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蓝莓果汁及不同纯度的蓝莓花色苷提取物为原料灌胃12 周龄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 rats,SHR)和Wistar大鼠,研究花色苷提取纯化对其降压效果影响。采用蓝莓果汁(A组)(花色苷的质量分数为1.00%)及不同纯度的蓝莓花色苷提取物(花色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66%(B组)、38.49%(C组)、94.42%(D组))灌胃SHR,灌胃剂量以花色苷含量计。其中,A组的灌胃剂量为94.4、472.1、944.2 mg/kg(以体质量计,下同),B组的灌胃剂量为10.9、54.5、109.0 mg/kg,C组的灌胃剂量为2.5、12.3、24.5 mg/kg,D组的灌胃剂量为1.0、5.0、10.0 mg/kg。结果表明:同剂量(花色苷当量)的蓝莓果汁与蓝莓皮渣提取物(不同纯度蓝莓花色苷提取物)相比,其对SHR的降压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而同剂量不同纯度的蓝莓皮渣提取物对SHR的降压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高剂量果汁(A组)和不同纯度蓝莓花色苷提取物(B、C、D组)灌胃SHR,灌胃后4或5 h其收缩压分别降低了38.45、32.57、33.09、33.41 mmHg。因此,蓝莓对高血压改善作用的功能成分是花色苷;蓝莓果汁的其他成分对花色苷的降血压功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128-133
为了了解不同品种及产地对贵州主栽晚熟蓝莓加工特性的影响,以5个晚熟品种及2个不同产地的蓝莓果实为试材,对其外观形态、理化特性和营养成分进行加工特性的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及产地蓝莓果实间品质差异显著,龙奔基地的巴尔德温单果质量最大(2.55g),含水量(86.17%)、出汁率(61.20%)、可溶性固形物(TSS)(10.77%)、可溶性蛋白质(4.12 mg/100g FW)含量均较高,但花色苷含量(61.59 mg/100g FW)最低;龙奔基地的灿烂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最低(0.32%),固酸比(36.14)、p H(2.90)最高;龙崩基地圆蓝果实中花色苷含量(179.93 mg/100g)最高;碧波基地圆蓝果实中还原糖(10.62%)、总酚(419.34 mg/100g FW)、总黄酮(75.58 mg/100g FW)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较好。经综合评价,龙崩基地的提芙蓝、粉蓝和圆蓝适合于加工成果酱、果脯类产品,龙崩基地灿烂和碧波基地粉蓝适合于鲜销,碧波基地圆蓝则适合开发高档保健食品,巴尔德温适合开发果汁类产品。  相似文献   
2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4):257-265
为提高甜桔梗在贮藏和销售中的商品性,寻找安全、有效的甜桔梗采后保鲜方法,研究通过腐烂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筛选出甜桔梗适宜的贮藏条件(温度和保鲜膜),再用不同浓度(0.25、0.5、0.75μL/L)的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甜桔梗并在确认的条件下(温度和保鲜膜)进行贮藏,研究甜桔梗的生理指标、营养成分以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贮藏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保鲜膜为PE20,与1-MCP(0.5μL/L)耦合作用显示作用效果明显,3种处理均能抑制腐烂率、黄化率、失重率的升高,降低MDA含量、呼吸速率、乙烯生成速率的上升,保持良好的质购性能和营养品质,保持了较高的POD酶活性和较低的PPO酶活性、硝酸盐和亚硝酸。因此,甜桔梗采后用0.5μL/L的1-MCP处理,结合PE20保鲜膜在1℃条件下贮藏对甜桔梗的保鲜效果最好,贮藏末期(24 d)甜桔梗腐烂率仅为4.33%。  相似文献   
2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2):180-184
为了解贵州主栽蓝莓品种果实中活性成分含量及其综合抗氧化活性,以贵州规模化种植的粉蓝、圆蓝、巴尔德温和灿烂为试材,测定其9种酚类组分含量、多酚、总黄酮、花色苷,并用FRAP法、总还原力(TRAP)、DPPH法和ABTS法开展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采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对4个品种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没食子酸、表儿茶素、芦丁、p-香豆酸、槲皮素、儿茶素、鞣花酸、绿原酸、阿魏酸是供试蓝莓果实中的酚类成分较高,4个品种蓝莓果实中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粉蓝中没食子酸、阿魏酸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圆蓝中绿原酸、鞣花酸和芦丁含量最高,巴尔德温中槲皮素和花色苷含量最高,灿烂果实中儿茶素、表儿茶素、p-香豆酸和总酚含量最高;4个品种蓝莓果实的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P0.05),灿烂的抗氧化活性指数最高;蓝莓果实中不同活性成分对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P0.05),绿原酸含量对FRAP值具有较强贡献,阿魏酸、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对TRAP值的贡献极强,没食子酸含量对DPPH值的贡献极强,花色苷含量对ABTS值的贡献较强,抗氧化活性指数(ACI)与表儿茶素和p-香豆酸含量呈现极其显著的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25.
