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3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33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519篇
水利工程   27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38篇
自动化技术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鲤鱼中腐败希瓦氏菌生长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康  杨兆锞  刘书亮  韩新锋 《食品科学》2015,36(15):147-150
利用市售鲤鱼中分离鉴定得到的腐败希瓦氏菌进行了生长动力学模型的建立。通过预测微生物学的方法比较Logistic、Gompertz和Baranyi模型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特性,对3 种模型所得参数进而构建了二级模型并分别进行了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Logistic、Gompertz和Baranyi模型在内部验证中的r2分别为0.982 4、0.983 6和0.988 4,偏差因子(bias factor,Bf)分别为0.985 0、0.995 0和0.970 0;而外部验证Bf值分别为0.804、1.177和0.826。Baranyi模型在对微生物生长的预测性上不仅准确,而且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食品安全预警,在实际的农产品和食品领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2.
响应面法优化酶解花椒籽蛋白制备降血压肽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酶解花椒籽蛋白制备降血压肽的工艺条件。采用不同蛋白酶水解花椒籽蛋白,以酶解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为指标,筛选出制备花椒籽蛋白降血压肽的最佳蛋白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考察酶解时间、加酶量、酶解温度和pH值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因素水平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并获得酶解花椒籽蛋白制备降血压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3 g/100 mL、酶解时间4.9 h、加酶量10 200 U/g、酶解温度37.4 ℃、pH 6.9,在此条件下,所得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为68.00%。  相似文献   
83.
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法和总还原能力法测定橄榄苦苷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滤纸片法考察橄榄苦苷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稀释法分析橄榄苦苷对3 种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和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显示:橄榄苦苷在0.02~0.08 mg/mL范围内与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相比始终表现出强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还原能力;橄榄苦苷对3 种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表现为延缓细菌的对数生长期;在研究质量浓度范围内橄榄苦苷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强,10 mg/mL时其抑菌圈直径d=(20.77±0.47)mm,为极度敏感,MIC为0.025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高敏感(d=(19.23±0.44)mm>15 mm),MIC为0.05 mg/mL;而枯草芽孢杆菌处于中度敏感状态(d=(11.48±0.60) mm<15 mm),MIC为0.4 mg/mL。结果表明,橄榄苦苷具有极强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4.
杨清  蒋丹  刘庆玲  董燕灵  杜晓 《食品科学》2014,35(6):146-151
通过对直条形四川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各工序茶样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的分析测定,确定其加工工艺参 数,优化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随着制作工艺递进,茶叶的含水率递减,晒青及做青步骤失水最低,仅4.61%及 4.07%,其他工序失水均较高;鲜叶制成乌龙茶后,儿茶素、叶绿素总量、茶多酚、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分 别降低了88.63 mg/g(相对比例)、3.03%、15.94%、1.66%、0.20%;而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较鲜叶分别 升高了2.91%、1.38%、0.74%。分析表明,做青和初炒工序是整个直条形四川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部分内含物变化最 显著的环节,鲜叶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也验证了关于做青过程中保持水分适度的传统经验。  相似文献   
85.
中茶108、中茶302和中茶102的绿茶适制性及制茶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从浙江省引进四川茶区的茶树良种中茶108、中茶302和中茶102的绿茶适制性和制茶品质,以四川茶区主栽品种福选9号为对照,研究3 个引进品种春梢(1 芽1 叶) 所制绿茶的主要成分含量、香气组分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 3 个引进品种所制绿茶内含物质较丰富, 水浸出物含量范围为(41.96±1.65)%~(43.94±0.93)%;咖啡碱含量范围在(3.92±0.06)%~(4.47±0.12)%。氨基酸含量为(4.78±0.16)%~(5.71±0.30)%,均显著高于福选9号;茶多酚含量为(19.89±0.68)%~(23.95±1.73)%,儿茶素含量为(8.38±0.08)%~(13.25±0.18)%,均显著低于福选9号;酚氨比值范围在3.48~5.01,也低于福选9号,因此,3 个供试品种具有适制绿茶,且茶汤滋味鲜爽、苦涩味低的物质基础。在中茶108、中茶302茶样中,检出香气成分37 种,中茶102中检出香气成分38 种。感官审评结果显示中茶108、中茶302所制的绿茶品质明显优于福选9号,中茶102则与福选9号品质相近。  相似文献   
86.
橄榄油具有良好保健功能,是较为理想食用油脂;但在贮存过程中也存在氧化变质现象;橄榄油氧化将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副产物,其独特风味发生劣化,产生难以接受气味。该文详细介绍橄榄油氧化机理,总结引起橄榄油风味改变的醛、酮、醇、短链脂肪酸等氧化产物。  相似文献   
87.
多孔淀粉是利用具生淀粉酶活力的酶在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水解生淀粉所形成一种新型变性淀粉,可用为微胶囊芯材、及脂肪替代物和吸附剂等。该文综述近年来多孔淀粉制备方法及其在食品微胶囊中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88.
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的结构,以及它与食品中蛋白质功能性质(如:表面性质、水化性质、凝胶性质等)的关系,并探讨了食品蛋白质的几种功能性质的影响因素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蒙顶山茶同土壤钾素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两个尺度下蒙顶山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最均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1)小尺度下土壤全钾和速效钾的C0/(C0 C)值分别为43.3%和27.2%,二者的变异方向略有不同,但均表现出在顺坡方向变异明显,在横坡方向变异较弱,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均呈片状分布,且均有东北区高于西南区的趋势;(2)微尺度下土壤全钾和速效钾也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C0/(C0 C)值分别为47.9%和59.8%,表明在微域范围内随机性因子对其空间变异的影响大于小尺度.土壤全钾在东偏南和垂直方向变异最明显,速效钾除在东北方向以及接近坡面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变异外,在其它方向的变异都不明显,全钾和速效钾均在斜坡方向出现规律性的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90.
户用沼气服务体系优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省偃师市沼气使用和服务的实地调查,发现沼气服务体系中存在许多须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人员配备和资金投入的盲目性,建立了服务网点投入优化配置模型,得出在服务网点建设中,服务网点人员数量、沼气用户覆盖数、设备投入、日常维修及宣传培训的优化方案。最后,尝试性地提出了"沼气用户-服务网点"互惠循环经济模式,阐述了这种模式的内容和具体运行情况及优缺点,为今后的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