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工业   47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7篇
轻工业   77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3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综述了生物基乙烯基酯树脂的研究概况,并重点介绍了以植物油脂和松脂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制备的生物基乙烯基酯树脂。与传统的石油化工产品相比,此类新型的生物基乙烯基酯树脂具有生物可降解、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而且具有改善共聚材料强度、耐热性和柔韧性的优点。简要介绍了生物基乙烯基酯树脂的几种不同固化方式,最后展望了生物基乙烯基酯树脂的发展。  相似文献   
72.
以马来海松酸为原料,先合成马来海松酸酰氯,然后和烯丙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马来海松酸烯丙酯,得率为 70 %,质量分数 99.2 %。采用FT-IR、GC-MS、 13C NMR 和DSC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马来海松酸烯丙酯是一种含有酸酐基团的烯丙基类单体,加热到熔点以上可以发生聚合反应,均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 98 ℃,可作为环氧树脂和不饱和树脂前聚体。  相似文献   
73.
气相色谱法测定萜烯树脂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气相色谱法用于测定萜烯树脂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技术,从标准工作曲线绘制、最低检出限、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等方面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并进行了实际应用效果考察。结果表明,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在测定树脂产品中的甲苯、1,2-二氯乙烷、苯等有机溶剂含量时,甲苯的最低检出限为 0.2 mg/L、1,2-二氯乙烷的最低检出限为 1.7 mg/L、苯的最低检出限为 0.3 mg/L。测定甲苯时的精密度标准偏差为0.04;平均回收率为 104.1%,标准偏差为1.99。该方法应用于测定自制的萜烯树脂样品时,未检测到产品中有苯和1,2-二氯乙烷残留,测得甲苯溶剂的残留量小于 25 mg/kg。  相似文献   
74.
以对苯二甲酸(PTA)与对苯二甲酸回收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为原料在复配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OTP)。讨论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合成工艺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路线为:纯PTA质量分数占总原料的10%,醇酸物质的量之比2.4∶1,催化剂用量0.3%,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220℃;脱色剂用量为5%,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1 h。按此工艺所制得产品体积电阻率≥9.0×1011Ω.cm。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GC含量高达95.94%。与DOP相比性能优良,耐热性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5.
张明明  金立维 《应用化工》2012,41(4):591-594
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苯丙乳液,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聚合物的分子结构。FTIR和DSC表明,两种单体参与共聚反应,且没有均聚物的产生,共聚物的Tg约为36.42℃,明显高于理论值,显示了内交联作用的存在;该苯丙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41.1 nm,且具有很好的单分散性。  相似文献   
76.
以聚酰胺651及自制的M6640改性脂环胺为固化剂分别与环氧树脂E-51配制成管式陶瓷膜表面封端用胶粘剂,通过示差扫描分析法(DSC)、胶粘剂力学性能及腐蚀液的化学需氧量(COD)测试,考察了环氧固化剂种类、M6640改性脂环胺与环氧树脂E-51的质量比、固化条件对环氧胶粘剂的力学性能及耐碱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m(M6640改性脂环胺):m(环氧E-51)=50:100,固化条件25℃/24 h+80℃/4 h时,胶的剪切强度17.49 MPa、拉伸强度78.72 MPa、压缩强度105.32 MPa、弯曲强度120.58 MPa、硬度90.5 HD,Tg65.3℃,耐碱腐蚀,可满足陶瓷膜端面胶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7.
从环氧树脂/固化剂微胶囊的制备技术、影响因素及表征方法等方面综述了环氧树脂微胶囊化技术的现状及其进展;同时简要介绍了用微胶囊技术制备单组分环氧树脂体系常用的芯材、壳材,以及微胶囊化环氧树脂体系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78.
采用多聚甲醛代替37%甲醛溶液与苯酚逐步加成聚合,合成可发性甲阶酚醛树脂。通过粘度、固含量、游离苯酚和甲醛含量及凝胶时间测定以及IR,GPC和TG分析研究了多聚甲醛-苯酚物质的量比为1.8∶1条件下,缩聚反应温度及催化剂加入量对可发性甲阶酚醛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缩聚反应温度为9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5%(以苯酚质量计)时,可得到性能优良的可发性甲阶酚醛树脂,其性能如下:粘度2.6 Pa·s,游离甲醛质量分数1.23%,游离苯酚质量分数5.13%,热失重质量残留率50%以上。  相似文献   
79.
碱预处理对慈竹机械浆酶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慈竹机械浆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NaOH和NaOH加H2O2两种方法对原料进行预处理,考察预处理条件对酶解还原糖产率的影响。得到NaOH最佳预处理条件为:预处理温度90℃、固液比1∶5g/mL、时间2h、NaOH用量12%(g/g绝干)。在此最佳条件下,慈竹机械浆半纤维素保留率为87.92%、纤维素保留率为90.29%、木质素脱除率为43.24%;在pH4.8、加酶量20FPU/g预处理后底物、反应温度50℃的条件下酶解24h,还原糖产率为30.36%。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经碱性预处理过的慈竹机械浆变得粗糙而多孔,增加了纤维素酶的吸附位点,酶解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80.
分别以氢氧化钡[Ba(OH)2]、三乙胺[(C2H5)3N]、氢氧化钠(NaOH)为催化剂,利用多聚甲醛代替甲醛溶液合成3种高固体含量可发性酚醛树脂,并在70℃发泡制备酚醛泡沫材料.研究了催化剂对酚醛树脂的黏度、固体含量、游离苯酚含量、游离甲醛含量、凝胶时间、树脂结构,以及催化剂对酚醛泡沫材料的力学性能、易碎性能、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依次为:NaOH>(C2H5) 3N>Ba(OH)2.以NaOH为催化剂制备的酚醛树脂及其泡沫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