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99篇
金属工艺   23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冶金工业   30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以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OP)为原料,考察了4种金属催化剂作用下加氢制取环己烷二甲酸二异辛酯(DEHCH)的催化效果,系统研究了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Rh/C的催化活性最高;反应温度对加氢反应速度的影响较小,而氢气压力和催化剂用量的影响比较显著。实验确定了DOP加氢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温度为170℃,氢气压力2.0 MPa,反应时间为4.0 h。在此条件下,DEHCH是反应的唯一产物,收率高达99.5%以上。DOP加氢的表观动力学分析表明,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氢气浓度是加氢过程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32.
将均聚型聚丙烯(PP)、耐磨助剂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共混,制备了PE-UHMW/PP共混物,研究了PP含量及耐磨助剂对PE-UHMW/PP共混物流动、力学与耐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能有效地改善PE-UHMW的流动性能,PE-UHMW/PP共混物的维卡软化点和热变形温度均随P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加入耐磨助剂后,当PP的质量分数为50%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但断裂伸长率最小,且随PP含量的增加,PE-UHMW/PP共混物的冲击性能降低;PP降低了PE-UHMW的耐磨损性能,加入耐磨助剂后保持了PE-UHMW的高耐磨损性能且对共混物的流动和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3.
研究钙硅渣湿法处理最佳工艺条件,确定CO2浓度、CO2气体的添加方式、分解次数、时间、温度、液固比、碱液和铝酸钠浓度等因素对钙硅渣湿法分解的影响。有利于硅渣湿法分解的条件是延长反应时间,增加分解次数,采用合适的添加方式,确定适宜的温度范围。CO2浓度、液固比对钙硅渣湿法分解的影响不明显。在钙硅渣湿法分解过程中,含硅化合物转化成在碱液中相对稳定的水合硅酸钙,而含铝化合物转化成在碱液中反应活性较好的氢氧化铝等。适宜的转型工艺条件是CO2浓度8%~100%,分解时间2h左右,L/S 5~10,温度50℃左右,分解次数为三次。  相似文献   
3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玉米秸和锯木屑流化床热裂解的气相产物进行检测,利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分析所得二维数据进行多元分辨解析,并进一步利用标准质谱图库检索进行定性分析,利用色谱峰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热裂解气相产物含有45个单一组分,主要成分为氩气和水,其中氩气的相对含量为95.619 4%,其余为有机烃类、低碳醛类、低碳酮类、杂环类和苯系化合物等。  相似文献   
35.
采用N-甲基咪唑、溴乙烷、AlCl3常规回流法以及微波法合成离子液体,研究[EMIM]Br中间体的产率;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离子液体结构,明确合成反应的机理;通过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表征[EMIM]Br-AlCl3离子液体的结构;测试离子液体的密度、电导率等性质。结果表明:常规回流法以N-甲基咪唑和溴乙烷为原料,在70℃温度下反应5 h,反应产率为87.9%;微波法反应时间1000 s,产率为94.2%;40℃下密度为1.46 g·cm-3,电导率为21 S·m-1;用DFT B3LYP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离子液体的构型,离子液体的合成反应遵循SN2反应机理;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表征了[EMIM]Br和AlCl3/[EMIM]Br离子液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36.
宋峰  庄淑娟  李忠 《化学工程》2011,39(12):35-39
研究了甘氨酸在001 ×7,001 ×4和D061 3种阳离子树脂上离子交换动力学过程,对甘氨酸在3种离子交换树脂上的扩散过程控制步骤进行分析.使用间歇式搅拌槽法分别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甘氨酸在001 ×7,001 ×4和D061树脂上的吸附曲线,估算了颗粒扩散系数和相间传质系数,并比较了3种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甘氨酸的特性...  相似文献   
37.
朱振玉  刘恩举  杨杰  宋峰 《广州化工》2011,39(5):51-53,125
介绍了脱除空气和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工艺。根据二氧化碳的脱除原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了二氧化碳的脱除方法和相关工艺,并对各种技术最新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8.
以乙醇为有机溶剂,硅酸钠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凝胶溶胶法制取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吸附材料,并进行热重分析来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硅酸钠∶钛酸丁酯∶乙醇∶水=7∶5∶30∶20(体积比),pH=2,硅酸钠用量30mL,继续搅拌时间4h,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2h。此条件下制备的材料用于含氰废水处理,铜吸附量最大,氰分解率也最大。  相似文献   
39.
张明  崔洪友  邢兆伍 《可再生能源》2008,26(1):30-34,39
纤维素是地球上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通过水解纤维素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化合物.以脱脂棉为纤维素模型化合物,研究了水热条件下CO2催化脱脂棉的水解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热条件下,CO2可以有效地催化脱脂棉进行水解反应.DSC分析表明:水解后棉纤维的软化点向高温区移动,即非晶态纤维减少;SEM图显示:在无CO2催化条件下,脱脂棉的水解反应主要是非晶态纤维的水解;在CO2催化条件下,晶态纤维素也可以被有效地水解.此外,还考察了温度、CO2压力和停留时间对棉纤维水解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基于某汽油机硅铝合金活塞的最大爆发工况,建立了装有活塞销的活塞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热强度和机械强度的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活塞的应力集中点的位置,也即裂纹源的位置,通过在活塞实体模型上增加裂纹面及裂纹体,得到裂纹尖端场的应力强度因子,并分析得出机械负荷作用下的应力强度因子对裂纹的扩展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