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66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58篇
水利工程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废弃木薯秸秆为原料,经碱化、添加巯基官能团进行改性得到吸附剂,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吸附剂的对Cu(Ⅱ)和Zn(Ⅱ)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木薯秸秆成功引入巯基基团。经过巯基改性后的木薯秸秆的吸附量得到提升,吸附量随p H的升高而增大,在30 min内吸附量可迅速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准2级动力学方程。对Cu(Ⅱ)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iur等温模型,近似于单层吸附,理论最高吸附量为65.36 mg/g;对Zn(Ⅱ)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以多分子层吸附为主,理论最高吸附量为60.24 mg/g。两者吸附过程均为自发的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实现罗汉果体积自动精确测量,采用摄像机获取罗汉果个体俯视图和不同角度的4幅侧视图.通过二值化后的罗汉果俯视图计算罗汉果的圆度误差,再利用侧视图,采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罗汉果体积,并对体积进行修正.将图像测量结果与采用物理方法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证明此测量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这项技术可用于罗汉果及类似的农...  相似文献   
3.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制糖废水,分析了发生酸溺后出水pH值、对COD的去除率以及颗粒污泥特性的变化,并研究了其恢复调控措施。当酸溺后,ABR出水pH值降低到4.0~5.0,对COD的去除率仅为5.6%~6.0%;产甲烷菌受到严重抑制,第四格室与第五格室中颗粒污泥的辅酶F420含量分别由原来的1.89和1.77μmol/gVSS降低到0.42和0.22μmol/gVSS;由于产酸菌的大量繁殖,造成颗粒污泥的EPS增多,第二、第三和第四格室中颗粒污泥的EPS分别达到了219.64、170.34和201.70 mg/gVSS;同时SEM表明反应器内的微生物环境破坏明显,各格室都有大量的梭状芽孢杆菌,而产甲烷菌明显减少。酸溺后,采用增加进水碱度和降低负荷的联合调控方法,可使ABR在15 d后恢复正常,出水pH值达到6.6~6.7,对COD的去除率为86.2%。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焦炭为填料的吸附柱在不同吸附量和氧环境下对磷去除量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对微生物群落的分析,以揭示进水浓度、供氧方式和供氧量对吸附-生物耦合技术气化除磷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进水P质量浓度为25 mg/L时,吸附柱对P的去除效果最好,单日生物降解量、脂磷生物量、脱氢酶活性和比生物活性分别为5.85 mg/d、73.76 nmol/g、4.64μgTF/(g·h)和0.063μgTF/(nmolP·h),进水P浓度过大会导致焦炭上的生物膜过厚,生物活性降低。前半程供气,后半程供气和全程供气时对P的去除率分别为60.44%、65.78%和63.65%。供气速率分别为10、100、300 mL/min和不供气时对P的去除率分别为40.98%、43.98%、39.80%和31.92%。少量供气能提高系统对磷的去除效率,不供气或供气量过大会对部分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对比各个吸附柱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现,有多种微生物被证实具有代谢有机物和脱氮除磷的作用。门水平上相对丰度较大的优势菌门有Proteobacteria(7.04%~70.33%)、Firmicutes(0.91%~47.13%)、A...  相似文献   
5.
根据环境类专业的特点,密切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课程设置、入学教育、教学改革、科研平台、特色活动和校外资源等,探讨了多种方式协同培养环境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EGSB处理中药废水过程中厌氧颗粒污泥特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厌氧颗粒污泥粒径分布、机械强度、二价金属含量、胞外聚合物含量等,探讨了EGSB反应器处理中药废水过程中颗粒污泥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在中药废水COD浓度为2000~5000 mg·L-1、HRT为12 h、T为30℃的条件下,颗粒污泥粒径分布在500~1000μm之间,完整系数(integrity coefficient,IC)小于20,颗粒污泥EPS总量、蛋白含量、多糖含量分别为85.59、63.67和21.92 mg·(g VSS)-1,此时颗粒污泥絮凝性良好,机械强度高。当HRT减少为6 h时,IC为30.03,蛋白与多糖的比值增大到6.86,但多糖含量仅为18.11 mg·(g VSS)-1;而当T降低为20℃时,颗粒污泥粒径分布在250~750μm之间,IC增大到32.11,Ca2+、Mg2+、Mn2+含量减少为20.78、4.79和0.94 mg·L-1,颗粒污泥EPS显著降低,其总量、蛋白含量、多糖含量仅为69.04、58.87和10.17mg·(g VSS)-1,在此运行条件下,出现了颗粒污泥的解体、流失,同时出水水质变差。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环节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有效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根据环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从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入手,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教学环节,并以创新杯比赛为依托,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环境污染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之一,环境工程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教学体系尚待完善,构建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以适应当前形势及人才需求仍是各高校关注的重点。本文结合我校办学实践与地方环境问题以及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强化实践教学,融入人文社科知识,突出地方特色的办学思路进行专业建设探讨与特色性探索。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6)
巴特勒的生命周期理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旅游地变化的机理,旅游和旅游组织如何应对变化,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和影响,应用这一框架去分析旅游地的具体生命周期的特点和规律,剖析形成这些具体生命周期的特点和规律的内在因素,可有效指导旅游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本文应用这一理论分析了乌镇景区从2001年至今的旅游生命周期阶段情况,并对乌镇景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氯化锌和乙酰丙酮在乙醇中反应得到乙酰丙酮(AA)络合锌溶液(即Zn(AA)Cl2),利用Na OH与Zn(AA)Cl2反应去除溶液中的Cl-,制得含锌的溶胶溶液。使用制得的溶胶溶液利用浸渍-提拉法在玻璃基上制备Zn 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晶体结构分析和光学表征。结果显示:在500℃制备的薄膜样品具有六方纤锌结构的Zn O,由谢乐方程估算Zn O薄膜的平均晶粒尺寸为70~80 nm,由薄膜的光学表征确定制得的Zn O薄膜的直接禁带宽度为3.17 e 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