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5篇
机械仪表   3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664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肉制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佳肴,但受微生物、物理和酶的作用极易腐败变质,限制了其货架期和流通半径。茶多酚是一类从茶叶中提取、具有多个酚羟基的化合物,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被广泛应用于肉制品贮藏和保鲜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茶多酚的结构及性质,综述了茶多酚抗氧化及抗菌机理,分析了茶多酚在多种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现状,对茶多酚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2.
本研究以绿茶为茶坯、槐花为花源,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分析花茶配比、窨制时间、窨制次数对槐花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探讨窨制过程的最佳技术条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槐花绿茶的特征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槐花与绿茶配比3:5、窨制时间4 h、窨制次数3次为槐花绿茶窨制的最佳技术条件;槐花绿茶中主要存在(E)-β-金合欢烯、α-蒎烯、苯甲酸甲酯、萜品油烯、1-甲基萘、茉莉酮、2-庚酮、吲哚、对甲苯甲醚、3-蒈烯等特征性香气成分,其中α-蒎烯、萜品油烯、苯甲酸甲酯、3-蒈烯对槐花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更大,相关系数依次为0.86、0.83、0.82、0.77。  相似文献   
73.
为研究我国不同地域边销茯砖茶的香气品质特点,试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陕西、湖南和浙江三主产区的边销茯砖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气质联用(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对其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感官审评初步探明了不同主产区边销茯砖茶的香气特征。三产区边销茯砖茶香气以纯正为主要特点,但陕西茯砖茶带高火香,湖南茯砖茶"菌花香"较明显,浙江茯砖茶略带青气。GC-MS分析结果表明:从陕、湘和浙三产区的边销茯砖茶样品中分别检测出46、56和53种香气成分,共有香气成分45种,主要以醇类、醛类和酮类物质为主,分别占陕、湘和浙边销茯砖茶检出香气总量的65.22%、69.01%和73.22%;含量较高的共有组分有:棕榈酸、植醇、橙花叔醇、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E,E)-2,4-庚二烯醛、香叶基丙酮、β-紫罗酮等,其中具高火香的杂环类化合物在陕西茯砖茶中含量较高,与"菌花香"紧密相关的烯醛类物质在湖南茯砖茶中含量最高,具青气味的低级脂肪醛在浙江茯砖茶中含量较高,与感官审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i Nose型电子鼻在区分和判别特种茉莉花茶香气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以福州特种茉莉花茶为对象,以i Nose型电子鼻传感器的响应值为指标,对不同厂家、不同外形的特种茉莉花茶进行判别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厂家的成品茉莉花茶能够被有效区分;同一厂家不同外形成品茶间香气风格相近,故区分不明显;窨制过程样与成品茶的香气品质存在差异,故被有效地区分。电子鼻响应值能够实现对同一外形不同厂家间、不同窨次间的区分,但区分效果因外形而异。Fisher判别分析显示,本文建立的判别函数,其回代验证正判率达到100.0%,交叉验证正判率为86.1%。结论电子鼻技术可用于特种茉莉花茶香气品质的区分和识别,可为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产品质量控制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罗理勇  曾亮  李洪军 《食品科学》2015,36(4):119-125
以27 个重庆地区主要茶树栽培品种的1 芽2 叶鲜叶为供试材料,通过测定各品种的主要生化成分,分析各品种在重庆地区与原产地之间的差异性,及比较各品种在重庆的表现特性;并采用相关性、多维尺度和聚类分析探究27 个品种在重庆地区的表现特性及其适制性。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重庆地区表现为氨基酸的变化率最大,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的变化率次之;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含量和儿茶素品质指数,以及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异性较大;茶多酚与氨基酸含量呈负相关性,咖啡碱与茶多酚含量、儿茶素含量和酚氨比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PPO和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性;通过多维尺度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品种分成4 大类群,且每个类群的茶类适制性都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6.
以糯米、太子参为原料,发酵酿制甜酒酿。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甜酒酿的发酵工艺参数,并研究发酵过程中的总糖、总酸、pH值和酒精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参数组合为发酵时间4 d,发酵温度28 ℃,接种量1.5%,太子参添加量2%。此条件下发酵的甜酒酿口感最佳,酒液澄清,呈米黄色。甜酒酿中的总糖随时间的推移先上升后下降,总酸在发酵初期先上升后基本稳定,pH值先是下降后基本稳定,酒精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闽北豆豉生产过程中水分、还原糖、蛋白质、氨基酸态氮及赖氨酸等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闽北豆豉发酵7 d后,水分含量由53.34%下降到27.34%;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呈先增后减趋势,先由1.42%上升至2.50%后又降低至1.82%;蛋白质含量略有上升,从36%上升至41.77%;氨基酸态氮含量由0.45 g/100 g上升至0.90 g/100 g;赖氨酸含量由2.45 mg/100 g上升至19.23 mg/100 g。  相似文献   
78.
研究从发酵芝麻粕中提取分离出的小肽体内抗氧化和免疫活性。将56 只4 周龄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成7 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低、中、高3 个剂量的小肽(三肽和四肽),连续灌胃28 d后取血,测定肝脏、脾脏、胸腺系数,血清中丙二醛含量,肝匀浆中的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脾脏中T淋巴细胞CD3+、CD4+和CD8+数量。灌胃发酵芝麻粕三肽和四肽后,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0.05),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四肽高剂量组小鼠的CD4+/CD8+值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发酵芝麻粕三肽和四肽均具有体内抗氧化能力,四肽在本实验设定中的高剂量条件下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机体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79.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铁观音茶叶等级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光谱技术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理论对不同等级的铁观音茶叶进行判别分析。采集铁观音各等级茶样的高光谱数据,提取红边幅值、蓝边位置、黄边面积、红谷反射率、归一化植被指数等共20 个光谱特征参数,以其作为输入量带入以径向基函数作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探讨惩罚参数C和核参数g的最佳取值,构建判别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显示,当惩罚参数C和核参数g分别为106和0.007 5时,所建模型对未知等级的铁观音样品正确判别率可达92.86%,表明应用高光谱技术进行铁观音茶叶等级的快速无损准确鉴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0.
超滤膜澄清分离速溶茶副产品中茶多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浓度、温度、压力各因素对截留分子量100k超滤膜澄清分离速溶茶副产品中茶多酚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超滤膜澄清分离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样液质量分数0.40%、温度35℃、压力0.138 MPa的条件下分离试样,膜透过液中茶多酚含量达48.73%,得率为40.75%,说明超滤技术是澄清分离速溶茶副产品中茶多酚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