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38篇
矿业工程   6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4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9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对甘肃夏河县唐尕昂区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土壤样品(4752 个)测试结果, 采用元素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其中的Au、As、Sb、Ag、Cu、Pb、Zn、W、Mo 等9 种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Au、As、Sb、W 元素在区内成矿潜力较大, Cu、Zn、Pb、Ag、Mo 成矿潜力较小, 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获得区内元素组合, 即F1(Au-As-Sb)区内成矿的指示性元素, F2(Cu-Pb-Zn-Ag)为多期岩浆热液活动所引起, 主要富集在热液中低温阶段, F3(W-Mo)对岩浆热液活动具有指示性; (2)通过对各元素异常分布特征及成矿潜力等因素综合分析, 圈定3 个找矿靶区,并在1#靶区工程验证中发现一条长40~280 m、厚0. 8~3 m 的含金石英脉, Au 品位为2. 14×10-6, 显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是开展青藏高原冰川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随着国产立体测图卫星的快速发展,自主可控地获取青藏高原冰川区高精度DEM成为可能。该研究综合采用资源三号、高分七号卫星的立体影像和激光测高数据,分别生成冰川区域5 m和2 m格网的DEM,并选择岗钦及普若岗日等两处冰川为实验区,将国产卫星DEM与国外的AW3D、SRTM、TanDEM、HMA DEM等多种开源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ICESat-2星载激光测高数据开展DEM绝对高程精度验证。结果表明:与中等空间分辨率的开源DEM相比,基于国产立体测图卫星影像生产的DEM高程精度更优,且格网更精细、更能详细描述冰川末端纹理特征;与高空间分辨率数据集HMA DEM对比高程精度,资源三号DEM略差、高分七号DEM更优,且在覆盖完整性方面国产卫星DEM均优于HMA DEM。综上所述,基于国产立体测图卫星可以实现冰川区高精度DEM的获取,能够为青藏高原冰川研究提供自主可控、精度可靠的地形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地处东昆仑东段重要构造-岩浆带上的都兰地区,近年来发现了一系列斑岩型金属矿床,但由于自然环境条件限制,成矿与地质研究程度尚较低。东昆仑东段都兰地区矿区成矿母岩主要为花岗岩类,本文对主要围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都兰地区花岗岩带岩石类型为高钾钙碱性过铝质;10个花岗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Si O2与Al2O3、Fe2O、Mg O、Ca O、P2O5和Ti O2具有相似的线性递减趋势,样品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结果反映具有同源性。样品中锆石呈自形-半自形,发育典型的岩浆锆石震荡生长环带,TH/U值较高,为岩浆锆石。测得3个锆石样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46.0±1.1)Ma、(243.4±2.8)Ma和(242.1±7.9)Ma,代表印支期岩体年龄,符合东昆仑地区印支期发生较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事件。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青海1:5万喀雅克登塔格地区五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综合其岩石学、时空分布和同位素年龄资料,确定了晚泥盆世的岩浆侵入事件,其岩性组合为暗色细粒闪长岩、肉红色细粒正长花岗岩、浅肉红色似斑状正长花岗岩等3类岩石组成。岩石系列属中—高钾钙性系列偏铝质—过铝质。暗色细粒闪长岩、肉红色细粒正长花岗岩、浅肉红色似斑状正长花岗岩3个侵入体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363±3)Ma、(370±3)Ma、(357±2)Ma,这些年龄数值被解释为岩体的侵位年龄。通过综合分析,认为祁漫塔格晚泥盆世侵入岩形成于早古生代造山后伸展崩塌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
察汗森矿区位于青海省欧龙布鲁克陆块边缘,出露地层为古元古界达肯大板岩群地层,成矿地质构造条件优越。通过对该地区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构造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矿石特征及矿化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与分析,认为混合岩化热液与碳酸岩接触交代是成矿的主要原因,矿化与矽卡岩化关系密切。初步总结了该区成矿模式,认为该区具有形成与混合岩化有关的矽卡岩型白钨矿的有利条件,为该区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赵楠  郑英  刘春娥 《矿产勘查》2019,10(12):2893-2898
青海省格尔木市五龙沟—金水口地区地层属秦祁昆地层大区——东昆仑—柴达木地层区。出露地层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中元古界小庙岩组和奥陶系祁漫塔格群。其中金水口岩群为变质基底岩系,小庙岩组属似盖层沉积,祁漫塔格群为沉积盖层,新生代沉积了第四纪地层。文章对五龙沟—金水口地区地层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该区下一步的勘探工作提供必要的地质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祁连县陇孔沟小型金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全成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Z1):191-192
陇孔沟小型金矿床属于北祁连金成矿带南亚带(托莱山-达板山亚带).构造位置处于加里东褶皱带托莱山北坡复向斜,赋矿岩系为下奥陶统阴沟群的中基性火山-沉积岩系,金的活化、迁移主要发生在岩体和围岩接触带、断裂构造破碎蚀变带内(韧性剪切带).根据相关资料分析金矿物质主要来自超基性岩体,矿体的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金矿的形成与早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过程及一直持续到中新生代的漫长而复杂的多旋回造山作用过程密切相关.成因与构造破碎蚀变带有密切关系的变质-热液型小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郑辉  李连松 《西部探矿工程》2007,19(11):137-139
青海纳日贡玛合矿斑岩体铜钼矿床位于国家所划分的三江成矿带西北端的青海段,与玉龙斑岩铜矿床同属一个成矿带,该矿床也是三江地区青海段地质找矿工作的一个靓点,通过近几年的工作,也有了较大的找矿突破。试图从成矿信息入手,通过多年来于该区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对其成矿信息进行总结,力求对该区及周边地区铜多金属矿的地质找矿工作有所类比。  相似文献   
9.
方向交会法坐标计算之初探--待定点坐标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即点斜式)推导出待定点的计算公式。通过野外计算示例进一步的验证,方向交会法计算在野外测量工作中是1种可行的极为简便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武夷山成矿带是我国十九个成矿带之一,分布着众多的萤石、叶腊石、石墨等非金属矿床及铜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多样。本文在讨论南武夷地区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萤石矿床的成矿模式,对南武夷地区下一步寻找萤石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