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3篇
水利工程   30篇
石油天然气   3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传统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判断风电并网后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PSO-BP组合的风电并网暂态电压稳定评估方法。首先采用混沌理论对粒子群算法的不足进行改善,应用改进后的算法对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然后利用系统故障前后采集的传统物理量和风电场相关的物理量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特征量进行监督学习,最后将训练得到的模型应用于风电并网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评估中。利用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标准算例进行风电并网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SRM融雪径流模型在疏勒河流域上游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疏勒河是西北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其冰雪融水是春季径流补给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结合MODIS积雪产品MOD10A2、DEM数据和气象台站数据,构建了疏勒河流域上游SRM融雪径流模型,模拟结果的拟合优度确定系数Nash-Sutcliffe系数R2=0.834和体积差DV=1.63%。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基本上把握疏勒河流域融雪径流的趋势,达到了较好的模拟效果,可用于该流域春季径流的预测,为预防春季融雪型洪水灾害和减轻春季旱情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土壤水分数据同化结果的精度,将基于双集合卡尔曼滤波(Dual Ensemble Kalman Filter,DEnKF)的状态-参数估计方案与简单生物圈模型(simple biosphere model 2,SiB2)相结合,同时更新土壤水分和优化模型参数(土壤属性参数)。选用2008年6月1日~10月29日黑河上游阿柔冻融观测站为参考站,开展了同化表层土壤水分观测数据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DEnKF可同时优化土壤属性参数和改进土壤水分估计,该方法对表层土壤水分估计的精度0.04高于EnKF算法的精度0.05。当观测数据稀少时,DEnKF算法仍然可以得到较高精度的土壤水分估计,3层土壤水分的估计精度在0.02~0.05之间。  相似文献   
4.
涡动相关通量数据的处理及质量控制是保证各涡动观测台站数据质量的重要步骤。“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Watershed Allied Telemetry Experimental Research,WATER)从2007年底到现在连续观测积累了大量涡动相关通量观测资料。使用经过改进的EdiRe软件对盈科站、阿柔站和关滩站3个站点的原始涡动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质量控制。通过异常值及野值点剔除、倾斜修正、超声虚温修正、时间滞后校正、频率响应修正和空气密度效应修正(WPL修正)等基本处理生成Level\|1数据产品;再通过大气状态平稳性检验、总体湍流特征检验以及湍流通量统计特征分析等初步质量控制,生成Level\|2数据产品。以盈科绿洲站2009年7月份涡动相关数据为例,着重介绍涡动相关数据处理过程中各校正方法的重要性及不同校正方法对湍流通量计算的贡献。结果表明:超声虚温修正后感热通量比修正前减少约7.7%;时间滞后校正后潜热通量和CO2通量分别增加了3.9%、2.7%;频率响应修正后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及CO2通量分别增加了2.7%、10.5%、11.6%;WPL修正后潜热通量增加了1.7%,CO2通量减少了9.8%。最后将Campbell实时处理结果与Level\|1产品及Level\|2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并对黑河流域各涡动站做了总体数据精度评价,阿柔站数据质量最好,盈科站次之,关滩站较差。
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目前水文模型本地服务模式的不足,针对当前国内外Web Service技术在水文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现状,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在线水文模型服务系统,示范了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网络数据获取、水文模型运行模拟等过程,说明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在线水文模型服务较好地实现了水文模型网络共享,支持异地模型访问。建议在线水文模型服务结构从网络数据库/数据中心获取数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模式从本机上传海量数据等问题。这种在线水文模型服务模式节约了模型运行成本、降低了用户要求,在具体水文水资源管理事务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拓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健康落叶松与遭受病害落叶松的冠层光谱反射率曲线具有明显差异,利用反映这种差异的光谱特征参数建立回归模型,可为反演落叶松冠层光合色素含量进而诊断落叶松健康状况提供方法和途径。以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和龙两市林场中健康的和遭受落叶松早落病侵害的人工落叶松林为调查对象,在对野外采集的14个落叶松冠层样本进行光谱测量及光合色素含量测量的基础上,选取8个对落叶松冠层光合色素含量变化反映敏感的光谱参数参与建立其光合色素含量的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健康程度的落叶松冠层光谱曲线在其可见光及近红外波段有3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差异处,分别位于光谱曲线的“绿峰”、“红谷”和“红边”位置。利用反映这些差异的8个光谱特征参数建立落叶松冠层光合色素含量的回归模型,除 “红边”这一参数回归效果不令人满意外,其余7个参数均得到了较好的回归效果,其中利用峰谷波长差Dgr建立的关于总叶绿素和叶绿素b含量的一元回归模型R2值分别达到0.842 8和0.749 8,利用NDGI建立的关于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一元回归模型R2值分别达到0.875 8和0.789 7;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的回归效果与一元回归模型相比,各判定系数R2值均有所提高,总叶绿素、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回归模型R2值分别达到0.885、0.910、0.839和0.862。  相似文献   
7.
域状图是GIS处理或操作的基本对象之一,大量复杂的域状图层靠备拓扑运算功能的GIS自动生成,编码严谨、档注完备,是单机和网络上数据分析可视化应用急需的信息源。为了信息共享,不同GIS平台之间,GIS与GIS应用软件之间常进行可交换文件的格式转换,以ARC/INFO向MapInfo文件转换为例,通过简析它们相应的文件结构,简介了C++环境下的数据转换编程思路、流程、相关的数据结构和解决方法,为日常办公电子表格应用中的区域状图层或图件自动插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四氧化二氮纯度测定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引起四氧化二氮纯度测定不确定度的有关分量及相关因素,研究了四氧化二氮纯度测定不确定度各分量及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的四氧化二氮纯度测定数据计算出了四氧化二氮纯度测定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12%,扩展不确定度为0.24%,为出具更具规范性、权威性的四氧化二氮纯度测定化验报告打下了基础,并对其他化验项目的不确定度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氧化钨和氧化镍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两种电致变色材料.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本实验室射频溅射WO3和NiOx薄膜的制备和性能以及以它们为基的夹层式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作和性能.  相似文献   
10.
王英梅  董世强  展静  吴青柏  张鹏 《化工进展》2020,39(8):3049-3056
为了研究不同粒径多孔介质体系中甲烷水合物的形成,本文采用粒径分别为0.075~0.5mm、0.5~1mm、1~2mm和2~3mm的石英砂作为多孔介质,在初始压力7.0MPa、温度0.5℃条件下进行水合物形成实验并进行取样观察、分层分解,得出不同粒径大小石英砂中甲烷水合物形成及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石英砂粒径的增大,石英砂砂体中的水合物形成量和初始水合物形成速率在逐渐减小;在粒径为0.075~0.5mm、1~2mm和2~3mm石英砂中,充气过程中水合物便开始形成,且并未出现明显的水合物大量形成阶段,而在粒径为0.5~1mm石英砂体系中出现了水合物大量形成的阶段;通过计算发现,0.5~1mm石英砂体系的气体消耗量最大,为0.47mol,2~3mm石英砂体系的气体消耗量最小,仅为0.05mol;在这4种粒径的石英砂体表面的甲烷水合物主要以分散状均匀分布于颗粒之间或胶结成块,但这一观察结果与通过分解的方法所得到的石英砂上部水合物形成量大于下部的结果存在差异;重复实验也发现,仅在粒径为0.5~1mm石英砂顶部出现了水合物大量富集的现象,因此推断认为在一定粒径的介质体系同时上部存在较大空隙时,水合物有可能会在空隙中大量富集存在。这一实验结果对自然环境中水合物的赋存区域及形态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