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9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8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紫胶桐酸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长链羟基烷酸,可用于大环内酯的合成。以紫胶桐酸多羟基作为起始原料,利用高度稀释的合成策略,通过缩醛选择性保护邻二醇、直链前体内酯化环合及酸催化环缩醛脱保护三步反应制备得到了目标产物9,10-二羟基-环十六内酯,总收率为31%,所得产物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1 H NMR和13C NMR)、电喷雾质谱(ESI-MS)表征得以证实。实验均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简洁有效。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1):159-164
综述了国内外合成麝香类大环内酯的几种典型合成方法,并重点介绍利用三聚氯氰、N,N-二甲基甲酰胺二新戊基乙缩醛及4-二甲氨基吡啶氧化物等高效催化剂催化紫胶桐酸酯化环合得到相关麝香类大环内酯的方法。同时,还阐述了可将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聚合/解聚合成路线。通过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期望为紫胶桐酸在合成麝香的应用领域提供参考。最后指出了通过寻求高效催化剂能够避免高温高真空等较为苛刻的操作条件,这是紫胶桐酸合成麝香类大环内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合成麝香类大环内酯的几种典型合成方法,并重点介绍利用三聚氯氰、N,N-二甲基甲酰胺二新戊基乙缩醛及4-二甲氨基吡啶氧化物等高效催化剂催化紫胶桐酸酯化环合得到相关麝香类大环内酯的方法。同时,还阐述了可将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聚合/解聚合成路线。通过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期望为紫胶桐酸在合成麝香的应用领域提供参考。最后指出了通过寻求高效催化剂能够避免高温高真空等较为苛刻的操作条件,这是紫胶桐酸合成麝香类大环内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印楝叶多酚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福林-肖卡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在750 nm波长测定印楝叶中多酚含量。用单因素和响应曲面法设计实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3个响应变量以及变量之间交互作用对印楝叶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体外实验评价印楝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印楝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7℃,提取时间80 min,乙醇体积分数50%;响应变量影响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印楝叶中多酚提取得率平均为3.12%,与模型预测值相符。相同浓度下印楝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强于Vc,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约为4.6 mg/L,低于Vc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9.8 mg/L。清除羟自由基(·OH)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约为23 mg/L,低于Vc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85 mg/L。  相似文献   
5.
根据塔拉单宁的化学结构与特性,参照五倍子磺化单宁的加工工艺,用铁盐代替铬盐,研制出了无铬塔拉磺化单宁。结果表明:塔拉磺化单宁的加工工艺可行,质量达到或超过行业标准;添加量为0.5%或2.0%时的降黏率无明显差异;在180℃下,淡水浆降黏率为78.4%~93.2%,平均为88.70%,盐水浆降黏率最高达91.0%,平均为84.54%;在200~220℃下,淡水和盐水基浆平均降黏率分别为95.10%和84.90%。  相似文献   
6.
基于紫胶树脂的聚合物特性,玻璃化转变温度是否存在及其测定方法是紫胶树脂热性质中被长期忽视的重要命题;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的精细操作及直接测定,在所测得的DSC曲线上成功地观测到了碱提紫胶树脂与其他聚合物相同的比热容阶跃,并计算了此DSC曲线上比热容阶跃变化率最大处所对应的温度(Tg),而聚合物的此阶跃均由玻璃化转变引起;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升温速率为(7±0.5)℃/min,试样量为(7.0±0.1)mg,吹扫气流量为(15±1)mL/min,试样粒径为125~250μm,消除热历史温度为(35±0.5)℃时,测得的DSC曲线符合规则的玻璃化转变线型;在此优化条件下测得云南紫胶虫紫胶、普萨紫胶虫紫胶、仰光紫胶虫紫胶、紫胶蚧紫胶、碱提紫胶树脂、紫胶颗粒胶、紫胶片胶、NaClO漂白胶、H2O2漂白胶的Tg值分别为22.7℃、29.8℃、30.8℃、32.9℃、34.3℃、33.9℃、28.6℃、23.3℃、16.4℃,对评价各类紫胶原胶及其树脂产品的热稳定条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采用小曲固态发酵工艺,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子水平实验,确定了以木豆为主要原料,高粱为辅助原料,酿造小曲白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木豆小曲白酒的最佳发酵工艺为:采用直接入罐发酵的方法,木豆与高粱配比为1∶1,酒曲用量为1.2%,糖化酶用量为0.4%,高活性酵母用量为0.5%,发酵时间为30d,出酒率以50%(v/v)计可达到54.8%。  相似文献   
8.
9.
西番莲果脯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西番莲果皮加工成高糖、低糖果脯的工艺技术,同时对两种果脯进行感官评价。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微波法、超声波法、常规溶剂浸提法和快速浸出法4种方法提取印楝种子中印楝油、印楝素浸膏得率和浸膏中印楝素A、印楝素B的质量百分含量。快速浸出法提取总耗时0.5h,印楝油得率31.9%,印楝素浸膏得率3.39%,浸膏中AzadirachtinA含量8.99%、AzadirachtinB含量2.92%。快速浸出法耗时少,得率高,具有较多优势。测定了快速浸出法提取印楝素不同萃取时间下印楝种粉的粒度,发现物料粒度不断减小是达到快速萃取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