曹森  雷霁卿  吉宁  潘成  马超  李莹  赵宇  王瑞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7):285-293
以大方乌天麻为试材,测定其17个生理品质指标(硬度、呼吸强度、含水量、色差外、色差内、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多糖、天麻素、腺苷、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SOD、PPO、POD、CAT、APX)的变化规律,鉴定了天麻贮藏期的病原菌,并对各项生理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贮藏期30 d时,低温(1±0.5)℃贮藏天麻的多糖、天麻素、腺苷、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分别为241.36 mg·g-1,632.46、76.48、186.82、6.07 μg·g-1,而常温(25±0.5)℃贮藏天麻的多糖、天麻素、腺苷、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分别为225.28 mg·g-1,603.32、71.32、173.32、5.32 μg·g-1。所以,低温(1±0.5)℃能够延缓鲜天麻采后的生理品质变化,建议天麻冷藏温度为0~1℃,天麻呼吸类型为跃变型呼吸。天麻贮藏期主要的病原菌为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sp.)、间座壳属(Diaporthe s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和镰刀菌属(Fusarium sp.)。相关性分析表明,鲜天麻采后生理品质均呈现良好的相关性,并且天麻的营养指标(天麻素、腺苷、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相互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另外,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了天麻17个生理品质的综合评价函数,用于对天麻贮藏品质变化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发酵工艺,该文以保加利亚乳酸杆菌与嗜热链球菌1:1混合菌种为发酵剂,在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pH和料液比5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对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法制备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2%、pH6.0、发酵时间48 h、料液比1:25、发酵温度40℃。在此条件下明显提高了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比例,其得率为16.81%,经发酵法制备的刺梨果渣膳食纤维持水力和膨胀力均高于刺梨果渣。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4种食药两用中草药对"贵长"猕猴桃软腐病主要致病菌的抑制活性。方法以"贵长"猕猴桃为实验材料,对猕猴桃软腐病进行分离纯化鉴定,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并采用4种食药两用中草药粗提物对猕猴桃软腐病的抑制活性进行测试。结果从"贵长"猕猴桃软腐病中分离鉴定出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青霉菌(Penicillium sp.)。4种食药两用中草药粗提物在50 mg/mL时对4株致病菌都具有一定抑制活性,其中八角茴香对4株致病菌都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结论采用菌丝生长抑制速率法,发现八角茴香对霉菌(Botrytiscinerea)、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青霉菌(Penicillium sp.)等具有较好的抑制率。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以脱脂核桃粕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对核桃乳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接种量、植物乳杆菌与嗜酸乳杆菌配比、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为因素,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发酵核桃乳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与嗜酸乳杆菌比例为1:1,接种量8%,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12.7 h。所得到的产品色泽均匀,核桃香味充足,酸甜适口,口感丝滑,后熟12 h的pH和总酸含量3.88、25.63 g/kg,活菌数7.78×108 cfu/mL,蛋白质含量1.05 g/100 g,氨基态氮含量68.6 mg/100 g,与未发酵的核桃乳相比,氨基酸总含量增加了0.1738%。  相似文献   
29.
利用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李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检测进行研究,为李子品质无损检测提供科学方法。通过反射式光谱采集系统获取了"红"李子和"青"李子的平均光谱,并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应用连续投影算法(SPA)和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对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提取特征波长;分别建立基于全光谱和特征波长的预测李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误差反向传播(BP)网络模型。结果表明:利用SPA和CARS算法分别从全光谱的1024个波长中选取出31和104个特征波长;而基于特征波长建立的CARS-BP网络模型效果最优,其相关系数rc为0.998,rp为0.887,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26,RMSEP为1.767。这表明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进行李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无损检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0.
以水酶法核桃原油、脱酸核桃油、脱胶核桃油和脱臭核桃油为原料,针对4种油样中功能性成分、理化指标和自由基清除率以及加速氧化试验的结果,分析精炼对水酶法核桃原油品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精炼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水酶法核桃原油的有益伴随物含量且减弱油脂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为避免油脂过度精炼,核桃原油经脱酸这一精炼步骤后油样的各项理化指标均已满足水酶法一级核桃油质量要求,与核桃原油相比,脱酸核桃油在加速氧化试验中维生素E、β-谷甾醇含量下降幅度较小、氧化稳定性较强;根据加速氧化试验结果推算可知,水酶法核桃原油、脱酸核桃油的货架期至少为312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