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有色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入选矿石品位下降,为了提高有色金属铜矿物的回收率,中矿再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某硫化铜矿石浮选工艺流程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半优先浮选与中矿再磨新工艺,在铜精矿品位不低于原工艺的前提下,探索了磨矿细度、石灰用量、捕收剂用量的影响。对新工艺铜精矿物相分析表明独立精选段优先浮出了大量易浮铜,体现了“早收快收”的目的,中矿再磨能有效的降低粗颗粒级的产率,解离出中矿粗颗粒中的有用矿物,使中矿不断地选择性磨矿、浮选,有利于提高铜矿物的回收率。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铜精矿回收率从87.22%提高至92.15%。新工艺具有选矿效率高,操作稳定等特点,为类似硫化铜矿选厂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黄原胶对兔膝骨关节炎关节滑液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 E2)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用木瓜蛋白酶建立兔膝骨关节炎模型。造模后将兔随机分3组,分别于膝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玻璃酸钠和黄原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关节滑液中IL-1β、TNF-α和PG E2的含量,采用硝酸酶还原法检测NO的含量。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黄原胶组兔造模膝关节滑液中IL-1β、TNF-α、PG E2和NO的含量均下降(P<0.01);黄原胶组和玻璃酸钠组中TNF-α、PG E2和NO的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黄原胶组的IL-1β含量略高于玻璃酸钠组的含量(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黄原胶有可能成为治疗骨关节炎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合移动自组网拓扑结构动态变化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不同路径选择策略的移动自组网多路径QoS路由协议.模拟结果分析表明,该多路径QoS协议能够有效地提高移动自组网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和抗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虾青素保护活性氧(ROS)所致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观察虾青素对过氧化氢系统氧化损伤线粒体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ATP酶(AT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虾青素保护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作用。结果过氧化氢损伤后,线粒体中MDA和NO含量升高,GSH含量降低,SOD和ATPase活性降低。虾青素(1.0×10-7,1.0×10-6,1.0×10-5 mol/L)能显著降低H2O2引起的线粒体MDA和NO含量升高,抑制GSH减少,提高SOD和ATPase活性。结论虾青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活性氧所致的线粒体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弹道导弹目标回波信号建模与雷达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弹道导弹运动目标特征提取和雷达识别的研究概况,针对锥顶不动、进动角固定的匀速进动锥形弹头目标,对其典型运动进行建模,给出了回波的解析表达式,利用数值解的方法,对回波信号进行了频谱分析和时频分析,提取了频谱调制特征和微RCS特征,使用Wigner-Ville分布峰值检测法,提取了回波信号的微多普勒特征,给出了使用雷达微动特征识别弹道导弹弹头的途径.最后给出了回波信号时频分布、微多普勒、多普勒谱和微RCS的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复杂程度变换的战场电磁环境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基于组成论对战场电磁环境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战场电磁实体环境复杂程度的计算公式,分别描述电磁辐射源类型、运动以及分布的丰富程度,以组成论中复杂程度变换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多普勒频率分布复杂程度变换的辐射源运动和分布状态预测方法,最后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预测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气体绝缘开关装置(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内金属性缺陷引起的局部放电超声信号分布特性以及基于分布特性判断缺陷类型的方法,笔者建立了一套超声信号测量系统,并设计了4组GIS内典型缺陷模型,分别是高压导体上尖刺、悬浮电位、绝缘子上微粒和地电极上尖刺。基于该超声测量系统,获取大量超声信号数据。在此大量实验数据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典型参数如超声脉冲数N、超声幅值u、时间间隔Δt和相位Ph及分布谱图N-u、N-Δt和N-Ph区分GIS内典型缺陷的方法,并分析了GIS内金属性缺陷引起的局部放电超声信号分布特性。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依据分布模式的GIS内典型缺陷的超声信号统计特性,可区分典型缺陷类型。  相似文献   
8.
地下工程顶板变形破坏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单一监测结果难以对其稳定性状态准确判别.基于数理统计的方法推导了顶板变形过程中位移监测样本的标准差,根据结果分别表征了无变形、稳定变形和加速变形3个顶板变形阶段.结合当前岩体破坏声发射特征参数分析试验结果,对顶板岩体变形过程的位移与声发射监测结果进行组合分析,提出了顶板稳定性识别的4种模式.结合某矿工程实例,对回采过程顶板破坏进行了准确预测.研究结果为地下工程顶板稳定性监测结果分析提供了数据处理新方法,加强了顶板稳定性识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南方稀土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南方长期开采稀土矿山对当地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由此产生大面积的稀土矿山废弃地及严重的环境问题.分析了稀土矿山废弃地的形成原因,介绍了矿山废弃地的生态环境问题,综述了国内外修复稀土矿山废弃地的研究成果和改良土壤、恢复植被及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对稀土矿山废弃地未来的生态修复研究提出了需要加强关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铜硫矿山资源的不断开采,入选矿石品位下降,矿石的组成和性质复杂、嵌布粒度细,共生关系密切。在对某含金铜硫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优先浮选工艺与混合浮选工艺进行对比,探索两个工艺的最优流程与药剂制度,对精矿、尾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优先浮选工艺在细度-0.074mm 90%时取得的指标最优,获得铜精矿指标为:产率1.99%、品位21.25%、回收率91.62%、Au品位12.28g/t、Au回收率70.26%,硫精矿指标为:产率2.58%、品位49.59%,回收率54.47%;混合浮选工艺在磨矿细度为-0.074mm 80%时,获得铜精矿指标为:产率2.00%、品位19.15%、回收率83.04%、Au品位9.81g/t、Au回收率56.36%,硫精矿指标为:产率3.11%、品位39.14%,回收率51.85%。优先浮选艺流程简单,操作过程稳定可靠,指标较好,药剂制度简单,易于控制,适用于生产。对类似的含金铜硫矿物浮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