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同时测量了一些 Y-Ba-Cu-O 超导样品的交流磁化率、正常态电阻和临界电流密度。计算了交流磁化率的虚部极大值与实部之比。结果表明,x_(max)~″/x′和ρ_n 小的样品,临界电流密度大。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制的SBR反应器,在厌-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采用逐步提高进水负荷的调控方法培养好氧颗粒污泥。针对好氧颗粒污泥的特点,选取影响好氧颗粒污泥成粒的进水COD、进水C/N比、厌氧时长、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量5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索其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度,找到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最优培养条件。实验证明:在现有实验条件下影响颗粒化率的显著程度依次为:进水COD—沉降时间—厌氧时长—进水C/N比—曝气量—水力停留时间。最优培养条件是进水COD为600~1 300 mg/L,沉降时间为10 m in,厌氧时长为30 m in,进水C/N为10∶1,曝气量为0.2 m3/h,水力停留时间为270 m in,此条件下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96%和83%。  相似文献   
3.
以窄分布两亲嵌段共聚物MPEG-b-PS在甲苯中自组装形成的反胶束为纳米模板制备了银纳米杂化材料;通过TEM、UV对杂化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还原剂水合肼用量对银纳米粒子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尺寸随着还原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水合肼用量分别为溶液质量的0.5%、1.0%、2.0%、5.0%时,相应得到的银纳米粒子尺寸分别为3~4nm、7~8nm、10~12nm、20nm,说明通过调整还原剂用量可控制纳米杂化材料的尺寸.  相似文献   
4.
利用正交实验法,采用啤酒废水,在SBR反应器中对在4℃的冰箱中储存7周的好氧颗粒污泥进行活性恢复,观察储存对颗粒污泥的影响及确定颗粒污泥的最佳恢复条件。经过储存的好氧颗粒污泥,其粒径、平均沉降速率无明显变化;上层变黑的好氧颗粒污泥能较快恢复至棕黄色。好氧颗粒污泥恢复活性的最佳操作条件为进水COD持续800 mg/L,水力停留时间8 h,曝气量0.15 m3/h,沉降时间10 min。  相似文献   
5.
应用沉积、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曲流河废弃河道及点坝的测井和地震响应特征,探索性地开展了曲流河单砂体刻画;应用密闭取芯资料进行岩电交互分析,建立起侧积泥岩识别模式,并依据对子井公式计算出侧积泥岩产状。研究表明,侧积泥岩的倾角θ约为3.47°,倾向指向废弃河道的外法线方向,泥岩夹层纵向下延伸到砂体底部的2/3处。通过对点坝砂体进行含油饱和度测试,发现侧积泥岩上部为剩余油富集区。根据以上成果制订合理的挖潜技术对策,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油藏耦合水平井调流控水筛管优选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定理,建立了与油藏耦合的水平井调流控水筛管优选模型。研究发现,相对于单纯的实施盲管段或调整嘴子大小的方式,实施管外封隔或在实施管外封隔的同时配合使用实施盲管段(或调整嘴子大小)的方式对产液剖面的调整幅度较大。由于高渗透带是主要的水淹带,同时又是主要的产液带,因此,过分限制高渗透带的产液量未必能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因为在限制高渗透带产液量的同时也损失了产油量。在非均质油藏中,随着变异系数的增加,累积产油量减少;变异系数较大时,累积产油量减少的趋势更加明显;实施最优的调流措施时,累积产油量增加;当变异系数约为0.6时,调流的效果最好(增油量最大),变异系数太小或太大调流效果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氧化锌一维纳米材料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ZnO一维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根据制备过程的相态将制备方法分为液相法、固相法和气相法。对各制备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评述,对ZnO一维纳米材料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也介绍了本课题组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1 引言为了寻找性能更好的氧化物超导体,人们对 Y-Ba-Cu-O 系氧化物作了多种元素替代。我们制备了 Bi-Sr-Ca-Cu-O 系氧化物,测量了交、直流磁化率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目前装备存在的系列问题,实现资源整合,对通用检测系统的硬件结构与软件技术进行研究,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及实现,包括硬件组成及结构的设计,测试软件平台的组成及软件开发过程。通用检测系统采用了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硬件具有通用性,软件具有可移植性与互操作性。此系统具有检测、诊断功能,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及存储,可以完成对通用测试平台的性能测试与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驱数学模型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聚合物驱理论、油田开发技术和化学工艺的发展,现有的聚合物驱数学模型在油藏开发模拟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驱油体系流变特性、渗流特性、物理化学特性,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开发效果,原油物性,模拟计算等。依据渗流力学、物理化学、提高采收率及物理模拟实验理论讨论了现有聚合物驱数学模型在质量守恒方程、驱油体系表观黏度模型、聚合物驱残余油饱和度模型、水相渗透率下降系数、可及孔隙体积以及原油黏度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改进的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