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70篇
机械仪表   36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4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解决汽车上电子设备全景系统调幅(AM)辐射发射测试超标问题,文章研究了汽车线束串扰原理——近场耦合理论,分析在实车上线束串扰的影响因素,利用仿真软件HFSS进行仿真验证.通过试验和仿真分析可知,增大线束间距离、非屏蔽线束替换为屏蔽线束可以有效抑制线束间串扰,进而解决了线束串扰导致的全景系统AM辐射发射测试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22.
23.
针对汽车座椅调角器在极限工况下发生的失效现象,通过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方法,得到各个零件的应力和变形分布,并为进一步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其中调角器各个零部件采用弹塑性结合GTN模型的本构关系来描述,通过采用不同的流动应力模型和损伤参数,并与单轴拉伸试验结果对比,得到实际材料的力学参数组合。应用反向分析得到的材料参数赋予各个零部件,并采用显式动力学的方法对调角器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滑槽板凸台根部区域出现了断裂剪切带。提出的方法为调角器的结构强度校核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4.
以某轿车为研究对象,参照国家标准GB20072—2006《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建立整车后面碰撞仿真分析模型。用PAM-CRASH显式分析软件计算整车140ms的后面碰撞响应过程,并通过仿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整车后碰模型的有效性。结合试验与仿真结果发现,该车型存在后纵梁变形吸能不充分和车体加速度较高等不足,通过对后纵梁进行结构优化和改进,改进后的仿真分析结果较为理想,满足后碰被动安全性要求,提高了车身结构后面抗撞性能。  相似文献   
25.
对某纯电动客车加速和匀速工况下的振动噪声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LMS声振信号采集系统采集车内的振动噪声数据,并采用频谱分析、阶次追踪等方法对振动噪声激励源进行分析,总结出电动车振动噪声特性。结果表明,匀速行驶时车内振动主要是悬架传来的路面激励;加速行驶时电机的激励较明显,尤其是在电机开关频率附近的高频激励。本文研究可为下一步电动车振动噪声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以氮气做载气,考察了气相色谱条件,如色谱柱、柱箱温度、载气流速等对混合醇分离速度和分离度的影响。实验表明,以HP-5毛细管柱为色谱柱,当柱箱温度为90℃,载气流速为2 m L/min时,混合醇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27.
<正>随着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汽车工艺技术的发展,由于铝合金板密度只有钢板的1/3左右,在车身上使用铝合金板替代钢板可使白车身减轻约40%,对汽车轻量化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铝合金板具有高强度、可再生、高适用性、防腐性以及优异的成形性,是汽车轻量化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28.
职教20条中提出: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详细剖析了《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性质及特点,指出目前《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师、教材和教法存在的问题,针对本门课程的问题,提出“三教”改革的具体思路并且进行实践,结果显示,能够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模具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师的技能及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建设出与职业岗位相匹配的《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材。  相似文献   
29.
<正>汽车翼子板部件形状复杂,表面质量要求高,在整车上与多种零件存在匹配关系。因此,翼子板冲压模具在汽车制造中是最难成形、尺寸问题最多的零部件。采用ATOS扫描分析配合AutoForm模拟的数字化方法,为我们解决翼子板模具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某车型翼子板为例,针对此车型翼子板与大灯匹配平度差的缺陷,采用数字化方法,利用ATOS扫描及三坐标测量设备,分析确定造成翼子板尺寸偏差的工序及原因,通过AutoForm仿真寻求最优方案并对相应工序模具进行优化。最终完成对翼子板A面尺寸优化,解决此车型翼子板与大灯平度差问题。  相似文献   
30.
<正>汽车冷冲压模具一模双件和一模四件的结构很普遍,一模双件常见于左右门板、左右翼子板等对称式零件,而一模四件常见于四门外板、四门窗框内板等相同功能零件。这些模具在设计时会采用很多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这些结构在后期装配及维护时极易发生混淆,从而造成模具损坏事故,因此在设计之初及日常模具维护中越来越重视模具防反装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