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93篇
电工技术   3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12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1篇
水利工程   118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2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为了适应基站数量快速增加带来的耗电量的增加,努力配合实现“双碳”目标,文章建立了一种基于基站协作调度开关的通信基站节能模型。该模型针对单基站的电能能耗进行建模,包括主设备能耗模型和温度控制设备能耗模型,通过基站间的协作调度,关闭连接移动设备数量较少的基站,实现多个基站总能耗下降的目标。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32.
降雨量(P)和相对湿度(RH)是反映全球干湿变化最常用的气象因子,掌握二者在不同干旱区、不同时段(全年、雨季和非雨季)的变化趋势及其非一致性规律,对于准确认识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区干湿变化状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中国北方干旱区20个气象站点1951-2018年的日气象数据,采用M-K趋势检验法研究了各站点P和RH在全年...  相似文献   
333.
河流自山区流至下游盆地过程中,当所搬运的碎屑物在磨损和分选作用下逐步变细至中粗卵砾尺度时,河床沉积在一段相对短的距离内从砾石迅速转变为砂,这一粒度陡变的河段被称为砾-砂过渡带(Gravel-sand Transition,GST)。河流砾-砂过渡带现象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普遍性。砾-砂过渡带被埋藏在地层中成为砾岩-砂岩过渡带,沉积盆地充填碎屑中的砾岩-砂岩过渡带的位置变化所反映的砾-砂过渡带时空演化历史对区域构造与气候变化有明确的指示意义。基于已有文献,对地质演化时间尺度下砾-砂过渡带的位置变化控制因素及其地质指示意义进行梳理和展望。对世界范围沉积盆地内砾-砂过渡带时空演化历史的重建表明,盆地沉降速率、沉积物供给量与供给沉积物初始粒度分布是控制砾-砂过渡带在盆地内相对位置的主要因素,且不同盆山关系下砾-砂过渡带空间变化具有不同的地质意义。盆山相对位置固定背景下,盆地沉积序列内砾-砂过渡带在垂直造山带方向上的水平迁移反映山脉隆升等构造活动或气候变化引起的盆地沉降速率、沉积物供给量变化; 盆山相对汇聚背景下,前陆盆地内砾-砂过渡带向前陆方向的持续迁移反映盆地基底与造山带之间的汇聚过程,砾-砂过渡带迁移速率是约束地壳缩短速率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34.
岩质边坡的安全稳定性一般由其内部的软弱夹层控制.建立了几种典型的软弱夹层分布的岩质边坡,基于强度折减法,并考虑破坏过程中的张拉作用,逐步增大折减系数,得到不同折减系数的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计算结果,并与传统强度折减法的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在软弱夹层控制的岩质边坡的顶部存在张拉破坏;考虑抗拉强度计算得到的塑性区更加符合实...  相似文献   
335.
流域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中包括枯水季节深层地下水向河流稳定补给的基流,降雨入渗后形成的快速与慢速壤中流和洪水时期河道水位抬升引起的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目前对于地下水-地表水交换量的组成并没有清晰的定义,已有的水文实验和模拟方法不能准确辨析地下水-地表水交换组分。利用水文要素过程线,提出了综合新安江水文模型、改进马斯京根-康格(Muskingum-Cunge, MC)法和基流分割方法的技术框架,研究地下水-地表水交换量的组成情况,并以婺源江小流域出口断面为例进行了方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婺源江小流域的地下水-地表水交换量占出口断面总径流的43.54%~54.66%。饱和带中的浅层地下水占出口流量的8.41%~10.57%;降雨下渗进入浅层土壤补给河道的水流占6.81%~20.59%;深层地下水的稳定补给量占河道总径流的23.34%~26.54%。本研究提出了可以精细化辨析地下水-地表水交换分量的技术框架,结果可为类似流域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6.
平原河网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差,水质问题较为突出,为改善平原河网地区水环境状况,选取江苏省无锡市滨湖河网2018年洪季和枯季19个断面水文水质监测数据,基于MIKE21滨湖河网水动力-水质模型及Python能量计算模型,探究能量耗散规律以及能量、水质间的关系,并确定最佳调水流量区间。结果表明:滨湖河网水质浓度与河流能量显著负相关;一定调水流量的增加使得河流总能量随之上升,能量到达阈值后,随调水流量的上升,河流总能量呈降低趋势;在能量目标层面上优选引调水方案,能有效协调引调水过程中存在的异质性因素,确定逐日最佳调水流量区间及河网总能量最佳区间,提供流量优化调控方案,保障平原河网水动力与水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337.
盐湖和海水中富含的硫酸盐和氯盐会从外向内侵蚀混凝土结构。针对硫酸盐和氯盐侵蚀的不均匀特性,通过开展不同侵蚀工况下的X射线衍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不同侵蚀深度的维氏硬度试验,探究不同侵蚀程度下砂浆试样的物相组成和宏、微观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并改进Logistic函数建立维氏硬度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复合盐侵蚀下硫酸盐和氯盐的侵蚀产物减少;复合盐侵蚀下维氏硬度沿深度的分布可分为上升段、下降段和稳定段3部分;建立的评估模型能够准确描述硫酸盐和氯盐侵蚀下砂浆维氏硬度的分布规律;维氏硬度可以用于分析不同侵蚀深度材料抗压性能的演变规律。研究成果可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和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8.
针对某重力拱坝坝顶沿拱向的贯穿性裂缝在河床坝段部分裂缝开度表现为温升时增大、温降时减小的“异常”现象,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引入双节点单元来仿真分析坝顶纵向裂缝传力特性,在温升与温降两种工况下模拟坝顶纵向裂缝开度的变化情况,并结合裂缝实测资料分析了该裂缝出现“异常”变化规律的物理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该重力拱坝坝顶纵向裂缝上游侧拱圈弧长大于下游侧拱圈弧长,温升时,上游侧拱圈膨胀向上游变形大于下游侧拱圈膨胀向上游变形,导致河床部位的坝顶纵向裂缝开度增大;而温降时,上游侧拱圈向下游变形大于下游侧拱圈向下游变形,从而出现河床部位坝顶纵向裂缝开度较小甚至处于闭合状态的现象。  相似文献   
339.
文章提出了基于合闸振动信号的变压器振动固有频率识别方法,可以据此来实现对变压器机械状态的评估。首先,文章建立了变压器多自由度非线性轴向振动模型,通过计算得出变压器在发生故障时其固有频率将会发生变化,而振动固有频率可以从变压器的合闸振动信号中提取得到,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特征系统实现算法结合的变压器固有频率识别方法,并根据固有模态分量的统计特性,提出了基于延时峭度法的模态识别方法,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证明所提方法较传统方法而言可以有效的降低谐波模态的干扰,提高固有频率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340.
《应用化工》2022,(6):1600-1606
关于可供替代外碳源的研究引起了许多学者和从业人员的关注,以期发现或研发出新碳源弥补传统碳源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综述了传统碳源在实际应用的局限及在实验室研究中的潜在问题和可供替代碳源的研究发展现状及其作为反硝化碳源的优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碳源和可供替代碳源建立了相关评价体系,为污水厂选择适合自身的外碳源提供参考。指出污水厂外碳源的研发趋势主要包括新物质开发,复合碳源研发和废物(液)预处理工艺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