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54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882篇
金属工艺   119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25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7篇
石油天然气   5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5篇
冶金工业   16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41.
化学复合山梨醇缩醛成核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化学复合山梨醇缩醛类成核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别表征了成核剂的品体结构和分子结构.熔点测试发现,化学复合成核剂的熔点低于任一单一醛合成的成核剂,而略高于同比例的物理复合成核剂.6元环或5元环的存在是环状缩醛类成核剂得以稳定的原因.在聚丙烯中添加成核剂的研究表明,化学复合成核剂具有与第3代成核剂相当的成核效果,完全可以取代第3代成核剂.  相似文献   
142.
研究了阳离子和自由基引发剂对混杂体系动力学以及丙烯酸酯种类和含量对混杂体系光固化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阳离子聚合体系中,引发剂6976具有较高的引发活性,双键的转化率随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而环氧转化率在其质量分数为3%时存在一个最优值;混杂体系自由基引发剂以651的增感作用最为明显,随着651质量分数的增加,环氧的转化平衡时间减少,当其质量分数为0.5%时,环氧转化平衡时间为8 min,双键转化率达到100%,双键的最大转化速率达到11.5 min-1.动态力学热分析和静态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改变丙烯酸酯单体的含量和官能度,可有效改善固化膜的力学性能,当,m(CER-170):m(TPGDA)为2:1~1:4时,混杂体系玻璃化温度为34~44℃,固化膜拉伸模量为25~90 MPa,柔韧性为7,硬度为3H~6H.  相似文献   
143.
改性超细重质碳酸钙在硬质PVC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细重质CaCO3进行了湿法改性和复合改性,采用红外光谱图对改性后的超细重质CaCO3进行了表征,采用SEM观察了其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及试样的冲击断面,测试了其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超细重质CaCO3进行表面改性后,铝酸酯接枝到了超细重质CaCO3表面,提高了超细重质CaCO3在PVC中的分散性,试样冲击断面存在着大量牵伸结构和拉丝现象,因而提高了试样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当超细重质CaCO3用量为5份时拉伸强度最高,当超细重质CaCO.用量为15份时冲击强度最高),且复合改性比湿法改性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4.
二甲基叔丁基-(4-甲基-4-烯戊氧基)硅烷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对3-氯-2-甲基丙烯进行格氏反应,制备出的格氏试剂再进一步与环氧乙烷反应其产物为4-甲基-4-戊烯醇,而后用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对上述产物4-甲基-4-戊烯醇上的羟基进行保护,制备出标题化合物。随后分别对4-甲基-4-戊烯醇以及标题化合物进行红外及核磁共振检测,所得到的检测谱图证实产物与目标分子的结构相吻合,并讨论了格氏试剂溶剂的选取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5.
曼尼希反应合成苯酚基多元醇的产物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酚、甲醛和二乙醇胺为原料,通过曼尼希反应合成了苯酚基多元醇,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和电喷雾质谱联用建立了一种苯酚基多元醇产物结构的鉴定方法.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升高,高相对分子质量酚醛树脂类副产物增加,且每个分子都含有一个胺甲基;降低温度和提高二乙醇胺和甲醛的配比有利于副产物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6.
淀粉纳米晶/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磷酸酸解的方法制备了淀粉纳米晶,与天然胶乳共混沉淀,制备了淀粉纳米晶/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该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表明淀粉纳米晶以50~100 nm的片状颗粒分散在天然橡胶基体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淀粉纳米晶对天然橡胶具有较好的补强效果.动态力学性能分析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淀粉纳米晶的淀粉纳米晶/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抗湿滑性显著提高,可用作绿色轮胎材料.  相似文献   
147.
利用季铵化反应的热可逆特性,采用含有叔胺官能团的聚合物替代传统交联剂,研究了溴化丁基橡胶(BIIR)的交联反应活性及交联的热可逆性.结果表明,硫化温度和硫化时间对交联BIIR的凝胶含量有显著影响,在160 ℃×30 min的硫化条件下,交联剂呈现出较高的交联活性;不同温度下的转矩测定和190 ℃二次热压的塑性流动证实交联BIIR具备热塑加工性.  相似文献   
148.
姜前蕾  贾梦秋  薛锐生 《电池》2012,42(4):182-185
采用两步恒流电沉积结合热处理的方法制备锡锑铜氧(Sn-Sb-Cu-O)合金电极材料;通过SEM、能谱(EDS)、XRD、恒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实验,研究样品的性能。当电沉积的阴极电流密度为5 mA/cm2,Cu基体上电沉积Sb与Sn的时间分别为18 min和12 min时,所得Sn-Sb-Cu-O电极中Sn和Sb的物质的量比约为1∶1,在0.001~1.800 V充放电,首次循环的可逆比容量为1108.6 mAh/g,库仑效率为79%;第30次循环的可逆比容量为767.7 mAh/g。  相似文献   
149.
对钛酸钡(BT)纳米粒子进行了表面改性,采用原位聚合法将钛酸钡与聚酰亚胺复合制备了高介电BT/PI复合薄膜,为了进一步提高介电性能,将第三组分炭黑掺入其中,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扫描电镜(SEM)分析和介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复合薄膜相比,改性后纳米粒子在基体中分散更加均匀,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明显提高,可用于制备嵌入式电容中的电介质材料。  相似文献   
150.
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概述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的基本性能、反应原理、生产方法及在安全玻璃、工程塑料、纤维、陶瓷花纸、铝箔纸、粘合剂等方面的应用,阐述了我国PVB生产技术改造及向特殊应用领域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