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4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单针藻Monoraphidium sp. QLZ-3为对象,研究了CO2对微藻在核桃壳提取液(walnut shell extracts,WSE)中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2%的CO2条件下,微藻在WSE中的生物量产率及油脂产率达到196.85mg/(L·d)和97.52mg/(L·d),分别是对照组的1.33倍和1.57倍。WSE培养下,外源CO2上调了微藻中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基因(ribulose 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rbcL)的表达量,从而促进了CO2的固定。此外,12% 的CO2提高了微藻对WSE中多酚的利用,同时上调了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enzyme A carboxylase,ACCase)和苹果酸酶(malic enzyme,ME)活性,下调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活性。研究表明,CO2可以提高WSE中微藻的生物量产率和油脂产率,降低培养成本,为核桃壳的资源化利用及微藻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云南引种美国山核桃品种之间的品质差异,为其深加工和品种选育奠定理论基础,选择9个有代表性的美国山核桃品种,测定其种仁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维生素E、微量元素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9个品种的美国山核桃种仁粗蛋白质含量在437~7.96 g/100 g之间,平均值为5.88 g/100 g;粗脂肪含量在53.21%~74.91%之间,平均值为65.90%;维生素E含量在0.89~1.22 mg/g之间,平均值为1.04 mg/g;9个品种美国山核桃种仁Zn、Fe、Ca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068、0.118、0.514 mg/g,Pb含量平均值为0.115 μg/g,低于国标限值;9个品种美国山核桃种仁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主要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等;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指标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或负相关。不同品种美国山核桃在基本营养成分、脂肪酸组成及微量元素含量方面各有侧重,在精深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成品、配料、加工工艺等有针对性地选择,在品种培育方面,也可以根据各品种特点进行定向培养。  相似文献   
3.
缪福俊 《中国油脂》2021,46(6):85-88
核桃油具有良好的脂肪酸组成(亚麻酸与亚油酸的比例接近1∶ 4),并富含生育酚、甾醇、磷脂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食用及营养价值。核桃油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物活性。综述了核桃油的生物活性,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耿树香 《中国油脂》2020,45(8):81-85
以不同发育期(授粉30、60、90、120 d)‘三台’核桃仁为试材,通过对其油脂、油脂中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及功能成分角鲨烯、维生素、磷脂等营养指标的研究,探讨‘三台’核桃发育期主要营养成分变化及其相关性,旨在为‘三台’核桃分子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三台’核桃含油率在整个生长期逐渐升高,特别是在前3个发育期,油脂急剧积累,含量显著增高,而从第3到第4发育期,油脂积累趋于平稳;核桃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第2发育期最高,达到75.60%;核桃中蛋白质含量在第2发育期最高,为17.8%;核桃中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在第2发育期最高;水溶性维生素C与维生素B_3含量均在第4发育期最高,而脂溶性维生素E含量则在第2发育期最高;磷脂含量在第3发育期最高。  相似文献   
5.
