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7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天然海泡石为原料,Fe SO4·4H2O和Fe Cl3·6H2O为改性剂,制备了磁改性海泡石并用于处理含Ni2+废水。考察了吸附时间、反应温度、p H和Ni2+初始质量浓度对磁改性海泡石对Ni2+吸附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磁改性海泡石对Ni2+的吸附量随吸附时间、温度、p H与Ni2+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吸附行为与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较好。对于Ni2+质量浓度为50 mg/L的废水,在25°C、p H=5的条件下,0.5 g磁改性海泡石对Ni2+的吸附量为2.95 mg/g。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适用于处理Ni2+质量浓度为68.48 mg/L的某镀镍车间漂洗废水的最佳条件为:温度65°C,p H 4.2,吸附剂投加量1.5 g,时间为1.5 h。最终Ni2+去除率为99.65%,出水Ni2+质量浓度为0.24 mg/L,远低于GB 21900–2008中表2规定的排放限值(0.5 mg/L)。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污染负荷对河滩型复合人工湿地净化微污染河水的影响,设计了一级生态塘-潜流湿地-二级生态塘-生态沟渠的复合人工湿地工艺。结果显示,水力负荷是常规人工湿地3~8倍的情况下,进水COD、NH+4-N、TP浓度分别在38.5~91.2、1.82~4.49、0.41~0.90 mg/L之间,该工艺具有很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低、中污染负荷下处理后出水中3种污染物均达到Ⅲ类标准,高污染负荷下出水COD可达到Ⅳ类标准。尽管两个生态塘存在内源性有机污染物的释放,但潜流湿地和生态沟渠均能有效降解该有机污染物,最终出水浓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马海盆地鱼卡河下游流域地下水均衡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健  梁康  娄华君  贾绍凤  刘圣 《人民长江》2016,47(16):43-47
鱼卡河下游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边缘的马海盆地,地下水是当地重要水源之一。通过搜集气象、水文资料及查阅相关文献,结合野外实地考查与试验,在掌握其水文地质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计算了其地下水系统2000~2013年的地下水均衡量。结果表明:对于流域内的地下水系统而言,河流渗漏补给是其主要补给源,约占总补给量的77.8%,而潜水蒸发是其主要排泄方式,约占整个系统排泄量的85.6%。流域内地下水年均补给总量为10 260.5万m~3/a,年均排泄总量为108 96.6万m~3/a,地下水均衡差为636.1万m~3/a,地下水位呈59 mm/a的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对流域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地下水环境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生物滞留设施在调节径流、净化水质、防止氮、磷污染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基质堵塞、污染物累积、过滤层冲刷侵蚀、植物死亡等问题,影响设施的有效运行与景观生态效益。针对以上问题,从源头减量、工艺设计、运行维护3个方面对国内外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的调控措施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污染物源头减排、使用新型融雪剂、添加预处理设施、改善运行方式、改良填料组合与填充方式、优选植物种类、更换受损覆盖层与建立动态监测体系的一系列措施,充分发挥生物滞留设施在调节径流、净化水质与改善水环境方面的综合功能,有助于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的长期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5.
不同放电模式下CO2气体传质对催化层结构稳定性和催化剂电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导致在较长时间运行中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性能稳定性的不同。DMFC的性能在恒压放电模式下比恒流模式、恒功率放电模式下更稳定。用恒压不间断放电模式进行寿命测试后,电池的输出功率密度减至初始值的15.08%,采用循环伏安法除去阴极催化剂上的吸附物,可部分恢复电池性能。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表明:性能不可逆衰减的主要原因是阳极催化层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单一铁炭微电解预处理酯化废水的效果,通过正交和单因素试验考察了p H、水力停留时间、填料量和曝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絮凝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进水p H对处理效果影响最大,加碱絮凝适合处理酯化废水,在p H=2、HRT=2 h、填料量30%、曝气时间5 min、加碱(p H介于8.5~9.5)絮凝沉淀2 h的条件下,处理效果最佳,COD去除率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添加表面活性剂并流浆态沉淀法制备了CuO-ZnO-TiO2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XRD、SEM、EDS和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O-ZnO-TiO2催化剂为平均孔径3.7436nm的介孔材料,CuO在催化剂上的分散性较好,还原温度较低。在反应温度230℃、反应压力2.0MPa、反应空速2100h-1、H2和CO2摩尔比为3:1的条件下,CO2加氢合成甲醇效果较好,甲醇选择性为19.68%,甲醇产率为2.26%。  相似文献   
8.
中澳教育存在很多差异,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中国沈阳建筑大学为例,针对机械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围绕课程设置、课程群关系和实践环节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人才培养的差异与特色,进而得到启示,为机械工程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建议,为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各行业均关注“碳中和”目标,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材料和器件在交通行业实现节能环保目标的代表性载体之一,对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解释其“碳中和”特性。将锂离子电池组在生产阶段的各类环境影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生产锂离子电池的过程中,成分组成对环境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硫化铁固态电池组(FeS2SS)在足迹家族、资源耗竭和毒性损害的11类三级指标中环境潜值都较小,说明FeS2SS电池组在生产阶段产生的综合环境影响较小,而磷酸铁锂-石墨电池(LFPy-C)、三元锂-硅纳米管电池(NMC-SiNT)、三元锂-硅纳米线电池(NMC-SiNW)在各项环境影响值中贡献程度均较高。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减少碳排放,NMC-SiNW、LFPy-C、NMC-C三种电池组的生产应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共沉淀法,以Al2(SO4)3·18H2O和Al Cl3·6H2O为铝源,分别制备了2种用于除氟的羟基氧化铝吸附剂。通过吸附试验,从吸附速率、p H值影响、吸附等温线3方面评价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借助红外光谱(FTIR)和能谱(EDX)2种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进而探讨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以Al2(SO4)3·18H2O为铝源制备的吸附剂,在投加量为0.4 g/L,F-的质量浓度为8 mg/L,温度为25℃,溶液p H值为7时,吸附量为37 mg/g,具有良好的除氟效果,其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最大吸附量为138.60 mg/g,明显高于以Al Cl3·6H2O为铝源所制备的吸附剂的最大吸附量96.62 mg/g。Al2(SO4)3·18H2O制备的吸附剂中包含的SO42-能够与F-发生置换,且SO42-的存在稳定了反应过程中溶液p H值的变化,有利于氟的吸附。因此使用经济性更好的Al2(SO4)3·18H2O制备吸附剂,比Al Cl3·6H2O所制备的吸附剂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