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0篇
机械仪表   1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饱和土对水分存在吸力,严重影响土体的工程特性。以一高速铁路地基泥岩为研究对象,应用滤纸法研究含水率及压实作用对其吸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基质吸力及总吸力呈非线性减小,减小过程分为骤减阶段、速率减小阶段和吸力稳定阶段;在低含水率情况下,土体中水分以气态形式进行迁移,此时接触滤纸量测的吸力为总吸力;接触滤纸的平衡含水率随着土体含水率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干密度对低饱和度下土样的总吸力影响较大,同一饱和度下土样干密度越大,则基质吸力越大;在单对数坐标中,土水特征曲线近似呈"S"形,选用典型的SWCC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拟合效果良好。试验结果可用于该类土体相关工程特性的预测及建模。  相似文献   
2.
针对天然气压力能利用模式单一及调压站冷能利用困难导致的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天然气高压管网压力能发电和冷能综合利用集成方案,并针对调压站地理特性及各能源供给波动性导致的能源供应不稳定等问题,构建了天然气压力能与电、气、冷、热等多种能源相结合的微型综合能源网架构,实现其多能耦合互补;同时,通过价格型和激励型2类响应建立气-电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前者基于价格弹性矩阵建立气负荷和电负荷的需求响应模型,后者通过补贴激励的方式对天然气管网进行调峰。综合考虑该微型综合能源网的能耗成本、运维成本、环境成本及需求响应,构建考虑天然气压力能综合利用的微能网气-电需求响应优化调度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场景下微能网电-气-冷能的优化调度结果,对所提出的集成方案及气-电需求响应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无荷膨胀试验,研究初始含水率与初始干密度对高速铁路泥岩地基土无荷膨胀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荷膨胀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分为快速膨胀、减速膨胀和膨胀稳定3个阶段。在相同初始干密度情况下,膨胀率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大,并且试样初始含水率越低,最终达到胀限含水率时的膨胀率越大。无荷膨胀率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干密度越大,无荷膨胀率减小的速率越快;无荷膨胀率随初始干密度增大而增大,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膨胀率增长速率有所不同。试样越干燥、干密度越大,其膨胀潜能越大。对无荷膨胀率时程曲线和无荷膨胀率-初始含水率-初始干密度三者关系分别用半对数函数和二元线性函数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良好,可较好地预测泥岩地基实际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4.
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并网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灵活调节工业负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钢包精炼炉(LF)用电量大且生产节奏灵活,是一种重要的灵活性调节资源.然而,LF负荷灵活性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晰.因此,本研究中综合考虑LF与上下游设备(转炉和连铸机)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 LF作为可削减负荷的灵活性评...  相似文献   
5.
分层损伤是复合材料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该类损伤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不仅会导致结构承载力降低,更有可能因结构失效而引起灾难性破坏。针对此问题,基于固有频率易于测量、测量精度高的特点,将正交化后的固有频率变化量应用于含有分层损伤的复合材料薄板结构中,提出了一种新型反向确定结构损伤位置的理论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无损检测中,作为结构损伤定量检测的前期工作,在定量无损检测之前,可以一定范围内准确地预测分层损伤的位置,提高检测效率。利用该方法对复合材料薄板分层损伤位置进行了探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实施步骤简单、可靠,并具有一定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锥优化的储能系统参与配电网运行调节快速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能技术在配用电侧的广泛应用为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优化系统运行状态提供了新的手段。但是,储能系统参与到配电网运行调节后,使得配电网的优化问题更加复杂,对优化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锥优化的储能系统参与配电网运行调节的快速计算方法。首先,针对储能系统参与配电网运行调节的优化模型,提出了该问题的锥模型转化方法,得到标准形式的锥优化模型,进而利用锥优化工具实现问题的快速、准确求解。最后,通过算例测试验证了锥模型转化的正确性和锥优化方法的快速性。  相似文献   
7.
李英彪  梁军  吴广禄  李根 《发电技术》2018,39(2):118-26
随着新能源发电规模越来越大,输送距离越来越远以及大规模分布式发电和直流负荷的接入,现有的交流电力系统越来越难以满足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由于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的技术优势,交流电力系统面临的这些挑战,却给直流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介绍了欧美各国和我国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和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等不同电压等级直流电力技术的发展现状,分别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中压直流配电技术和低压直流供电技术的应用场景进行了说明,并针对现有交流输电技术的不足,分析了直流电力技术在新能源远距离输电和分布式电源接入等方面的优越性。最后介绍了现有技术水平下直流电力系统发展在关键设备研发、控制保护和标准制定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建筑工程的数字化表达,正在成为实现建筑全生命期信息化、工业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手段.以BIM模型作为设计交付成果是未来建筑设计领域发展趋势.然而,现阶段建筑结构设计的审查工作还是以人工手动审查为主,普遍存在主观、效率偏低且易出差错等问题.因此,以框架结构模型审查为实例,通过关系数据库方法解析BIM...  相似文献   
9.
基于智能软开关的智能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智能软开关(SOP)为基础的柔性互联技术将给传统的配电系统建设及运行方式带来巨大变革。文中围绕以SOP为核心的智能配电网柔性互联问题,对柔性互联技术理念、特征与优势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未来SOP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并分别面向运行优化、故障恢复、优化配置、装备实现等关键技术环节,对基于SOP的智能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合理评估太阳能消纳能力是支撑构建绿色、低碳、清洁的能源体系的重要环节。针对光电-光热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太阳能消纳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充分考虑光照强度不确定性和系统安全运行约束的太阳能消纳能力鲁棒评估模型。首先,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构建了消纳能力评估指标;进而利用配电网二阶锥模型及线性热网能量流模型构建了两阶段鲁棒评估模型,提升了模型的可解性。最后,通过典型算例验证了太阳能综合利用可提高其消纳能力,并对光照强度波动、电网损耗、热电联产(CHP)机组类型、不确定度等因素对消纳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