方贤胜  吴涛  肖良俊 《食品科学》2021,42(12):215-221
为了解核桃内种皮的主要代谢成分,同时比较不同颜色内种皮的成分差异。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通过聚类分析、样本相关性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测定并比较相同生境下浅黄色和紫色核桃内种皮的代谢物质成分。结果表明:2 种核桃内种皮共检测出23 类680 种代谢物,其中658 种为两者共有,浅黄色有670 种,紫色668 种;2 种核桃内种皮筛选得到差异代谢物244 种,占共有代谢物的37.08%;其中,紫色内种皮相对浅黄色内种皮有93 种代谢物含量较高,占比为38.11%,151 种成分含量较低,占比为61.89%;244 种显著差异的代谢物主要分布在20 条代谢途径中,前5 条通路分别是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通路、黄酮类生物合成通路、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通路、环境微生物相关代谢通路和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分别包括代谢物90 种(36.89%)、48 种(19.67%)、37 种(15.16%)、30 种(12.30%)和23 种(9.43%);紫色核桃内种皮花青素差异代谢物数量较多且含量较高,可能是造成内种皮颜色差异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缪福俊 《中国油脂》2021,46(1):48-51
核桃富含多酚类物质,尤其是在核桃加工副产物中,如青皮、壳、内种皮、分心木等,然而这些副产物常被当作废弃物来处理,附加值低。综述了核桃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预防心血管疾病、健脑、预防或治疗糖尿病等生物活性,以期为核桃副产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潘莉 《中国油脂》2021,46(9):103-107
为研究不同保鲜方法对青皮核桃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以漾濞泡核桃为试材,分别采用二氧化氯(ClO2)、1-甲基环丙烯(1-MCP)、乙烯吸收剂进行处理,贮藏于(2±1) ℃条件下,每隔10 d测定核桃仁可溶性蛋白含量,并记录青皮核桃在保鲜过程中青皮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核桃仁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先升高再降低,随后趋于平稳;贮藏40 d时核桃仁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高峰,ClO2、乙烯吸收剂处理显著高于对照;核桃青皮颜色、紧实度随贮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褐变指数以及腐烂指数则相反;核桃青皮4项感官指标均在40 d时出现转折点,其中以ClO2处理效果最佳。结合核桃青皮感官指标和核桃仁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建议青皮核桃在低温贮藏40 d左右时,脱青皮可以得到更好品质。  相似文献   
8.
耿树香 《中国油脂》2021,46(1):108-111
采用索氏抽提仪、气-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对云南11种油料作物油脂中植物甾醇、角鲨烯、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和总酚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植物油脂中的植物甾醇均以β-谷甾醇为主,β-谷甾醇含量最高的为菜籽油,总植物甾醇含量最高的也为菜籽油;橄榄油中角鲨烯的含量最高,达0.637%,明显优于其他植物油脂;红花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最高,达19.90 mg/100 g(以α-生育酚计);花生油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达18.10 mg/100 g;菜籽油中总酚含量最高,达247.91 mg/kg。通过主成分分析并对11种植物油脂的主要功能性成分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得分由高到低为菜籽油>橡胶籽油>花生油>红花籽油>橄榄油>大豆油>青刺果油>油茶籽油>油藤果油>核桃油>澳洲坚果油。因此,如果仅从脂溶性成分来看,菜籽油最优,橡胶籽油次之。  相似文献   
9.
对西印度醋栗(Phyllanthus acidus Skeels)枝叶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该植物的安全食用和药用研发提供参考。采用溶剂回流提取得到西印度醋栗枝叶的全组分样品,然后按照极性大小进一步对全组分进行分组划段,分别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组分,以及乙醇洗脱组分和水溶出组分;以半抑制浓度(IC50)为评价指标,比较不同组分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通过经典急毒实验法测定各组分对小鼠的近似最大耐受量(MTD)和半数致死量(LD50),将全组分样品进行连续灌胃20 d评价其亚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西印度醋栗枝叶各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均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全组分的MTD为2.0 g/kg,不同组分样品的毒性大小为乙醇洗脱组分>水溶出组分>石油醚组分>乙酸乙酯组分>正丁醇组分>全组分。主要急性毒性症状是惊跳随后怠动、扭体、呼吸急促等。亚急性毒性试验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及病变,表明在口服摄入西印度醋栗全组分2 g/kg/d(相当于干燥枝叶8.6 g/kg)是安全的,具有开发为降血糖、减肥食品...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杂交油橄榄品种最佳采收期,以云杂1号、云杂2号和云杂3号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6—10月期间观测果实表型性状、含油率及油质的变化,并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3个品种横径、纵径、单果质量、果肉率、成熟度指数、含油率、亚油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果形指数、含水量、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不同采收时间各指标差异明显,9月末到10月末,3个品种果实生长趋于稳定,成熟度指数为4.56~5.52,果形指数在1.4左右,单果质量为1.25~1.41 g,果肉率为68.82%~71.94%,鲜果含水量为50.01%~51.53%、含油率为1610%~21.61%。从油质看,脂肪酸组成主要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和十六碳烯酸,占总量的98%以上,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82%以上。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云杂1号最佳采收时间为9月末,云杂2号和云杂3号在10月末采收较为适宜。在最佳采收期综合性状最好的品种依次为云杂2号、云杂3号和云杂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