有几十纳米的甲基丙烯酸锌粉体(ZMA);以FTIR,XRD,NMR,TEM等分析方法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确认了产物的结构及其所属晶系;将合成产物与美国产SR-634甲基丙烯酸锌进行了性能比较,合成产物的平均粒径为40.6 nm,接近于后者的31.4 nm;讨论了氯化锌溶液的滴加速率、ZMA浓度、搅拌速率等因素对合成的甲基丙烯酸锌粉体粒径的影响;得到最优化实验条件为:氯化锌溶液的滴加速率0.5 mL/m in,ZMA浓度4.2 mol/L,搅拌速率100 r/m in,在此条件下,甲基丙烯酸锌收率达80.4%。  相似文献   
5.
李明华  章于川  夏茹  方胜阳 《精细化工》2007,24(12):1227-1231
针对弱极性天然/丁苯橡胶复合体系,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选择乙烯基三乙氧基硅氧烷(VTES)、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并优化了反应条件:在85℃和115℃分别加入两种不同量的引发剂BPO和DCP,均保温反应2h,合成了三元共聚物BA-MMA-VTES大分子表面改性剂,用于纳米碳化硅、氮化硅陶瓷粉体的表面改性。采用FTIR、NMR、GPC、DSC、TGA等对所合成的三元共聚物的结构、性质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表征。通过FTIR、NMR测试结果,证实了BA-MMA-VTES三元共聚物的结构;通过GPC测试,证明BA-MMA-VTES三元共聚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控制在3000~10000;DSC显示合成的大分子只有一个Tg,在3.3℃左右,表明它是无规共聚物,柔性适中;TGA显示三元共聚物主要热分解区间在280~500℃,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程晓琪  许戈文 《精细化工》2020,37(1):117-121,167
以天然蚕丝为骨架支撑材料,将聚氧化乙烯(PEO)和锂盐溶液浇铸在蚕丝上干燥成膜,制备得到蚕丝/PEO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ilk-PEO-SPE)。通过FTIR、电子拉力机、同步热分析仪、电化学窗口测试、电导率测试对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并以磷酸铁锂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组装全固态电池,测试了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PEO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相比,复合固态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达到10 MPa)和优异的电化学窗口(达到4.6 V),以该电解质组装的全固态锂电池在60℃、1 C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达到113 mA·h/g,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达到97%,显示出较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从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两个方面综述了目前芳纶常规表面改性方法,并分析了这些表面改性方法原理、现状和优缺点;另外详细阐述了把改性后的芳纶用在胶管、胶带、输送带、传动带、轮胎以及其它常见橡胶制品中,通过试验数据说明了改性后的芳纶能显著提高橡胶制品多方面的性能。并预示了随着对芳纶纤维应用研究的深入,芳纶表面改性及其在橡胶制品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聚酯二元醇(PBA)、蓖麻油(C.O)、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WPU)乳液;以此乳液作为种子通过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性能优异的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讨论了丙烯酸酯(PA)对PUA材料的耐热、耐水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丙烯酸酯与聚氨酯比例、丙烯酸单体中软硬段比例不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鲍俊杰 《聚氨酯》2005,(9):68-71
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N-220(Mn=2000),二羟甲基丙酸(DMPA),蓖麻油(C.O)反应合成水性聚氨酯。讨论了NCO/OH摩尔比,亲水单体(DMPA)含量,蓖麻油含量对水性聚氨酯(WPU)耐水性、力学性能、涂膜手感、接触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NBR低硫硫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昌  章于川 《橡胶工业》2007,54(11):668-670
试验研究低硫硫化体系对NB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低硫硫化体系,单用促进剂不能得到理想的硫化曲线;促进剂并用可提高胶料的抗焦烧性能,且硫化曲线平坦,硫化速度适中。当低硫硫化体系为硫黄0.3,促进剂TMTD1.5,促进剂CZ1,促进剂DTDM0.8,防焦剂CTP1时,NBR胶料的抗焦烧性能明显提高,硫化胶的综合物理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