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水利工程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渭河流域管理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涉及范围广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流域与区域的政策、体制、制度、法律、工程等多个方面。现行的管理体制偏重区域管理,流域管理薄弱,如何理顺流域管理体制、完善流域管理的组织体系,是陕西省流域机构改革的目标任务。在分析渭河流域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流域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出发,提出了渭河流域新型管理体制框架和可行的管理模式,明确了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的事权。  相似文献   
2.
基于非对称阿基米德Copula的多变量水文干旱联合概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导了5种常用3维非对称阿基米德Copulas函数的条件Copulas和密度函数,阐述了这类Copulas函数研究水文干旱特性联合分布的应用技术问题。以渭河流域北洛河状头站的径流序列为例,干旱变量的边际分布参数分别采用矩法、概率权重法、极大似然法和遗传算法进行计算和选优,并进行了分布函数拟合度检验。变量相依性的度量表明干旱变量间有较强的相依性;根据AIC,BIC和RMSE准则,M12 Copula拟合效果最优。最后,进行了M12 Copula的拟合度检验,计算了北洛河状头站3维水文干旱变量组合的联合概率、条件概率和相应的重现期。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短缺和用水矛盾的日益突出,全球性危机不断涌现,使水资源合理配置逐步成为水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引入,水资源配置的内涵和研究方式逐渐深入。评述了国内外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起源、内涵和意义,阐述了水资源合理配置以及配置模型的发展历程,提出水资源配置应开展多水源、多用户、复杂系统的联合优化配置,建立水权制度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渭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涉及范围广、投资大、周期长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建设管理涉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诸多方面,工程项目包括公益性、准公益性、生产经营性多个类别,为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在管理体制、资金保障、工程管理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在分析渭河流域治理项目建设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流域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工程建设管理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建设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河道整治规划治导线是修建河道整治工程的依据,渭河下游开展以防洪安全为目的的河道整治40多年来,于20世纪70、80和90年代进行了治导线规划与修订,并得到批准和实施.文章总结了三次河道整治治导线规划与修订的原则、参数选定,阐述了不同年代规划指导思想、原则的继承和完善,对比分析了治导线基本流路、整治流量、河宽等要素的变化,总结了治导线规划与修订的经验,对进一步修订渭河治导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河流上下游控制断面非点源污染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深入研究河流上下游断面非点源污染的特征及其变化,以及同一断面不同年份的非点源污染特征,以渭河的支流沣河上游大峪口断面和中游秦渡镇断面为研究对象,根据两控制断面2009-2011三年的非点源污染水质水量同步实测资料,运用平均浓度法估算非点源污染负荷,并结合河流断面控制流域的土地情况、人类活动等情况,分析了河流上下游控制断面的非点源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非点源污染是沣河的主要污染源,河流上游区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所占比重大于下游区域;河流上下游断面非点源浓度基本相当,下游点源浓度大于上游;下游COD、TP和NO2—N的非点源负荷量是上游的10~20倍;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点源排放对中下游河流水质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