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42篇
电工技术   84篇
综合类   57篇
化学工业   71篇
金属工艺   48篇
机械仪表   57篇
建筑科学   65篇
矿业工程   28篇
能源动力   17篇
轻工业   37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篇
冶金工业   22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0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Software is a central component in the modern world and vastly affects the environment’s sustainability. The demand for energy and resource requirements is rising when producing hardware and software units. Literature study reveals that many studies focused on green hardware; however, limited efforts were made in the greenness of software products. Green software products are necessary to solve the issues and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long-term use of software, especially from a sustainability perspective. Without a proper mechanism for measuring the greenness of a particular software product executed in a specific environment, the mentioned benefits will not be attained. Currently, there are not enough works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and the green status of software products is uncertain and unsure. This paper aims to identify the green measurements based on sustainable dimensions in a software product. The second objective is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lements and measurements through empirical study. The study is conducted in two phases. The first phase is the theoretical phase, where the main components, measurements and practices that influence the sustainability of a software product are identified. The second phase is the empirical study that involved 103 respondents in Malaysia investigating current practices of green software in 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 and further identifying the main sustainability dimensions and measurements and their impact on achieving green software products. This study has revealed seven green measurements of software product: Productivity, Usability, Cost Reduction, Employee Support, Energy Efficiency,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Tool Support. The relationship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ith a significance level of less than 0.01 (p = 0.000). Thus, the hypothesised relationships were all accepted. The contributions of this study revolve around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s of the measurements to attain a green software product.  相似文献   
2.
说明了在异步串行通信(RS-232)的工作方式下,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接收、处理,丢弃乱码,并进行保存的可靠方法,并给出了相关的VC 语言程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分析了电网电力设备安全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强化电网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探讨了电网电力设备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4.
陈彦  刘培斌  杜颖  王凯  马云龙  董怀玉 《农药》2021,(2):143-146
[目的]筛选出防治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低毒、高效药剂。[方法]采用浸虫法筛选12种杀虫剂防治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室内活性,并通过大田试验进一步验证。[结果]室内筛选结果表明:呋虫胺的杀虫活性最高,在24、48 h的LC50值分别为0.5026、0.2159 mg/L;联苯菊酯、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和毒死蜱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杀虫活性次之,苦参碱和蛇床子素24、48 h均无杀虫活性。田间防效试验表明:6种杀虫剂对双斑长跗萤叶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啶虫脒在药后7 d,防治效果达到100%。[结论]菊酯类和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试验中对双斑长跗萤叶甲表现出优异防治效果,可在田间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北方供暖地区存在大量热电联产机组,其"以热定电"的运行特性限制了机组调峰能力.同时,随着我国能源替代的提出以及风电的快速发展,建立包含风电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是降低电热耦合以及系统运行成本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在满足用户电热负荷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电不确定性以及系统动态过程中的经济性,提出一种基于情景树结构的随机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为了降低风电功率随机性干扰和风电功率变化难以描述的问题,提出采用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变换方法建立风电功率非高斯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情景树结构的风电功率变化显式表达结构,在保证鲁棒性的同时降低了优化过程中风电随机性的干扰.最后,通过累计节约成本的复合单步增长率指标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基于多视几何的弯管三维测量方法中,为了重构弯管三维模型,需要精确稳定的提取弯管图像中心线,文章研究了常用的弯管图像中心线检测方法的不足,结合张量投票算法与Steger算法,提出一种亚像素级的弯管图像中心线检测算法。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能够克服光照不均匀带来的影响,提取弯管中心线的精度在0.5像素以内。  相似文献   
7.
针对Hadoop平台现有任务调度算法优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局部性的推测式任务调度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节点上Map和Reduce任务时长比例, 结合不同节点上数据的局部特性, 采用了比现有算法更精确的任务进度探测方式找出快慢节点, 在快节点上启动剩余时间最长的落后任务的备份任务, 用移动计算代替移动数据。在Hadoop环境中进行了实验, 结果表明该算法比现有算法缩短了任务平均运行时间, 加快了任务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位置相关信息服务中访问数据涉及到复杂的空间计算,导致访问数据的延迟时间较长,而数据预取能够显著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缩短访问数据的时间。基于LDD的预取策略如DDP考虑了数据距离,但是没有考虑数据的访问概率和更新频率及数据大小。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价值的数据预取(CDP)策略,一些重要的数据预取因素如访问概率、更新频率、数据项大小、数据距离和有效范围等都包含在价值函数里,根据价值函数值的大小来选择被预取的数据。通过实验对比,CDP比DDP策略能更有效的提高缓存命中率。  相似文献   
9.
湿式氧化处理乙烯裂解废碱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研究了WAO处理乙烯裂解废碱液的方法。在2L高压釜中进行了乙烯废碱液的湿式氧化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对乙烯废碱液中COD、S^2-,酚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式氧化处理乙烯裂解废碱液是可行的,处理后污水中COD、S^2-,酚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0%、98%和30%,达到了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李梅 《辽宁化工》2005,34(11):497-500
密闭电石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炉气必须经过净化除尘综合利用,针对全密闭式电石炉炉气净化问题,论述了3种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